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水表的节能管理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2134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水表的节能管理系统,包括一后台管理终端,还包括若干个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若干个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若干个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连接一定数量的智能水表,智能水表将定时接收的信息信息定时发送至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作一定时间的信息存储,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再定时将信息发送至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最后由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定时将信息发送至后台管理终端,该节能管理系统采用定时发送的分段系统结构,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在设置的时间内才启动发送,极大地解决了抄表系统功耗大的问题。决了抄表系统功耗大的问题。决了抄表系统功耗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水表的节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水表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水表的节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水表逐渐被智能水表所代替,智能水表是一种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现代传感技术、智能IC卡技术对用水量进行计量并进行用水数据传递及结算交易的新型水表。与传统水表一般只具有流量采集和机械指针显示用水量的功能相比,是很大的进步。智能水表除了可对用水量进行记录和电子显示外,还可以按照约定对用水量进行控制,并且自动完成阶梯水价的水费计算,同时可以进行用水数据存储的功能。目前的智能水表抄送系统包括:IC卡水表抄表系统,分线制集中抄表系统,总线制智能抄表系统和无线发射式水表系统,上述的四种系统一般采用有线供电方式,这种供电方式无疑会增加水表安装的难度和成本,部分抄表系统由电池或太阳能供电,但是由于抄表系统长期工作,功耗较大,容易因电量不足,抄表系统停止工作而导致抄表数据丢失以及用户无法用水,因此,如何使抄表系统做到节能,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智能水表的节能管理系统和方法,该节能管理系统采用定时发送的分段系统结构,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在设置的时间内才启动发送,极大地解决了抄表系统功耗大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智能水表的节能管理系统,包括一后台管理终端,还包括若干个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若干个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若干个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连接一定数量的智能水表,智能水表将定时接收的信息信息定时发送至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作一定时间的信息存储,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再定时将信息发送至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最后由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定时将信息发送至后台管理终端。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之优选,所述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包括:单个的智能水表,所述单个的智能水表的控制端安装有第一信息定时发送模块、第一信息存储模块以及第一微处理器,当以一定数量的智能水表组成一个集群后,该集群中的每一个智能水表统一向一信息子存储模块定期发送信息,收到信息后的信息子存储模块将信息作一定时间的储存;所述信息子存储模块的控制模块中安装有第一信息接收模块、第二信息定时发送模块、第二信息存储模块以及第二微处理器;所述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中安装有第二信息接收模块、第三信息定时发送模块、第三信息存储模块以及第三微处理器的信息分存储模块,若干个信息子存储模块统一向一信息分存储模块定期发送信息,收到信息后的信息分存储模块将信息作一定时间的储存;所述后台管理终端的控制端设有第三信息接收模块、第四信息定时发送模块、第四信息存储模块以及第四微处理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之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和第一信息定时发送模块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所述第一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所述第二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和第二信息定时发送模块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所述第二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三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所述第三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三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所述第三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和第三信息定时发送模块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所述第三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和第四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所述第四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出端和第四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所述第四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和第四信息定时发送模块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后台管理终端还包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和输出端和第四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
[0008]在上述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智能水表的节能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现场控制或远程控制的方式启动和设定第一信息定时发送模块,使得第一信息定时发送模块以间隔一段时间的方式向外发送信息,如间隔时间为一星期;(2)以现场控制或远程控制的方式启动和设定第二信息定时发送模块,使得第二信息定时发送模块以间隔一段时间的方式向外发送信息,如间隔时间为一星期;(3)以现场控制或远程控制的方式启动和设定第三信息定时发送模块,使得第三信息定时发送模块以间隔一段时间的方式向外发送信息,如间隔时间为一星期。
[0009]本专利技术将抄表系统分成四个系统,每个系统有单独的信息定时发送模块来定时发送水表信息,而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在设置的时间内才启动发送,极大地解决了抄表系统功耗大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简化,安装成本低,设置和操作也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0010]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的序号指引图;其中,1、后台管理终端;2、智能水表;3、第一信息定时发送模块;4、第一信息存储模块;5、第一微处理器;6、信息子存储模块;7、第一信息接收模块;8、第二信息定时发送模块;9、第二信息存储模块;10、第二微处理器;11、第二信息接收模块;12、第三信息定时发送模块;13、第三信息存储模块;14、第三微处理器;15、信息分存储模块;16、第三信息接收模块;17、第四信息定时发送模块;18、第四信息存储模块;19、第四微处理器;20、身份识别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结合图1和图2可知,一种智能水表的节能管理系统,包括一后台管理终端1,还包
括若干个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若干个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若干个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连接一定数量的智能水表2,智能水表2将定时接收的信息信息定时发送至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作一定时间的信息存储,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再定时将信息发送至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最后由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定时将信息发送至后台管理终端。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包括:单个的智能水表2,单个的智能水表2的控制端安装有第一信息定时发送模块3、第一信息存储模块4以及第一微处理器5,上述模块中,第一信息存储模块4的输出端和第一微处理器5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第一微处理器5的输出端和第一信息定时发送模块3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
[0014]当以一定数量(如100个智能水表)的智能水表2组成一个集群后,该集群中的每一个智能水表2统一向一信息子存储模块6定期发送信息,收到信息后的信息子存储模块6将信息作一定时间的储存;在本专利技术中,信息子存储模块6的控制模块中安装有第一信息接收模块7、第二信息定时发送模块8、第二信息存储模块9以及第二微处理器10。第一信息接收模块7的输出端和第二信息存储模块9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第二信息存储模块9的输出端和第二微处理器10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第二微处理器10的输出端和第二信息定时发送模块8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中安装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水表的节能管理系统,包括一后台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若干个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若干个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连接一定数量的智能水表,智能水表将定时接收的信息信息定时发送至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作一定时间的信息存储,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再定时将信息发送至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最后由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定时将信息发送至后台管理终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表的节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定时发送子系统包括:单个的智能水表,所述单个的智能水表的控制端安装有第一信息定时发送模块、第一信息存储模块以及第一微处理器,当以一定数量的智能水表组成一个集群后,该集群中的每一个智能水表统一向一信息子存储模块定期发送信息,收到信息后的信息子存储模块将信息作一定时间的储存;所述信息子存储模块的控制模块中安装有第一信息接收模块、第二信息定时发送模块、第二信息存储模块以及第二微处理器;所述信息定时发送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中安装有第二信息接收模块、第三信息定时发送模块、第三信息存储模块以及第三微处理器的信息分存储模块,若干个信息子存储模块统一向一信息分存储模块定期发送信息,收到信息后的信息分存储模块将信息作一定时间的储存;所述后台管理终端的控制端设有第三信息接收模块、第四信息定时发送模块、第四信息存储模块以及第四微处理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水表的节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一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福辉李晶周圣仓丁红雷程连波周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秉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