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混沌系统与DNA运算的图像加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206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超混沌系统与DNA运算的图像加密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利用外部密钥和明文图像的嵌套散列函数,生成五维超混沌系统和Logistic映射的初始值,提高了算法对明文图像的敏感度。然后,对明文图像进行置乱、分块和编码操作,将Logistic映射产生的随机序列转换成DNA矩阵后,进行同等大小的分块操作,使用DNA运算对子块进行扩散。利用五维超混沌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控制置乱、编码和运算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加密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超混沌系统与DNA运算的图像加密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加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混沌系统与DNA运算的图像加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在通信、医疗、军事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图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破坏和攻击。因此,图像加密是保护数字图像信息安全的有效方法。与文本信息相比,数字图像具有数据量大、冗余度高、相邻像素相关性强等固有特点,传统的加密算法,如DES、AES和RSA等,主要是对文本进行加密,不适用于现有的图像加密。
[0003]混沌系统因其对初始状态和控制参数的高度敏感性、良好的遍历性和伪随机性等特点,在图像加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低维混沌系统的混沌行为范围较小,密钥空间小,算法容易被破解等缺点,与低维混沌相比,超混沌系统具有更复杂的动力学特性、更大的密钥空间和更好的敏感性,因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基于超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算法。
[0004]DNA计算具有海量存储、低功耗和大规模并行处理等优点,为数字图像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超混沌系统与DNA运算的图像加密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外部密钥K和明文图像P1的嵌套散列函数,生成新的密钥K

和k
xor
;步骤2:根据密钥K

和k
xor
,生成五维超混沌系统和Logistic映射的初始值并产生混沌序列;步骤3:对明文图像进行置乱和分块操作;步骤4:对矩阵的每个子块进行DNA编码,之后对子块间进行DNA运算操作;步骤5:对扩散后的矩阵进行DNA解码,并转换成0到255范围内的密文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混沌系统与DNA运算的图像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将256位外部密钥K以8位为一组分成32组,表示成K={k1,k2,...,k
32
}假设明文图像是大小为M
×
N的矩阵P1,其中P1(i,j)表示位置(i,j)处的像素值;计算三个向量S1、S2、S3,S1(i)表示P1的第i行所有像素值的和,S2(i)表示P1的第i列所有像素值的和,S3(i)表示P1的第i条对角线上所有像素值的和;256位哈希值H由S1、S2、S3和K的MD5哈希值生成,表示如下:使用异或运算将外部密钥K和散列值H组合,生成新的密钥K

和k
xorxo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混沌系统与DNA运算的图像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五维超混沌系统为:当系统的控制参数c
i
=[30,10,15.7,5,2.5,4.45,38.5]时,式(4)的系统呈现超混沌行为;所述Logistic映射为:x
n+1
=μx
n
(1

x
n
)
ꢀꢀꢀꢀ
(5)μ为系统非线性强度控制参数,x
n
在区间[0,1]上遍历;当3.5699456<μ≤4,x
n
∈(0,1)时,该系统映射处于混沌状态;根据密钥K

和k
xor
,计算五维超混沌系统的初始值X(0),Y(0),Z(0),U(0),W(0);
其中x0、y0、z0、u0、w0为给定值;通过这种方式生成的密钥,具有长密钥空间和良好的随机性等优势,将原始图像信息与密钥相结合,算法将有效抵抗已知明文和选择明文攻击;对5D超混沌系统进行(1000+k

31
+k

32
+k
xor
)次预迭代,消除暂态效应,提高安全性;继续迭代5D超混沌系统,得到长度为1
×
4MN的随机序列{X
i
}和长度为4
×
(M
×
N)/t2的随机序列{Y
i
}{Z
i
}{U
i
}{W
i
},序列{X
i
}用于置乱操作,序列{Y
i
}用于DNA编码,序列{Z
i
}和{U
i
}用于子块间的DNA运算操作,序列{W
i
}用于DNA解码;根据密钥K

和k
xor
,计算Logistic混沌系统的控制参数μ和初始值x(0);对Logistic混沌映射进行(1000+k
′1+k
′3+k
′5+k
xor
)次预迭代,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艺华马越宁振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