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灌注桩后注浆系统及其施工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桩基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控制的灌注桩后注浆系统及其施工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已经广泛用于高层建筑、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等各种基础设施的基础。但是由于施工工艺本身的局限性,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桩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沉渣虚土,导致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和沉降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造成大量的工程安全隐患。
[0003]为解决桩端沉渣导致的单桩承载力降低和沉降量过大的问题,灌注桩施工完成后一般会采用后注浆技术挤压固化桩侧和桩端土体。但是传统后注浆技术的质量不可控,对基桩承载力提高的可靠性较低、离散性较大,主要原因是传统后注浆不能有效控制注入浆液流向与扩散范围,并且由于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不能精确定量地控制注浆过程参数。因此,为实现后注浆施工的高品质和可控性,智能化控制的灌注桩后注浆系统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钢筋混凝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控制的灌注桩后注浆系统,包括桩侧桩端后注浆装置(1)和后注浆智能控制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侧桩端后注浆装置(1)包括桩侧封浆装置(5)和桩端挤压注浆装置(4),所述桩侧封浆装置(5)设置于灌注桩(8)的钢筋笼(10)的外侧面,并与所述钢筋笼(10)固定连接;所述桩端挤压注浆装置(4)的上端面与钢筋笼(1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桩端挤压注浆装置(4)的下端面在钢筋笼(10)沉放过程中与桩底沉渣相抵;所述后注浆智能控制系统(2)位于地表上,且所述桩侧桩端后注浆装置(1)的高压注浆泵(9)和液压站(3)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实现与所述后注浆智能控制系统(2)的中控仪(18)和物联网平台(19)连接,通过施工前预设施工参数定量定压控制高压注浆泵(9)和液压站(3),实现对桩底沉渣混合物的设计压缩量和桩侧桩端的高压注浆量进行定量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控制的灌注桩后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注浆智能控制系统(2)包括中控仪(18)、物联网平台(19)、参数输入模块(14)、后台制浆系统(20)、注浆控制系统(15)、液压控制系统(16)和数据传输模块(17),所述中控仪(18)与参数输入模块(14)、所述注浆控制系统(15)、液压控制系统(16)和物联网平台(19)之间均有信号连接,且所述参数输入模块(14)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中控仪(18)或物联网平台(19)的后注浆施工前预设参数传输给后台制浆系统(20)、注浆控制系统(15)和液压控制系统(16);所述注浆控制系统(15)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7)与所述高压注浆泵(9)相连,所述液压控制系统(16)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7)与所述液压站(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控制的灌注桩后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制浆系统(20)包括后台制浆控制模块(21)和制浆后台(22),后台制浆控制模块(21)根据接收到的设计注浆浆液参数来控制所述制浆后台(22)的材料种类、上料质量、配合比及搅拌数据,所述制浆后台(22)的出浆口与高压注浆泵(9)的进浆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控制的灌注桩后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控制系统(15)包括注浆数据接收模块(151)、注浆指令发送模块(152)和注浆数据反馈控制模块(153),所述注浆数据接收模块(151)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7)接收所述高压注浆泵(9)的实时注浆压力和注浆总量信息,并显示在所述中控仪(18)和所述物联网平台(19)的屏幕上,所述注浆指令发送模块(152)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7)向所述高压注浆泵(9)发送注浆调控及终止指令,所述注浆数据反馈控制模块(153)通过比对注浆数据接收模块(151)接收的实时注浆信息与预设终止注浆条件数据,决定是否发出终止注浆指令,从而在桩侧及桩端注浆过程中实现注浆压力与注浆总量的联合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控制的灌注桩后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16)包括液压数据接收模块(161)、液压指令发送模块(162)和液压数据反馈控制模块(163),所述液压数据接收模块(161)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7)接收液压站(3)的实时液压压力和进油量,并显示在所述中控仪(18)和所述物联网平台(19)的屏幕上,所述液压指令发送模块(162)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7)向所述液压站(3)发送液压控制指令,所述液压数据反馈控制模块(163)通过比对所述液压数据接收模块(161)接收的实时液压数据与预设终止加压条件数据,决定是否发出终止加压指令,从而实现对所述桩端挤压装置(25)的挤压压力和挤压行程的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控制的灌注桩后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侧封浆装置(5)包括注浆囊袋(24)、桩侧竖向注浆管(11)和位于地表的高压注浆泵(9),所述注浆
囊袋(24)呈围绕式布设于所述钢筋笼(10)的外侧,所述桩侧竖向注浆管(11)和所述钢筋笼(10)绑扎固定,所述桩侧竖向注浆管(11)的上端上穿到地面并通过进浆口与高压注浆泵(9)的出浆端相连,所述桩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钟,何鹏鹏,张楚福,吕美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