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出入口用防洪装置,包括地下空间入口进水结构、垃圾收集结构、上浮阻挡结构和自动封闭结构,所述地下空间入口的内部分为上层、通道和下层,所述地下空间入口的下层内部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进水结构、垃圾收集结构和上浮阻挡结构,所述地下空间入口的上层内部设置有自动封闭结构,所述地下空间入口的进入口设置有室外排水槽,所述地下空间入口的内侧设置有室内排水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行使用时,当水位升高时也会对支撑架造成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得支撑架下降增加水排出速度,此时水会从进水口进入出水管排出,从而带动支撑架和叶片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水流进行旋转,进一步增加排水的速度。进一步增加排水的速度。进一步增加排水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空间出入口用防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洪
,具体为一种地下空间出入口用防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降水量较大时会引发洪灾,而现在为了对空间进行合理利用,通常需要开发地下空间,而在洪发生时会造成大量的水流入到地下空间的内部,而地下空间中通常会放置大量的车辆,当水涌入到地下空间内时将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在对地下空间进行使用时,需要使用防洪装置来对地下空间进行保护,避免水流入到地下空间的内部,可是一般的防洪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还又一些缺点,比如:
[0003]一般的防洪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排水能力不可以进行自动调节,当水位较低时,地下空间正常使用,所以进水口的口径通常较小,从而避免物体流入到进水口的内部,而在降水量增加时,由于进水口不可以调节,所以会造成积水现象,造成水流入到地下空间的内部,同时一般的防洪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利用水的浮力来带动装置进行自动升起对水进行阻挡,可是由于防洪装置需要依靠水的浮力带动装置升起,所以会使得防洪装置的质量较轻,防洪装置的抗压能力随之下降,所以当水流对防洪装置进行冲击时易造成防洪装置的损坏,使得水会涌入到地下空间的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空间出入口用防洪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空间出入口用防洪装置,包括地下空间入口进水结构、垃圾收集结构、上浮阻挡结构和自动封闭结构,所述地下空间入口的内部分为上层、通道和下层,所述地下空间入口的下层内部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进水结构、垃圾收集结构和上浮阻挡结构,所述地下空间入口的上层内部设置有自动封闭结构,所述地下空间入口的进入口设置有室外排水槽,所述地下空间入口的内侧设置有室内排水槽,所述室外排水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数字水位仪,所述室内排水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数字水位仪,外界的水会通过进水结构进入到上浮阻挡结构的内部,而上浮阻挡结构的下端连接有下水道,所以可以将水排入到下水道的内部,当外界降水增加后,进水结构的进水速度会加快避免产生积水,并且当水在地下空间入口的内部进行流动时,室外排水槽和室内排水槽也可以阻挡水流入到地下空间的内部,并且第一数字水位仪和第二数字水位仪具有水位监测的功能,当第一数字水位仪和第二数字水位仪监测到室外排水槽和室内排水槽内的水位较高时会使得自动封闭结构启动,从而对地下空间入口的入口处进行关闭,同时上浮阻挡结构会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启动,从而与自动封闭结构启动配合运行对地下空间入口进行封闭,而垃圾收集结构可以对垃圾进行收集,从而避免水流对自动封闭结构和上浮阻挡结构造成的冲击力过大,增加装置在运行时的稳定性。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结构包括进水道、支撑板、中心柱、第一弹簧、支撑柱和支撑
架,所述进水道开设在地下空间入口的下层内部,所述进水道呈“L”形,所述进水道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进水道的另一端与上浮阻挡结构相连通,所述进水道的外界联通端内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和支撑柱,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支撑柱的下方,所述支撑柱贯穿中心柱的上端,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转动设置有支撑架,外界的水会流入到进水道的内部,从而通过进水道流至上浮阻挡结构的内部,而在水进行流动时当外界有垃圾时会带动垃圾进行流动,而支撑架可以避免外界垃圾进入到进水道的内部造成进水道发生堵塞的现象。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呈弧形,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为斜面,所述中心柱的上端内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和中心柱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侧面等角度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齿键,所述第二齿键和第一齿键为卡合连接,所述第一齿键等距设置在支撑柱的两侧,所述连接柱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板,当车辆进入地下空间时需要先经过支撑架,由于支撑架的上端呈弧形,所以支撑架具有对车辆减速的作用,避免车辆在地下空间入口内行驶时由于速度过快造成危险,而在汽车到达支撑架上时会带动支撑架快速向下移动,而在支撑架向下移动时第一齿键会通过第二齿键带动连接柱进行转动,由于支撑柱和连接柱的转动速度较快,所以第一扭簧将不可以带动连接柱恢复原位,所以随着支撑柱的移动会对连接柱的角度进行调整,当连接柱转动至一定角度时,限位板会与支撑柱接触,此时限位板将阻止支撑柱向下移动,从而有效的对支撑柱以及支撑架进行支撑,避免二者向下移动,此时支撑架将对车辆进行支撑,之后第一弹簧会推动支撑柱向上移动恢复原位;
