一种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29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涉及软件管理技术技术领域,该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使用协议连接PLC;S20:配置数据上发规则;S30:配置上发数据处理规则;S40:配置上发协议;S50:上发结果日志;全程自主配置,不需要额外定制开发,即可完成设备层和上层信息化的交互;多种数据上发规则,更好的满足现场对于设备层数据的需求;不需要在中间层增设硬件,灵活的数据处理规则,过程透明,全量日志追溯,降低硬件成本,提升设备对接的效率化和标准化。升设备对接的效率化和标准化。升设备对接的效率化和标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件管理技术
,具体是一种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LC(可编程控制器):一种具有微处理机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内储存与执行。可编程控制器由内部CPU,指令及资料内存、输入输出单元、电源模组、数字模拟等单元所模组化组合成。数据上发:在工业现场,通常是指采集工业现场的设备数据,上发至云平台或上层系统的操作过程。
[0003]目前在工业联网领域,采集到PLC的数据,进行数据上发时,基本都是根据上层系统的要求进行定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则;在工业领域,对工业数据进行上发时,工作内容通常都是自动化人员配合上层系统进行处理,多数处理方案是增设硬件进行数据转发。工业行业中,单台设备毫秒级的高频数据很常见,而对于上层系统而言,单台秒频率级别的请求已经略显压力。
[0004]因此,工业联网过程中,根据上层系统要求进行定制数据转发,硬件层协议和上层系统协议天差地别,对接耗时耗力;工业现场设备数据频率毫秒级为常见方案,而上层系统无法接收高频数据,对接难度大;工业现场,自动化人员增设硬件进行数据上发,过程黑盒,链路增长,稳定性和可维护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业联网过程中,根据上层系统要求进行定制数据转发,硬件层协议和上层系统协议天差地别,对接耗时耗力;工业现场设备数据频率毫秒级为常见方案,而上层系统无法接收高频数据,对接难度大;工业现场,自动化人员增设硬件进行数据上发,过程黑盒,链路增长,稳定性和可维护性较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0:使用协议连接PLC;
[0008]S20:配置数据上发规则;
[0009]S30:配置上发数据处理规则;
[0010]S40:配置上发协议;
[0011]S50:上发结果日志。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S10中,使用协议直连PLC,设定需要读取PLC的数据点位,点位数据类型,以及读取的数据频率。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S20中的数据上发规则包括三种方式:数据降频上发、数据满足条件上发、数据变化上发。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数据降频上发:针对PLC的数据采集可以是毫
秒级,上发至上层系统时,针对高频数据,使用限流桶算法,在固定时间段内只生成一次授权,降频数据的上发频率。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数据满足条件上发:当数据满足用户设定的表达式时,才会进行上发数据操作。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数据变化上发:当数据满足采集的设备温度>30℃时,才会进行上发数据操作。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S30中,针对PLC的数据,需要进行前置计算后,再上发至上层系统,可自主设定数据计算规则。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计算引擎中,设备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返回值作为上发数据,返回值为从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包含设备温度、设备运行速度、设备状态,当设备温度>30时,只需要返回设备温度数据值,运行速度、设备状态参数无须上发,即不用返回。
[00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S40中,可配置MQTT/HTTP协议和上层系统进行对接,参数由用户自主配置。
[002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S50中,针对上发过程,记录上发日志,方便用户进行追溯。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全程自主配置,不需要额外定制开发,即可完成设备层和上层信息化的交互;
[0023]2、多种数据上发规则,更好的满足现场对于设备层数据的需求;
[0024]3、不需要在中间层增设硬件,灵活的数据处理规则,过程透明,全量日志追溯,降低硬件成本,提升设备对接的效率化和标准化。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软件的工作流程图。
[0026]图2展示数据降频上发的配置图。
[0027]图3展示数据满足条件上发的规则图。
[0028]图4展示数据变化上发的规则配置图。
[0029]图5展示设备数据上发规则的配置图。
[0030]图6展示上发协议MQTT的配置图。
[0031]图7展示数据上发过程日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3]如图1

7所示,一种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0:使用协议连接PLC;
[0035]S20:配置数据上发规则;
[0036]S30:配置上发数据处理规则;
[0037]S40:配置上发协议;
[0038]S50:上发结果日志。
[0039]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S10中,使用协议直连PLC,设定需要读取PLC的数据点位,点位数据类型,以及读取的数据频率。
[0040]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S20中的数据上发规则包括三种方式:数据降频上发、数据满足条件上发、数据变化上发。
[0041]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降频上发:针对PLC的数据采集可以是毫秒级,上发至上层系统时,针对高频数据,使用限流桶算法,在固定时间段内只生成一次授权,降频数据的上发频率。
[0042]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满足条件上发:当数据满足用户设定的表达式时,即针对数据采集到的数据中变量进行运算并满足条件返回值为真,如采集的设备温度>30℃时,才会进行上发数据操作。
[0043]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变化上发:当用户选择的数据栏位值变化时才进行上发操作。
[0044]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S30中,针对PLC的数据,需要进行前置计算后,再上发至上层系统,上层系统如MES系统、ERP系统等,可自主设定数据计算规则。
[0045]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计算引擎中,设备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返回值作为上发数据,如从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包含设备温度、设备运行速度、设备状态,当设备温度>30时,只需要返回设备温度数据值,其余设备运行速度、设备状态参数无须上发,即不用返回。
[0046]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S40中,可配置MQTT/HTTP协议和上层系统进行对接,参数由用户自主配置,如使用MQTT协议上发时,需要配置服务器IP地址、服务器访问Port端口号、验证信息的用户名、密码以及topic主题参数。
[0047]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0:使用协议连接PLC;S20:配置数据上发规则;S30:配置上发数据处理规则;S40:配置上发协议;S50:上发结果日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10中,使用协议直连PLC,设定需要读取PLC的数据点位,点位数据类型,以及读取的数据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20中的数据上发规则包括三种方式:数据降频上发、数据满足条件上发、数据变化上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数据降频上发:针对PLC的数据采集可以是毫秒级,上发至上层系统时,针对高频数据,使用限流桶算法,在固定时间段内只生成一次授权,降频数据的上发频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PLC的智能数据上发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数据满足条件上发:当数据满足采集的设备温度>30℃时,才会进行上发数据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PLC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怀端王进要陈怀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云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