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梁柱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模板系统,特别是一种综合梁柱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造型设计的变化,经常会遇到现浇结构中出现梁柱节点多的情况。其中一般矩形柱模板多数采用覆膜多层版,面板提前按照柱的各边尺寸加工好,然后依次安装面板、背楞次龙骨、主龙骨和对拉螺栓;与柱连接的梁侧模一般采用覆膜多层版,面板也提前按照梁的各边尺寸加工好,加固龙骨采用双钢管和对拉螺栓;然后在梁柱节点处通过方钢木与对拉螺栓进行节点处模板连接。
[0003]但现有技术在梁柱节点处,不可避免的需要有螺栓穿过柱体中心,混凝土浇筑完毕拆模后会留下螺栓孔,虽然后续会有补洞措施,但始终不如混凝土自带密实,还会使承载结构受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梁柱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在梁柱接点处,模板支设过程中,会在拆模后遗留柱端螺栓孔,柱的完整性被破坏,降低结构承载力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梁柱模板系统,包括结构柱的柱模板系统、结构梁的梁端模板系统和结构梁的梁底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梁柱节点连接系统,所述梁端模板系统包括梁面板(1)、梁次龙骨(2)和梁主龙骨(3),所述梁面板包括梁底面板(11)和梁侧面板,所述梁侧面板包括梁背面板(12)和梁前面板(13),所述梁次龙骨包括梁底次龙骨(21)、沿结构梁高度方向间隔水平通长设置的梁背次龙骨(22)以及梁前次龙骨(23),所述梁主龙骨(3)包括梁底模支撑系统、沿结构梁长度方向竖向间隔设置的梁背主龙骨(32)以及梁前主龙骨(33),所述梁底面板(11)的下侧通过梁底次龙骨(21)支顶,梁底次龙骨(21)通过梁底模支撑系统支顶,所述梁背面板(12)的外侧通过梁背次龙骨(22)支顶,梁背次龙骨(22)通过梁背主龙骨(32)支顶,所述梁前面板(13)的外侧通过梁前次龙骨(23)支顶,梁前次龙骨(23)通过梁前主龙骨(33)支顶,所述结构柱的柱宽大于结构梁的梁宽,结构柱的前侧凸出于结构梁的前侧形成阴角(31),结构柱的背侧与结构梁的背侧平齐,所述柱模板系统包括梁柱节点范围内的节点系统和节点范围外的标准系统,所述标准系统包括标准面板(4)、沿标准面板(4)的水平方向间隔竖向通长设置的标准次龙骨(5)和沿标准面板(4)的高度方向间隔水平设置的标准主龙骨(6),所述标准面板(4)的外侧通过标准次龙骨(5)支顶,所述标准次龙骨(5)的外侧通过标准主龙骨(6)支顶,对侧相邻的标准主龙骨(6)的端部之间通过标准拉接件拉接固定,所述节点系统包括节点面板(7)、节点次龙骨(8)和节点主龙骨(9),所述节点面板(7)包括背侧的节点背面板(71)和节点非背面板,节点背面板(71)由标准面板(4)向上延伸形成、与梁背面板(12)平齐对接,节点非背面板由标准面板(4)向上延伸形成、与梁前面板(13)相接,所述节点次龙骨(8)包括节点背次龙骨(81)和节点非背次龙骨,所述节点背次龙骨(81)水平设置、与梁背次龙骨(22)通长共用,所述节点非背次龙骨由标准次龙骨(5)竖向向上延伸形成,所述节点主龙骨(9)包括节点背主龙骨,所述节点背主龙骨平行梁背主龙骨(32)、沿节点背次龙骨(81)的长度方向竖向间隔设置,所述梁柱节点连接系统相对结构柱、在梁柱节点范围内左右对侧设置,包括三角带耳加固龙骨(10)、附加加固龙骨(14)、背侧加固龙骨(15)、十字穿梁螺栓(16)、十字不穿柱螺栓(17)和龙骨交叉加固件(18),所述三角带耳加固龙骨(10)与附加加固龙骨(14)对应设置,所述三角带耳加固龙骨(10)沿高度方向水平间隔设置在阴角(31)位置处,包括长肢龙骨(101)、短肢龙骨(102)和支撑杆(103),三者形成直角三角形,所述长肢龙骨(101)支顶在梁前主龙骨(33)的外侧,所述短肢龙骨(102)支顶在节点非背次龙骨的外侧,所述支撑杆(10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长肢龙骨(101)和短肢龙骨(102)的外侧,所述附加加固龙骨(14)与短肢龙骨(102)垂直设置,所述三角带耳加固龙骨(10)与附加加固龙骨(14)配合支顶,短肢龙骨(102)的端部均伸长出节点非背次龙骨,短肢龙骨(102)伸长端上设有第一加固耳(19),附加加固龙骨(14)的伸长端上设有附加加固耳,第一加固耳(19)和附加加固耳竖向对齐通过龙骨交叉加固件(18)依次穿过并竖向锁紧,所述背侧加固龙骨(15)与三角带耳加固龙骨(10)前后对应设置,背侧加固龙骨(15)沿结构梁和结构柱的背侧水平通长设置、支顶在梁背主龙骨(32)和节点背主龙骨的外侧,所
