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物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河道底泥处理和肥料生产
,涉及一种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物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得到的具有絮凝功能和肥力的物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疏浚后河道底泥量大,且无法直接利用,其含水率高和有机质含量低,无法种植植物。如何降低底泥含水率和增加底泥有机质,促进河道底泥土壤化是河道底泥处理的新方向之一。
[0003]在河道底泥的疏浚过程中,所用的大型机械设备会破坏河道周围植物,造成植物资源浪费。如何利用河道周边受损植物,将河道周边植物资源化,是个问题。
[0004]一般好氧堆肥过程:堆肥初期,即升温阶段,嗜温菌,如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分解简单物质,并放热使温度上升,进入高温阶段,嗜热菌,如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分解可溶性有机物和一些复杂有机物,分解完后,进入降温阶段,剩下木质素等难降解物质,逐渐形成腐植质和有机盐。最终好氧堆肥产物一般无絮凝脱水效果。如何使好氧堆肥的最终产物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尤为重要。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物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收集得到的河道周边植物作为基料,在基料中加入发酵粉、尿素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的C/N调至20:1
‑
25:1,用水调节混合物料含水率为60%
‑
65%,经过好氧堆肥发酵,得到物料A;物料A降温至30
‑
40℃,加入含产絮菌的培养液混合均匀,产絮菌繁殖、分泌代谢物一段时间,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物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堆成高为1.5
‑
2m,直径为2
‑
3m的圆锥体,在堆体中间设有通风管道,堆肥发酵经过堆肥低温阶段和高温阶段,堆肥高温阶段自动灭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周边的植物制备物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周边植物破碎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