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食用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299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食用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食用保鲜膜以总质量分数计,原料组分包括:明胶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食用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食用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可食用保鲜膜是一种可食用的具有包装保护功能的薄膜,大部分是由天然的可食性蛋白质、多糖及类脂单独或复合而成,该保鲜膜能很好地满足食物保鲜的需求,同时不会污染环境,能通过人体消化系统消化吸收。
[0003]明胶是动物结缔组织中胶原的部分降解产物,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微带光泽,呈薄片或粉粒状固体,其三螺旋结构会通过氢键与水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水的挥发使蛋白质矩阵更为稳固,完全干燥后成为玻璃态的明胶膜。除成膜性外,明胶还具有凝胶形成能力、低粘度特性、分散稳定性、持水性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纺织、涂料等领域,特别是在食品保鲜膜方面的应用,明胶基材料有着其它材料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然而,明胶膜韧性差、极易断裂、易吸水等缺陷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此外,明胶作为蛋白质类物质,本身易滋生细菌,同时作用在蛋白质之间的氢键很容易被打破,使膜耐水性变差,在潮湿的环境下易引起细菌的滋生,致使食物腐败。
[0004]中国专利号CN112852022A公开了一种海藻酸钠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是以海藻酸钠和明胶为主要成膜材料,以水滑石和纳米氧化锌为助剂,以增塑剂、交联剂为辅料配制成溶液,再经流延成膜制得,无毒无污染,化学性质温度,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但成分复杂,导致延展性较差,制备工艺复杂不利于扩大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延展性和成分简单的可食用保鲜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
[0006]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食用保鲜膜,以总质量分数计,原料组分包括:明胶4

6份、海藻酸钠0.12

0.20份、增塑剂0.8

1.2份、抗菌剂0.05

4份和去离子水100份。
[0007]上述增塑剂为甘油。
[0008]上述抗菌剂为ε

聚赖氨酸
[0009]上述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将明胶放入去离子水中彻底溶解,得到明胶水溶液;
[0011](2)待明胶水溶液温度下降至35

45℃后,加入海藻酸钠,继续彻底溶解,再加入甘油,搅拌均匀后加入ε

聚赖氨酸,继续搅拌得到膜溶液;
[0012](3)将膜溶液进行超声脱气;
[0013](4)将超声后的膜溶液倒入模具中放入烘箱进行烘烤,得到可食用保鲜膜。
[0014]上述步骤(1)中溶解温度为50

60℃。
[0015]上述步骤(4)中超声温度为20

50℃。
[0016]上述步骤(4)中烘箱温度为35

45℃。
[0017]上述步骤(4)中烘烤时间为36

48h。
[001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0019]1、高韧性、良好延展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明胶基质中添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能和亲水性能的海藻酸钠,其分子中存在大量的

COONa和

OH活性基团能够显著改善保鲜膜的性能,赋予其优异的韧性、延展性及透湿性。
[0020]2、优异抗菌性、低透光率,本专利技术添加有抗菌剂ε

聚赖氨酸,通过调控合适的浓度来最大程度发挥其光谱抑菌性,同时还可以提高保鲜膜的不透明度,使食品使食品免受紫外线和可见光的照射,能抑制食品脂质氧化、颜色变化、营养价值损失等不利变化。
[0021]3、成分简单、制备工艺简便、易操作,可用于扩大化生产,在食品保鲜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所述可食用保鲜膜,以总质量分数计,原料组分包括:明胶6份、海藻酸钠0.2份、甘油1.2份、ε

聚赖氨酸0.05份和去离子水100份。
[0027]上述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为:
[0028](1)将明胶放入去离子水中,在50℃恒温磁力搅拌器中搅拌至彻底溶解,得到明胶水溶液;
[0029](2)待明胶水溶液温度下降至35℃后,加入海藻酸钠,继续彻底溶解,再加入甘油,搅拌均匀后加入ε

聚赖氨酸,继续搅拌得到膜溶液;
[0030](3)将膜溶液进行超声脱气,超声温度为20℃;
[0031](4)将超声后的膜溶液倒入模具中放入35℃烘箱进行烘烤36h,得到可食用保鲜膜。
[0032]实施例2
[0033]所述可食用保鲜膜,以总质量分数计,原料组分包括:明胶5份、海藻酸钠0.12份、甘油1份、ε

聚赖氨酸1份和去离子水100份。
[0034]上述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为:
[0035](1)将明胶放入去离子水中,在60℃恒温磁力搅拌器中搅拌至彻底溶解,得到明胶水溶液;
[0036](2)待明胶水溶液温度下降至45℃后,加入海藻酸钠,继续彻底溶解,再加入甘油,搅拌均匀后加入ε

聚赖氨酸,继续搅拌得到膜溶液;
[0037](3)将膜溶液进行超声脱气,超声温度为50℃;
[0038](4)将超声后的膜溶液倒入模具中放入45℃烘箱进行烘烤48h,得到可食用保鲜膜。
[0039]实施例3
[0040]所述可食用保鲜膜,以总质量分数计,原料组分包括:明胶6份、海藻酸钠0.18份、甘油0.8份、ε

聚赖氨酸2份和去离子水100份。
[0041]上述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为:
[0042](1)将明胶放入去离子水中,在55℃恒温磁力搅拌器中搅拌至彻底溶解,得到明胶水溶液;
[0043](2)待明胶水溶液温度下降至40℃后,加入海藻酸钠,继续彻底溶解,再加入甘油,搅拌均匀后加入ε

聚赖氨酸,继续搅拌得到膜溶液;
[0044](3)将膜溶液进行超声脱气,超声温度为40℃;
[0045](4)将超声后的膜溶液倒入模具中放入40℃烘箱进行烘烤40h,得到可食用保鲜膜。
[0046]实施例4
[0047]所述可食用保鲜膜,以总质量分数计,原料组分包括:明胶5份、海藻酸钠0.12份、甘油1份、ε

聚赖氨酸4份和去离子水100份。
[0048]上述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食用保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膜以总质量分数计,原料组分包括:明胶4

6份、海藻酸钠0.12

0.20份、增塑剂0.8

1.2份、抗菌剂0.05

4份和去离子水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保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甘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保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ε

聚赖氨酸。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1)将明胶放入去离子水中彻底溶解,得到明胶水溶液;(2)待明胶水溶液温度下降至35

45℃后,加入海藻酸钠,继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巍陈岑王荣荣朱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