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智能化控制模块的数据中心高效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231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智能化控制模块的数据中心高效通风系统,包括机房,机房内设有主通道,服务器组和温度监测模块,主通道内设有导流模块和驱动器,服务器组和导流模块数量均为若干且沿主通道轴向方向设置,且导流模块、驱动器和服务器组一一对应,导流模块包括可转动的导流板,驱动器和温度监测模块电连接,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服务器组温度状态并通过驱动器来驱动导流板转动,导流板根据温度监测模块所输出的数据结果转动,将冷气流导流至服务器组中温度较高的位置,使得气流组织合理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数据中心通风系统的散热方式容易造成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热方式容易造成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热方式容易造成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智能化控制模块的数据中心高效通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中心通风系统
,具体讲是指一种集成智能化控制模块的数据中心高效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在线应用的发展,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快速增长。数据中心是大型的集中运算设施,其通常包括大量服务器,这些服务器放置于机架中组成服务器系统,由于服务器系统较多且均设置于数据中心,故数据中心整体的散热方案变得相当重要。但是,由于送风不均匀造成数据中心局部区域温度过高,以及通道顶部出现气流死区等棘手问题,数据中心内局部过热现象不断出现。为了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使得区域内的温度达到设计要求,选择降低空调系统送风温度,或启动更多的备用机房空调。如此便使得空调系统的供冷能力远远大于实际的供冷需求,从而造成了冷量的浪费。而造成数据中心出现送风不均匀,局部过热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气流组织不合理。
[0003]目前,数据中心建设方案中,机架“面对面,背对背”的摆放形式己经成为业界共识,架空地板下送风、上回风方式被广泛采用。架空地板下送风、上回风方式就是用穿孔地板将数据中心的地板架空作为送风通道,高架地板于各机架的前方开设送风格栅,以供冷气穿出高架地板而流入服务器,与机柜内服务器进行热交换后由机柜背面排出热回风。这种地板下送风形式,能根据机柜的排列形式,任意布置穿孔地板,不需要专门设置送风管道,送出的冷气流与热气流混合时间极短,随即便穿过风口进入机柜,有效地提高了送入机柜冷气流量。但是由于服务器的放置位置不同,离送风格栅近的服务器,比如放置于机架下层的服务器相较于离送风格栅远的服务器,比如放置于机架上层的服务器吸入的冷气量更多,造成服务器之间吸入的冷气量不均。因此,空调设备的总制冷量必须足够大才能满足那些离送风格栅远的服务器的散热要求,而使得那些离送风格栅近的服务器吸入冷气量超过其散热需求,从而造成了能源浪费,而且在冷通道顶端行成气流死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气流组织合理化的数据中心高效通风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智能化控制模块的数据中心高效通风系统,包括机房,机房内设有主通道,服务器组和温度监测模块,主通道内设有导流模块和驱动器,服务器组和导流模块数量均为若干且沿主通道轴向方向设置,且导流模块、驱动器和服务器组一一对应,导流模块包括可转动的导流板,驱动器和温度监测模块电连接,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服务器组温度状态并通过驱动器来驱动导流板转动。
[000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智能化控制模块的数据中心高效通风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温度检测模块监测各个服务器组的温度状态,判断出服务器组中温度较高的部
分,并通过驱动器来驱动导流板转动,使得导流板转动至合理角度,对冷气流起到导流作用,将冷气流导流至服务器组中温度较高的位置,使得气流组织合理化,可有效优化主通道中冷气流的均匀性,避免机房中出现局部温度较高的现象,同时可避免冷气流吹向服务器组中无需降温的部分,防止冷量浪费,提高冷量的利用率,避免浪费。
[0007]作为改进,导流板转动范围为竖直方向上的180
°
,且朝向对应的服务器组转动;采用此种结构,180
°
的转动角度使得导流板在转动范围内能够涵盖整个服务器组的各个方位,使得导流板能够对服务器组进行全面的导流作用。
[0008]作为改进,导流板的截面为曲面,曲面由双三次曲线或Batchelor

Shaw曲线或五次曲线或双三次曲线或七次曲线组成;采用此种结构,截面为曲面的导流板方便对冷气流进行导流作用,进一步使得气流组织合理化。
[0009]作为改进,主通道顶部为弧形;采用此种结构,优化气流组织,以解决主通道顶部气流死区的问题,避免局部过热。
