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的背侧设置有若干交换接口;承载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用于遮盖所述交换接口的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防护罩、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风琴罩、滑动式装配于所述控制器本体且连接于所述风琴罩的活动罩、设置于所述防护罩的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活动罩的第二连接板、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适配于线材的卡合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用于驱动所述上对位组件上下活动的驱动机构。通过上述设置,具有密封性高,灰尘和潮气不易进入,同时能够保护线材不被拉扯损坏。使得控制器具有密封性高、灰尘和潮气不易进入的优点,同时能够保护线材不被拉扯损坏。坏。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换器
,特别涉及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KVM以多主机切换技术为依据,借助一组键盘或鼠标和显示器完成多台服务器之间的切换,进而节省空间,降低成本,使得管理更为简易方便,以提升工作效率,该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应用十分广泛,首先,在整个机房管理中,改变了传统的一对一的控制方式,而采用了一对多的管理方式,有利于节省空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主机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具备了长距离的传输能力,在与远程用户相连接时,安全性能得到良好的保证;在服务器较多的情况下,通过数字交换机与其他服务器相连,并能与远程相连,可同时对本地和远程进行控制。在一些大型系统的解决方案中,可使用具有模拟交换机矩阵功能的大型模块系统,能够满足终端用户同时对上百台甚至更多服务器的访问,进而实现从中心点通过 KVM系统对各地的服务器进行有效控制,对于控制平台来说最怕的大概就是灰尘。传统的KVM控制平台都是长期高频率使用的,如果有积灰情况,需要清除灰尘的交换接口众多,导致非常耗时不便,有潮气还会导致接头生锈,另外线材在受到拉扯时还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具有密封性高、灰尘和潮气不易进入的优点,同时能够保护线材不被拉扯损坏。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包括:
[0006]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的背侧设置有若干交换接口;
[0007]承载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用于遮盖所述交换接口的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防护罩、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风琴罩、滑动式装配于所述控制器本体且连接于所述风琴罩的活动罩、设置于所述防护罩的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活动罩的第二连接板、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适配于线材的卡合机构;
[0008]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对位组件、滑动式装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且和下对位组件卡合并能够供线材穿过的上对位组件;
[0009]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用于遮挡所述卡合机构之间孔隙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活动遮罩、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插槽、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遮罩且适配于所述插槽的插板;以及,
[0010]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用于驱动所述上对位组件上下活动的驱动机构。
[0011]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接头插入交换接口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位于第二连接板的上对位组件向防护罩方向运动,与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下对位组件贴合,接头后的线材穿过贴合的上对位组件和下对位组件并被固定,活动罩拉伸风琴罩并向防护罩方向滑动,同
时活动遮罩向防护罩方向运动,活动遮罩上的插板插接进入第一连接板上的插槽,形成对交换器本体的完整密封,防止灰尘或潮气等侵入造成损坏。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对位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罩体、开设于所述下罩体且适配于线材的下线槽、横向开设于所述下罩体的密封槽,所述下罩体的宽度适配于相邻所述活动遮罩的间距。
[0013]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下罩体在第一连接板上上下活动,活动遮罩向防护罩方向移动时不会被下罩体阻挡,同时活动遮罩和下罩体在横向方向相连形成密封。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对位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罩体、开设于所述上罩体且适配于线材的上线槽、以及连接于所述上罩体且适配于所述密封槽的上插条,所述上罩体的两侧与相邻的活动遮罩贴合。
[0015]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板向防护罩方向运动时带动上罩体向下罩体靠近,使上插条插接进入下罩体的密封槽,在上罩体和罩体之间形成密封,上线槽和下线槽配合夹紧线材,防止线材松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开设有浮动槽,所述浮动槽设置有若干弹性件,所述上罩体和下罩体通过所述弹性件活动连接于浮动槽,所述活动遮罩的高度大于所述上罩体,所述下罩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0017]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上罩体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于第二连接板,下罩体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于第一连接板,从而抵紧上罩体和下罩体使上插条与密封槽的结合更加稳定不易松脱,下罩体和活动遮罩之间交错连接,使得上罩体和下罩体之间的弹性行程更长,上下运动距离更长,对线材束缚的灵活性更好。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遮罩的两侧设置有密封刷,所述密封刷远离所述上罩体的一侧紧密贴合于所述活动遮罩。
[0019]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上罩体和下罩体的两侧与活动遮罩的之间的密封性更高。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线槽和所述上线槽分别设置有垫圈。
[0021]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对线拆的保护性。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式装配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驱动螺杆、连接于所述活动罩的螺纹套。
[0023]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螺杆,驱动螺杆和螺纹套形成螺纹传动能够带动活动罩上下运动。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纹套连接于所述活动罩的背侧且位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腔体,所述控制器本体设置有轴承座,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控制器本体且另一端贯穿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外壳。
[0025]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套和驱动螺杆位于控制器本体的内部使得装置的一体性更高,同时驱动机构不易积灰,轴承座便于驱动螺杆的转动。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螺杆贯穿控制器本体外壳的通孔处设置有转动密封圈,所述驱动螺杆的端部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浮动槽的开口处设置有滑动密封圈,所述上罩体和所述下罩体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密封圈。
[0027]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把手方便转动驱动螺杆,滑动密封圈便于上罩体和下罩体滑动连接于浮动槽,转动密封圈便于驱动螺杆转动连接于控制器本体。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本体纵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活动罩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活动罩通过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本体,所述所述防护罩、活动罩、上罩体以及下罩体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29]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和滑轨配合使得活动罩在控制器本体上的滑动更加顺畅,透明材质的防护罩、活动罩、上罩体以及下罩体便于观察线材是否有脱落情况。
[003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将接头插入交换接口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位于第二连接板的上罩体向防护罩方向运动,使上罩体和下罩体首先通过上插条和密封槽配合插接,再通过上罩体和下罩体之间的上线槽和下线槽形成的线孔将线材固定固定,弹簧将上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的背侧设置有若干交换接口;承载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用于遮盖所述交换接口的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防护罩、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风琴罩、滑动式装配于所述控制器本体且连接于所述风琴罩的活动罩、设置于所述防护罩的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活动罩的第二连接板、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适配于线材的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对位组件、滑动式装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且和下对位组件卡合并能够供线材穿过的上对位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用于遮挡所述卡合机构之间孔隙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活动遮罩、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插槽、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遮罩且适配于所述插槽的插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用于驱动所述上对位组件上下活动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对位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罩体、开设于所述下罩体且适配于线材的下线槽、横向开设于所述下罩体的密封槽,所述下罩体的宽度适配于相邻所述活动遮罩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对位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罩体、开设于所述上罩体且适配于线材的上线槽、以及连接于所述上罩体且适配于所述密封槽的上插条,所述上罩体的两侧与相邻的活动遮罩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陈宏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视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