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化土搅拌场及狭窄高回填区固化土回填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654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化土搅拌场及狭窄高回填区固化土回填施工方法,固化土搅拌场设置在施工场地附近的平坦处,四周设置有经过放坡处理的边坡,底面上设置有中间高四周低的混凝土硬化层和排水系统,所述搅拌场内设置有材料存放区、原料输送区、拌合区和固化土输送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将基坑开挖出的土在固化土搅拌场进行就地加工,制备成流态固化土,并将流态固化土回填进狭窄高回填区,节省了大量转运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还解决了回填施工中回填区域窄、回填深度高、人员机械无法施工的难题,且固化土固结以后具有防水效果,解决了外墙渗漏的隐患,同时固化土还具有相当高的强度,不必压实,省去了夯实的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化土搅拌场及狭窄高回填区固化土回填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化土搅拌场及狭窄高回填区固化土回填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了解决城市土地利用紧张的问题,地下空间建设工程越来越广泛,对于地下室、地下商场等地下工程,存在较大的土方开挖量,往往需要花费高昂成本进行转运处理,甚至存在随地堆弃的情况,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的同时又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0003]与此同时,主体施工完后需要对地下室、地下商场等的外墙进行回填,传统工艺多采用素土或者灰土分层使用小型夯实设备进行施工,施工难度较大、回填工期较长、回填的质量还难以控制,因此多数工程为确保回填质量只好采 用素混凝土进行回填,采用素混凝土回填造价较高,强度较大给后期维修、维护带来了难题;且地下室、地下商场等的外墙范围大,回填宽度窄,回填深度高,由于施工空间不足,无法采用人工或者机械夯实,不能确保回填的密实度及回填强度,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后期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化土搅拌场及狭窄高回填区固化土回填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法,实现了将基坑开挖出的土在固化土搅拌场进行就地加工,制备成流态固化土,并将流态固化土回填进狭窄高回填区,节省了大量转运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解决了回填施工中回填区域窄、回填深度高、人员机械无法施工的难题,且固化土固结以后还具有防水效果,解决了外墙渗漏的隐患,同时固化土还具有相当高的强度,不必压实,省去了夯实的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固化土搅拌场,以下简称搅拌场,其设置在施工场地附近的平坦处,四周设置有经过放坡处理的边坡,底面上设置有中间高四周低的混凝土硬化层和排水系统,所述搅拌场内设置有材料存放区、原料输送区、拌合区和固化土输送区。
[0006]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把搅拌场建设在施工场地附近,节省了大量转运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并在搅拌场可以现场制备出流态固化土,避免了从场外运土,既节约成本又环保。
[0007]作为优选,混凝土硬化层用C20混凝土加工而成,所述混凝土硬化层厚度为10cm

20cm。
[0008]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搅拌场地面的硬化,保证了设备安装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雨天的道路泥泞,同时混凝土硬化层中间高四周低有利于排水。
[0009]作为优选,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明沟、集水井和自集水井中将水抽出的水泵。
[0010]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解决了搅拌场的排水问题,此方案简单易实现。
[0011]一种狭窄高回填区固化土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施工现场附近选址并建设固化土搅拌场,场址要选在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的地区,若场地为边坡地带需将场地修理平整后再建设固化土搅拌场,搅拌场四周要进行放坡处理,搅拌场底面要设置混凝土硬化层,搅拌场内要设置排水系统;S2:将基坑所挖的土运送至材料存放区备用,将制作固化土所需其他原料运送至材料存放区备用;S3:确定固化土配比并在材料存放区准备所需的原料;S4:原料经原料输送区进入拌合区进行流态固化土现场制备;S5:将拌合完成的流态固化土经固化土输送区输送至施工现场;S6:流态固化土分层回填;S7:施工取样;S8:对填筑体进行养护。
[0012]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流态固化土回填狭窄高回填区的施工,解决了回填施工中回填区域窄、回填深度高、人员机械无法施工的难题,且固化土固结以后还具有防水效果,解决了外墙渗漏的隐患,同时固化土还具有相当高的强度,不必压实,省去了夯实的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另外,固化土浇筑时为流态不会产生扬尘,更加环保,而且实现了基坑开挖土的再利用,经济效益突出。