[0010]作为改进,每个服务器组包括若干纵向设置的服务器,温度监测模块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每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一个服务器,并通过处理器计算服务器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并将处理结果传送至服务器所对应的驱动器;采用此种结构,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出温度较高的服务器,并由处理器将温度的处理结果传送至服务器对应的驱动器,来使得导流板转动至对应的服务器的角度,使得自始至终,冷气流都能流向需要降温的服务器区域,可针对服务器的温度进行冷量按需分配,提高冷量的利用率,避免冷气流吹向无需降温的服务器,防止浪费。
[0011]作为改进,导流模块还包括转轴,导流板以转轴为轴转动;采用此种结构,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0012]作为改进,服务器组为两列且分布在主通道两侧,导流模块为两列且位于两列服务器组之间,且每列导流模块分别对应一列服务器组;采用此种结构,使得每组服务器组都能有一个导流模块进行冷气流导流,进一步使得气流组织合理化,同时,增加了对主通道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机架内部截面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流模块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流程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维托辛斯基曲线示意图。
[0018]图6为现有技术中机架“面对面,背对背”的摆放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现有技术中机架“面对面,背对背”的摆放形式的冷气流流向图。
[0020]附图标记:1、机房;2、主通道;3、服务器组;301、服务器;4、温度监测模块;401、温度传感器;402、处理器;5、导流模块;501、导流板;502、转轴;6、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智能化控制模块的数据中心高效通风系统作详
细说明。
[0022]如图1至4所示,一种集成智能化控制模块的数据中心高效通风系统,包括机房1,机房1内设有主通道2、服务器组3和温度监测模块4,主通道2内设有导流模块5和驱动器6,服务器组3和导流模块5数量均为若干且沿主通道2轴向设置,且导流模块5、驱动器6和服务器组3一一对应,即每个导流模块5均有一个独立的驱动器6,而且该导流模块5仅对其中一组服务器组3进行气流组织调节;导流模块5包括导流板501和转轴502,导流板501以转轴502为轴转动,而导流板501以转轴502为轴转动可以是导流板501转动设于转轴502上,也可以是导流板501与转轴502一起以转轴502为轴进行同步转动,而驱动器6驱动导流板501转动可以是由驱动器6直接驱动导流板501在转轴502上转动,也可以是驱动器6驱动转轴502转动并带动导流板501同步转动;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导流板501与转轴502同步转动,并由驱动器6驱动转轴502转动来带动导流板501转动,另外,为方便安装驱动器6和转轴502,可在主通道2中设置支架,驱动器6可选为电机。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导流板501设置成可在竖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智能化控制模块的数据中心高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房(1),所述机房(1)内设有主通道(2)、服务器组(3)和温度监测模块(4),所述主通道(2)内设有导流模块(5)和驱动器(6),所述服务器组(3)和所述导流模块(5)数量均为若干且沿所述主通道(2)轴向方向设置,且所述导流模块(5)、所述驱动器(6)和所述服务器组(3)一一对应,所述导流模块(5)包括可转动的导流板(501),所述驱动器(6)和所述温度监测模块(4)电连接,所述温度监测模块(4)用于监测所述服务器组(3)温度状态并通过所述驱动器(6)来驱动所述导流板(501)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智能化控制模块的数据中心高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501)转动范围为竖直方向上的180
°
,且朝向对应的所述服务器组(3)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智能化控制模块的数据中心高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501)的截面为曲面,所述曲面由双三次曲线或Batchelor

Shaw曲线或五次曲线或双三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念吕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亮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