述十字穿梁螺栓(16)水平贯穿结构梁、前后依次拉接长肢龙骨(101)、梁前主龙骨(33)、梁背主龙骨(32)和背侧加固龙骨(15),所述十字不穿柱螺栓(17)锁固顶紧在节点背主龙骨和背侧加固龙骨(15)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梁柱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次龙骨(2)、标准次龙骨(5)和节点次龙骨(8)均为钢木方龙骨,所述梁主龙骨(3)、标准主龙骨(6)、节点主龙骨(9)和背侧加固龙骨(15)均为两道钢管组成的双钢管龙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梁柱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带耳加固龙骨(10)为单钢管龙骨,所述支撑杆(103)为钢筋或者圆钢,所述第一加固耳(19)呈开口朝向短肢龙骨(102)并与其垂直的C型,包括两块上下正对的第一边板(191)和第一背板(192),所述第一背板(192)的两端与第一边板(191)的外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边板(191)的内端呈弧面,该弧面与短肢龙骨(102)的外轮廓相适应,两个第一边板(191)的弧面分别夹持在短肢龙骨(102)的两侧并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边板(191)的外端部均开有供龙骨交叉加固件(18)贯穿的边板连接孔(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梁柱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交叉加固件(18)包括带螺纹的主杆(181)、操作环(182)、垫板(183)、加固件垫片(184)和加固件螺母(185),所述操作环(182)固定连接在主杆(181)的一端,所述垫板(183)、加固件垫片(184)和加固件螺母(185)均套在主杆(181)上,所述加固件垫板(183)的厚度等于两道三角带耳加固龙骨(10)设置距离、位于同组上下相邻两个加固耳之间,所述加固件垫板(183)上还设有对应边板连接孔(24)的垫板(183)连接孔,所述主杆(181)依次穿过边板连接孔(24)和垫板(183)连接孔,主杆(181)的头部通过操作环(182)限位,主杆(181)的尾部通过加固件垫片(184)和加固件螺母(185)紧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梁柱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穿梁螺栓(16)包括长螺杆(161)、四个穿梁山型卡(162)、长螺杆垫片(163)和长螺杆螺母(164),所述穿梁山型卡(162)的弧形套口均朝向长螺杆(161)中心,穿梁山型卡(162)分为两组分别套在长螺杆(161)的两端,每组两个穿梁山型卡(162)中,内侧穿梁山型卡(162)水平设置,外侧穿梁山型卡(162)竖向设置,外侧穿梁山型卡(162)顶紧内侧穿梁山型卡(162),所述内侧穿梁山型卡(162)支顶在梁前主龙骨(33)和梁背主龙骨(32)的外侧,所述外侧穿梁山型卡(162)支顶在长肢龙骨(101)和背侧加固龙骨(15)的外侧,所述长螺杆(161)的尾部通过长螺杆垫片(163)和长螺杆螺母(164)紧固,所述十字不穿柱螺栓(17)包括短螺杆(171)、两个不穿柱山型卡(172)、短螺杆垫片(173)、短螺杆外螺母(174)和短螺杆内螺母(175),所述不穿柱山型卡(172)的弧形套口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伟,贾成亮,彭志勇,王罡,张明,刘时新,易书田,卢海丰,李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