[0008]而当上方水位升高时也会对支撑架造成较大的压力,而由于支撑架上方的压力缓慢上升,所以支撑架的下降速度较慢,而在当第一齿键和第二齿键不卡合后,此时第一扭簧将带动连接柱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柱恢复原位,从而使得限位板不会影响支撑柱的正常下降。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中心处呈滤网状的进水口,所述支撑架的下端等角度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支撑架呈倾斜状,所述支撑架的侧面等角度设置有若干个叶片,当支撑架的上方水位较高时,支撑架受到的压力也会较大,此时支撑架会下降,此时支撑架和支撑架之间的缝隙增大,从而使得水可以从进水口和出水管进入到进水道的内部,同时水会通过进水口进入到支撑架的内部再通过进水口排出至进水道的内部,由于进水口的出口呈倾斜状,所以当水从进水口喷出时会带动支撑架进行旋转,当支撑架进行旋转时会带动叶片进行旋转,当叶片进行旋转时会带动水流进行转动,从而增加水进入到进水道内的速度,同时在水流进行旋转时会对垃圾进行吸引,当垃圾覆盖在进水口上时会使得支撑架转动速度降低,从而导致水转动速度的降低,此时垃圾受到的离心力降低,从而将垃圾流向外侧,进而便于对垃圾进行收集。
[0010]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结构包括固定板、减速板和连接绳,所述固定板转动设置在地下空间入口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位于支撑架的下方,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被连接绳贯穿,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位于地下空间入口的内部,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和减速板相连接,所述减速板和固定板为卡合连接,由于固定板和减速板为卡合连接,所以当车辆经过减速板时,减速板也可以对车辆进行减速,避免车辆的移动速度过快,而在水位升高时,减速板会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减速板浮在水面上,而减速板的下方设置有
连接绳,当垃圾与连接绳接触时,连接绳会对较大的垃圾具有阻挡效果,使得垃圾堆积在连接绳的外侧,而较小的垃圾会通过连接绳来到内侧,当水将地下空间入口浸没时,减速板会进入到限位道的内部,从而使得连接绳对垃圾进行限位,避免垃圾与自动封闭结构直接接触,造成自动封闭结构受到的压力过大,并且当外界水对自动封闭结构进行冲击时,垃圾可以有效的对冲击力进行削弱,从而对自动封闭结构进行保护,避免水进入到地下空间入口的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地下空间入口的上层内部开设有限位道,所述限位道的下端呈漏斗状,所述减速板呈半球形,由于限位道的进入端呈漏斗状,所以便于减速板进入到限位道的内部,而在当外界水对垃圾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空间出入口用防洪装置,包括地下空间入口(1)进水结构、垃圾收集结构、上浮阻挡结构和自动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空间入口(1)的内部分为上层、通道和下层,所述地下空间入口(1)的下层内部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进水结构、垃圾收集结构和上浮阻挡结构,所述地下空间入口(1)的上层内部设置有自动封闭结构,所述地下空间入口(1)的进入口设置有室外排水槽(28),所述地下空间入口(1)的内侧设置有室内排水槽(30),所述室外排水槽(2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数字水位仪(29),所述室内排水槽(3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数字水位仪(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出入口用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包括进水道(2)、支撑板(3)、中心柱(4)、第一弹簧(5)、支撑柱(6)和支撑架(12),所述进水道(2)开设在地下空间入口(1)的下层内部,所述进水道(2)呈“L”形,所述进水道(2)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进水道(2)的另一端与上浮阻挡结构相连通,所述进水道(2)的外界联通端内侧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中心柱(4),所述中心柱(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5)和支撑柱(6),所述第一弹簧(5)位于支撑柱(6)的下方,所述支撑柱(6)贯穿中心柱(4)的上端,所述支撑柱(6)的上端转动设置有支撑架(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出入口用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的上端呈弧形,所述支撑架(12)的下端为斜面,所述中心柱(4)的上端内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扭簧(11),所述第一扭簧(11)的另一端和中心柱(4)相连接,所述连接柱(8)的侧面等角度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齿键(9),所述第二齿键(9)和第一齿键(7)为卡合连接,所述第一齿键(7)等距设置在支撑柱(6)的两侧,所述连接柱(8)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板(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出入口用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的上端中心处呈滤网状的进水口(13),所述支撑架(12)的下端等角度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辉,樊雪莲,王建斌,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朗水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