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泵用的可分离式联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联轴系统
,尤其是指一种油泵用的可分离式联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联轴系统既是通过用来联接不同结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得两个结构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尤其是现如今使用较多的联轴器。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系统还具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实在耐用。一般联轴系统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动力机则是借助于联轴系统与工作机连接。
[0003]而现在随着工业化时代的进步,油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改进而出的可分离式联轴系统便也结合了油路的使用价值,通过使用油的动力让联轴系统更加成熟,如液压缸的运用。但目前使用液压缸时一般是通过将液压回油的是能量单向转变为电能,这便是基础的馈能原理,效果太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将液压回油的是能量单向转变为电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即可转化电能又能产生电量的双向作用的油泵用的可分离式联轴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泵用的可分离式联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液压箱(1)、工作箱(2)和电子箱(3),所述液压箱(1)内安装有液压缸(5)、开关一(7)和开关二(14),所述开关一(7)和开关二(14)分别置于液压缸(5)的顶面和液压缸(5)的底面,所述工作箱(2)内设有油马达(15)、油泵(16)和永磁电机(19),所述油马达(15)、油泵(16)和永磁电机(19)置于一个平面上,所述油马达(15)和油泵(16)均与工作箱(2)活动连接,所述永磁电机(19)与工作箱(2)连接,所述永磁电机(19)置于油马达(15)和油泵(16)之间,所述永磁电机(19)的两端均安装有电机轴(36),所述油马达(15)上和油泵(16)上均设有插接口(33),所述插接口(33)的所在位置与电机轴(36)的所在位置相对应,所述油马达(15)上设有联轴器分离油缸一(24)和油箱一(17),所述联轴器分离油缸一(24)与油马达(15)连接,所述油马达(15)和液压箱(1)均与油箱一(17)连通,所述油泵(16)上设有联轴器分离油缸二(25)和油箱二(18),所述联轴器分离油缸二(25)与油泵(16)连接,所述油泵(16)和液压箱(1)均与油箱二(18)连通,所述开关二(14)与联轴器分离油缸二(25)电连接,所述开关一(7)与联轴器分离油缸一(24)电连接,所述永磁电机(19)的一端电连接有馈能系统,所述永磁电机(19)的另一端电连接有旁路安全阀(4),所述馈能系统置于电子箱(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用的可分离式联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液压缸(5)上安装有移动箱(9)和开关棒(8),所述移动箱(9)置于液压缸(5)内,所述移动箱(9)的外边缘与液压缸(5)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开关棒(8)与移动箱(9)连接,所述开关棒(8)的一端穿过液压缸(5)的顶面后与开关一(7)相对应,所述开关棒(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移动箱(9)和液压缸(5)的底面后与开关二(14)相对应,所述开关棒(8)与液压缸(5)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泵用的可分离式联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液压缸(5)上安装有油管一(6)、油管二(10)、油管三(11)和油管四(12),所述油管一(6)的一端与液压缸(5)的顶面连通,所述油管一(6)的另一端与油泵(16)连通,所述油管二(10)的一端与液压缸(5)的侧面连通,所述油管二(10)的另一端与油箱二(18)连通,所述油管二(10)和液压缸(5)的连通处与液压缸(5)底面的距离小于液压缸(5)侧面中心处与液压缸(5)底面的距离,所述油管三(11)的一端与液压缸(5)侧面的底部连通,所述油管三(11)的另一端与油马达(15)连通,所述油管四(12)的一端与液压缸(5)底端连通,所述油管四(12)的另一端与油箱一(17)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泵用的可分离式联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移动箱(9)内设有压缩弹簧(37),所述移动箱(9)朝向油管二(10)的一侧面上设有开口,所述压缩弹簧(37)的一端与移动箱(9)连接,所述压缩弹簧(37)的另一端连接有圈套(39),所述圈套(39)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圈套(39)内设有滚珠(38),所述滚珠(38)上贯穿有滚动轴(40),所述滚动轴(40)的两端与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健,余炎松,严汝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宝协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