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85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滤膜包括聚砜基膜,位于基膜上的聚酰胺分离层和位于分离层上的改性层;其中,所述分离层由含有多元胺的水相与含有多元酰氯和侧链双端型环氧改性硅油的有机相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制成;所述改性层是通过多羟基一元酸溶液在分离层表面反应而成。环氧改性硅油直接参与界面聚合,在聚酰胺网络构筑有效水通道,可有效提高膜通量,未反应环氧基团与酰氯水解生成的羧基和多羟基酸的羧基反应,使膜整体趋向电中性,且亲水性提高,可显著提高纳滤膜的抗污染能力。高纳滤膜的抗污染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滤膜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滤作为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膜过滤技术,截留分子量在200~ 1000道尔顿之间,对单价离子、多价离子具有选择分离性,针对分盐或小分子有机物浓缩分离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中水回用、及海水淡化等领域。
[0003]目前界面聚合法制备的聚酰胺薄层复合(TFC)纳滤膜是市场主流产品,其中的聚酰胺纳滤膜主要包含两类:间苯二胺(MPD)与均苯三甲酰氯(TMC) 聚合制备的致密型纳滤膜,哌嗪(PIP)与TMC聚合制备的疏松型纳滤膜。不同的单体活性不同,会导致发生界面聚合时反应速率不同,单体结构的差异会造成分离层结构的不同,进而影响纳滤膜的分离性能。研究表明,MPD和PIP 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造成与多元酰氯反应制备的相应纳滤膜分离性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MPD单体制备的纳滤膜整体脱盐率较高,通常被称为脱盐纳滤膜,而利用PIP与均苯三甲酰氯(TMC)反应制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量抗污染复合纳滤膜,所述纳滤膜包括聚砜基膜,位于基膜上的聚酰胺分离层和位于分离层上的改性层;其中,所述分离层由含有多元胺的水相与含有多元酰氯和侧链双端型环氧改性硅油的有机相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制成;所述改性层是通过多羟基一元酸溶液在分离层表面反应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分离层是将表面浸渍有哌嗪和吸酸剂的聚砜基膜浸入到含有均苯三甲酰氯和侧链双端型环氧改性硅油的油相溶液中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制备而成。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砜基膜采用哌嗪和吸酸剂的混合水溶液浸渍处理,然后分离并除去膜表面液体,再浸入到含有均苯三甲酰氯和侧链双端型环氧改性硅油的油相溶液中进行界面聚合反应,然后分离并除去膜表面液体,得到覆盖聚哌嗪酰胺层的聚砜基膜;(2)将多羟基一元酸水溶液均匀涂覆在步骤(1)得到的膜表面进行化学改性,干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哌嗪和吸酸剂的混合水溶液,其中,哌嗪的浓度为0.2~4.0wt%,优选1.0~2.0wt%;所述吸酸剂的浓度为1.0~3.0wt%,优选1.5~2.5wt%。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酸剂选自磷酸三钠、氢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晓倪凡范琳阚红强赵伟国孙家宽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