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量并发网络RTK数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02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量并发网络RTK数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解算各基线的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和综合误差;S02、将各基线的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和综合误差内插得到各格网点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数、对流层延迟改正数和综合误差改正数;S03、将各格网点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数、对流层延迟改正数和综合误差改正数统一存储在服务器中;S04、流动站根据自身的概略坐标信息服务器中读取格网点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数、对流层延迟改正数和综合误差改正数,并将格网点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数、对流层延迟改正数和综合误差改正数内插得到流动站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数、对流层延迟改正数和综合误差改正数。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海量用户的高精度服务的问题。的高精度服务的问题。的高精度服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量并发网络RTK数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RTK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海量并发网络RTK数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CORS服务技术有单基站模式和虚拟参考站模式,往往通过多线程等方法与用户进行交互,这种模式下格网点内的每个用户请求定位服务,服务器都需要对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和综合误差进行解算,需要占用极高的服务器计算资源,导致实时在线用户数量由于服务器计算资源限制而受限,实时在线用户数一般不超过1000个,一些现有的VRS格网技术在单个格网区域也有用户数量限制,且精度受制于距离基站的距离,距离越长精度损失越大。伴随着CORS的社会化应用,社会用户量的日益增长,仅依靠升级服务器配置无法满足社会应用的需求。无法实现海量用户的高精度服务,所以要从技术架构和服务模式上根本改变传统服务方式,摆脱软件对硬件强依赖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量并发网络RTK数据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量并发网络R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量并发网络RTK数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解算各基线的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和综合误差;S02、将各基线的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和综合误差内插得到各格网点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数、对流层延迟改正数和综合误差改正数;S03、将各格网点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数、对流层延迟改正数和综合误差改正数统一存储在服务器中;S04、流动站根据自身的概略坐标信息服务器中读取格网点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数、对流层延迟改正数和综合误差改正数,并将格网点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数、对流层延迟改正数和综合误差改正数内插得到流动站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数、对流层延迟改正数和综合误差改正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量并发网络RTK数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中电离层延迟的解算方法为:式中,λ1为L1载波波长,λ2为L2载波波长,f1为L1载波频率,f2为L2载波频率,φ1为L1载波观测值,φ2为L2载波观测值,N1为L1流动基准站整周模糊度,N2为L2流动基准站整周模糊度,Δ

表示站星间双差,Iono为电离层延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量并发网络RTK数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中对流层延迟的解算方法为:式中,Trop表示对流层延迟,MF表示对流层映射函数,Z...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超钤胡明贤张琦孔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星辰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