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害虫的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虫害防治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害虫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属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又叫秋黏虫,英文名为fall armyworm,最早记载于1797年,1856年报道危害棉花,2017年被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列为世界十大植物害虫。该虫以多食性著称,寄主植物多达76科353种,具有很强的迁移和扩散能力。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有时以切根方式为害,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造成很大损失,其后转移为害。
[0003]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属半翅目蚜科,又叫腻虫、烟蚜、桃赤蚜、菜蚜等。桃蚜是广食性害虫,寄主植物约有74科285种。桃蚜生活周期短、繁殖量大、除刺吸植物体内汁液,还可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影响植物正常生长;更重要的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如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害虫的防治方法,以植物源杀虫剂进行害虫防治,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源杀虫剂仅含有一种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为苯甲酸甲酯;所述害虫为草地贪夜蛾、桃蚜、茶黄螨、二斑叶螨、柑桔全爪螨、桔小实蝇和赤拟谷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地贪夜蛾包括成虫、幼虫和虫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所述草地贪夜蛾的虫卵的防治时,所述植物源杀虫剂中苯甲酸甲酯的体积浓度为0.08%~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所述草地贪夜蛾的幼虫的防治时,所述植物源杀虫剂中苯甲酸甲酯的体积浓度为0.5%~1%,所述幼虫为3龄幼虫。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所述草地贪夜蛾的成虫的防治时,所述植物源杀虫剂中苯甲酸甲酯的体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少华,赵瑞,王欢欢,高洁,高希武,梁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