[0013]作为优选,所述S1中的放坡处理的标准为:S1a.挖土深度在1m以内,不考虑放坡;S1b.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照1:0.5放坡;S1c.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照1:0.7放坡;S1d.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照1:1放坡;S1e.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0014]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防止土壁塌方,确保了施工安全。
[0015]作为优选,S3中的固化土由固化剂、原料土和水混合搅拌而成,其中原料土100份、固化剂9~12份,水28~34份。
[0016]通过采用此技术按方案,可以制备出流动性能优的流态固化土,流态固化土从流态凝固到固态过程中固化土的强度急速上升,且固化时间短,只需 12 小时即可达到上人进行下一步施工的强度,这种特性可保证分层回填的连续进行,有利于施工时间的合理分配,施工效率高。
[0017]作为优选,S4中流态固化土制备过程为:S4a.准备原料土,就地取材,选用基坑开挖出的土作为原料土,当原料土颗粒较大时要进行破碎处理,最大直径不超过5cm;当原料土为淤泥时,需加入一定量的砂;S4b.将固化剂和水按照配合比拌合成浆液;S4c.将固化剂浆液与原料土投入拌合区进行充分搅拌,完成流态固化土制备。
[0018]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将基坑挖出的土再利用制备成固化土,既节省了把开挖土的转运成本,又节省了从外面运土及购土的费用,节约了能源的同时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0019]先将固化剂和水按照配合比拌合成浆液,再将固化剂浆液与原料土投入拌合区进
行充分搅拌,折种方式使得固化剂能够得到均匀而充分的搅拌,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性能,同时可以调整配比,以适应不同的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更好地满足施工要求。
[0020]作为优选,S6中流态固化土分层回填的步骤为:S6a.按照分层分块方式进行回填浇筑,固化土的初凝时间为6小时,终凝时间为12小时,上层浇筑作业要在下层终凝后进行;S6b.在回填区槽壁上的标高控制线,浇筑时合理分配施工机械和人员,随时监控回填区槽壁上的标高控制线,保证每一层浇筑基本水平进行,直至达到标高控制线处,浇筑完成的顶面要人工辅助刮平;S6c.回填要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回填区内,要有防雨排水措施,刚回填完毕或尚未初凝的固化土,如遭受雨淋浸泡,要将积水及松软土除去,并补填固化土。
[0021]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采用分层回填的方式,避免了浇筑太厚空气不易排出而在内部形成孔隙的问题,有利于将浇筑过程中产生热量散出,避免因内外温差加大而形成温度裂缝的问题,且流态固化土回填所需工作面较小,分层回填可多段同时施工,施工速度快,工艺环节少,工期短。
[0022]作为优选,S7中的施工取样标准为:连续浇筑少于400m3时,按每200m3制取一组试件;连续浇筑大于400m3时,按每400m3制取一组试件;试块制作要求同混凝土试块做法,尺寸采用70.7mm
×
70.7mm
×
70.7mm规格,固化土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化土搅拌场,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施工场地附近的平坦处,四周设置有经过放坡处理的边坡(1),底面上设置有中间高四周低的混凝土硬化层(2)和排水系统(3),所述搅拌场内设置有材料存放区(4)、原料输送区(5)、拌合区(6)和固化土输送区(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土搅拌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硬化层(2)用C20混凝土加工而成,所述混凝土硬化层(2)厚度为10cm~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土搅拌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3)包括排水明沟、集水井和自集水井中将水抽出的水泵。4.一种狭窄高回填区固化土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施工现场附近选址并建设固化土搅拌场,场址要选在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的地区,若场地为边坡地带需将场地修理平整后再建设固化土搅拌场,搅拌场四周要进行放坡处理,搅拌场底面要设置混凝土硬化层(2),搅拌场内要设置排水系统(3);S2:将基坑所挖的土运送至材料存放区(4)备用,将制作固化土所需其他原料运送至材料存放区(4)备用;S3:确定固化土配比并在材料存放区(4)准备所需的原料;S4:原料经原料输送区(5)进入拌合区(6)进行流态固化土现场制备;S5:将拌合完成的流态固化土经固化土输送区(7)输送至施工现场;S6:流态固化土分层回填;S7:施工取样;S8:对填筑体进行养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狭窄高回填区固化土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放坡处理的标准为:S1a.挖土深度在1m以内,不考虑放坡;S1b.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照1:0.5放坡;S1c.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照1:0.7放坡;S1d.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照1:1放坡;S1e.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狭窄高回填区固化土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固化土由固化剂、原料土和水混合搅拌而成,其中原料土100份、固化剂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任耿高振朋汪雷雷谢佳桓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