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风装置、集成灶及补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216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风装置、集成灶及补风方法。该排风装置包括排风组件和补风组件。其中,排风组件包括排风管道,排风组件能够将室内的空气通过排风管道排出至室外,补风组件能够将室外的空气通过排风管道补充到室内,排风组件和补风组件可以同时运行,从而实现在室内处于负压时及时向室内补充空气,使室内压力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保证吸排油烟效果,排风组件和补风组件共用排风管道,结构简单,且有利于降低成本。该集成灶通过上述排风装置,有利于节约能耗,降低噪音。该补风方法,通过上述排风装置,及时向室内补充空气,避免室内处于负压状态,有利于保证吸排油烟效果。排油烟效果。排油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风装置、集成灶及补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排风装置、集成灶及补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
[0003]但进入冬季取暖后,为了保证供暖效果、降低能耗,用户一般密闭门窗;此时,集成灶吸排油烟时,会导致厨房负压且吸排油烟效果大打折扣,集成灶的排烟能力无法有效转化为排烟风量,导致集成灶超负荷、高噪音状态工作且厨房油烟无法有效抽排。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亟待提供一种排风装置、集成灶及补风方法,解决厨房负压以及油烟无法有效抽排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排风装置,以达到为厨房补风使厨房处于压力稳定状态,保证厨房油烟有效抽排的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集成灶,通过上述排风装置,以达到为厨房补风使厨房处于压力稳定状态,保证厨房油烟有效抽排的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补风方法,应用于上述排风装置和集成灶,以达到为厨房补风使厨房处于压力稳定状态,保证厨房油烟有效抽排的效果。
[0008]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排风装置,包括:
[0010]排风组件,包括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组件被配置为将室内的空气通过所述排风管道排出至室外;以及
>[0011]补风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室外的空气通过所述排风管道补充到所述室内,室内压力低于第一预设压力时,所述补风组件启动,向所述室内补风,且所述排风组件和所述补风组件可以同时运行。
[0012]该方案实现在室内处于负压时及时向室内补充空气,使室内压力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保证吸排油烟效果,同时,排风组件和补风组件共同排风管道,结构简单,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0013]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排风管道包括入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入风口能够与所述室内连通,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
[0014]隔离件,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上,所述隔离件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相隔离,使所述入风口可以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或所述第二出风口单独连通,未与所述入风口连通的所述第一出风口或所述第二出风口能够用于补风。
[0015]该结构通过简单设置隔离件实现排风组件与补风组件共用管道,大幅度的简化排
风装置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且能够保持美观。
[0016]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
[0017]排风驱动件,所述排风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入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驱动件被配置为抽取室内空气并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或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至室外。排风驱动件为排风提供驱动力,以将室内的油烟空气吸抽并排出到室外。
[0018]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排风管道还包括补风口,所述补风组件还包括:
[0019]补风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上,所述入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进行排风时,所述第二出风口能够与所述补风口连通,所述补风驱动件能够将所述室外的空气补充到所述室内,或者所述入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进行排风时,所述第一出风口能够与所述补风口连通,所述补风驱动件能够将所述室外的空气补充到所述室内,从而实现向室内补充气体以尽可能平衡厨房内压力,从而有利于保证排风装置稳定工作,避免排风装置超负荷、高噪音状态工作,有利于节约能耗,降低噪音。
[0020]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补风驱动件为双向排风轴流风机。当室外空气压力很大时,排风装置向外排风的阻力增加时,可以启动设置在相应出风口的补风驱动件,此时补风驱动件的转动方向与开启补风功能时相反,能够辅助排风驱动件,将排风管道内的油烟向室外排放,有利于提高排风效果。
[0021]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排风装置还包括:
[0022]第一压力检测件,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外,所述第一压力检测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室内的压力,实现对补风功能是否开启加以精确控制,有利于实现高效、节能。
[0023]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排风装置还包括:
[0024]第二压力检测件,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上,所述第二压力检测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排风管道内的压力,通过第二压力检测件的检测结果选择判断是否执行排风驱动件的辅助排风功能,有利于实现高效、节能。
[0025]一种集成灶,包括如上所述的排风装置,实现排风装置既能够进行排风,又可以同时补风,能够避免集成灶超负荷、高噪音状态工作,有利于节约能耗,降低噪音。
[0026]一种补风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排风装置,所述补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启动排风组件;
[0028]根据对比室内压力与第一预设压力值的结果,选择判断是否启动补风组件。
[0029]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上的隔离件,将所述排风管道分隔为排风通道和补风通道,当所述室内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值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0030]所述补风组件通过所述补风通道与所述室内连通,同时,所述排风组件通过所述排风通道与所述室外连通;
[0031]启动所述补风组件,将所述室外的空气补充到所述室内。
[0032]该方法通过对比室内压力与第一预设压力值,以便于集成灶选择性开启补风组件,实现排风装置既能够进行排风,又可以同时补风,能够避免集成灶超负荷、高噪音状态工作,有利于节约能耗,降低噪音。
[0033]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当所述室内压力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值时,所述补风组件维持关闭状态,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4]所述排风组件维持运行;
[0035]根据对比所述排风管道内的压力与第二预设压力值的结果,选择判断是否开启所述补风组件的辅助排风功能。
[0036]根据排风管道内压力变化及时调整补风组件的运行状态,有利于降低集成灶的能耗,达到节能的效果。
[0037]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当所述所述排风管道内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时,启动所述补风组件,所述补风组件辅助所述排风组件将所述排风通道中的空气向外排出,克服排风管道外阻力,实现有效排风,从而提高排风效果。
[0038]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隔离件能够在所述排风管道内转动,以调节所述补风组件与所述补风通道连通或者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通过隔离件的设置,实现将排风管道隔离成排风通道和补风通道两个独立通道,有利于降低成本,简化集成灶的结构设计。同时,集成灶能够通过调整隔离件的角度,实现调整补风组件位于任一通道内,从而实现补风组件的补风功能和辅助排风功能的切换,有利于降低集成灶的能耗,达到节能的效果。
[003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40]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排风装置,该排风装置包括排风组件和补风组件。其中,排风组件包括排风管道,排风组件能够将室内的空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组件(100),包括排风管道(110),所述排风组件(100)被配置为将室内的空气通过所述排风管道(110)排出至室外;以及补风组件(200),被配置为将所述室外的空气通过所述排风管道(110)补充到所述室内,室内压力低于第一预设压力时,所述补风组件(200)启动,向所述室内补风,且所述排风组件(100)和所述补风组件(200)可以同时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道(110)包括入风口(111)、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所述入风口(111)能够与所述室内连通,所述排风组件(100)还包括:隔离件(120),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110)上,所述隔离件(120)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出风口(11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13)相隔离,使所述入风口(111)可以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12)或所述第二出风口(113)单独连通,未与所述入风口(111)连通的所述第一出风口(112)或所述第二出风口(113)能够用于补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组件(100)还包括:排风驱动件(130),所述排风驱动件(130)的输出端与所述入风口(111)连通,所述排风驱动件(130)被配置为抽取室内空气并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112)或所述第二出风口(113)排出至室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道(110)还包括补风口(114),所述补风组件(200)包括:补风驱动件(210),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112)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113)上,所述入风口(111)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2)连通进行排风时,所述第二出风口(113)能够与所述补风口(114)连通,所述补风驱动件(210)能够将所述室外的空气补充到所述室内,或者所述入风口(111)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13)连通进行排风时,所述第一出风口(112)能够与所述补风口(114)连通,所述补风驱动件(210)能够将所述室外的空气补充到所述室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驱动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刘群邓鹏飞付成冲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