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结构加固水泥绳及其加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17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结构加固水泥绳及其加固施工方法,所述水泥绳由内径为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结构加固水泥绳及其加固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加固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结构加固水泥绳及其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混凝承重柱作为房屋、桥梁等建筑领域中基本的土木工程承载构件,由于设计或施工的缺陷、自然灾害的破坏和长期使用后结构功能逐渐退化等原因往往出现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等病害,导致强度、刚度或耐久度不足的情况,使其导致承载力下降,抗震性能退化,难以满足当前的使用或改扩建要求。因此,需要对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和维修,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保证结构安全。现有的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增大截面加固法、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传统方法,在施工中需要进行植筋锚固、装拆夹具、立模、支撑、灌注混凝土、养护、拆模等繁杂的工序和辅助设施,施工工序相对繁杂、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占用空间大。碳纤维片是建筑物结构加固的一种建筑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其中碳纤维加固法的机理是通过有效约束混凝土的侧向膨胀变形来改善其受压性能,与传统的增大截面法或粘钢混凝土补强法相比,具有节省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结构加固水泥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绳由内径为2

5cm空心绳体1和填充于空心绳体内的膨胀水泥粉体经水浸湿、膨胀、晾干而成,所述空心绳体由内套层和包覆于内套层外部的绳皮层,所述绳皮层由碳纤维经过编织而成并包覆于内层外部,所述碳纤维的编织方向夹角为40
°
~9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物结构加固水泥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皮层由粗细相同的第一斜向碳纤维束和第二斜向碳纤维束相互交织编织而成,所述第一斜向碳纤维束和第二斜向碳纤维束的编织方向的夹角为45
°
~65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筑物结构加固水泥绳,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斜向碳纤维束和第二斜向碳纤维束的围合迭加编织处贯穿设置有一束沿空心绳体轴线方向的牵引丝,所述第一斜向碳纤维束和第二斜向碳纤维束之间形成的孔隙面积为0.8~3mm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建筑物结构加固水泥绳,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斜向碳纤维束和第二斜向碳纤维束的外围上还交织编织有经向碳纤维束,该牵引丝和经向碳纤维束的直径相同,且大于第一斜向碳纤维束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物结构加固水泥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泥粉体由75%

85%的硅酸盐水泥熟料、10%~16%的氧化镁粉体、2%~8%的石膏粉体和1%

3%石墨烯混合制成,所述氧化镁和石膏粉体的粒径为0.1um

5u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物结构加固水泥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心绳体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法兰盘体,所述内层为无纺布,所述碳纤维编织紧贴包覆于无纺布的外部。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求所述一种建筑物结构加固水泥绳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需要加固的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久卿彭晓光侯四喜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水泥南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