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开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1891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缆开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滑槽(1)、丝杠(2)、固定块(3)、滑动块(4)、把手(5)。滑槽(1)外部固定阻转铁杆(6),滑槽(1)内部丝杠(2)穿过弹簧(8)固定块(3)、滑动块(4)。丝杠(2)从滑槽前孔(7)伸出,伸出部分的末端连接把手(5),丝杠(2)底部安装在滑槽后孔(9)上。固定块(3)通过侧螺丝(10)安装在滑槽(1)上,滑动块(4)内有T型螺母(11)。丝杠(2)的前端安装在滑槽前孔(7),后端安装在滑槽后孔(7)。在固定块(3)、滑动块(2)上分别用中螺丝螺母(13)安装各自的托台(12)。本发明专利技术很好地实现了对不同型号、不同外形光缆的开剥。不同外形光缆的开剥。不同外形光缆的开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开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缆开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0002]光缆开剥是光缆接续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普通的开剥方式采用整理开剥段光缆、环割光缆外护套、拉拔外护套或纵向开剥去除外护套、整理光纤单元四个步骤。
[0003]伴随着国家经济和技术发展,光缆的使用范围遍布全国,施工时间将跨越春夏秋冬,光缆芯数会逐渐增加,干线光缆中包含光纤数量向144

288芯发展、光缆直径已经超过20mm,造成外护套摩擦力增大光缆难以开剥;气温在

10℃以下时,由于光缆外护套收缩包裹缆芯,也造成光缆难以开剥;高速公路隔离带、小型机房、5G基站接续施工地点因施工操作空间小无法用力也造成光缆难以开剥。
[0004]社会发展使得光缆开剥的施工难度在增加,但是开剥光缆的装置和方法基本采用“拔河”,这种20世纪初期的方法基本没有变化,使用简易工具开剥光缆,有环切、纵剖两种方法,但是操作时间较长,人为增大了开缆过程断纤的概率,一旦开剥失败只能重新开剥,实际施工中并不会经常安排重复开缆的时间。
[0005]为了降低接续人员的培训强度和技能水平,减轻接续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光缆开剥的安全性,减少光缆单盘测试、接续操作的施工时间,需要研发可以快速开剥光缆的新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光缆开剥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传动、拉拔三部分,能够适合于多种施工环境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缆开剥装置,该装置包括滑槽1、丝杠2、固定块3、滑动块4、把手5。滑槽1外部固定阻转铁杆6,滑槽1内部丝杠2穿过弹簧8固定块3、滑动块4。丝杠2从滑槽前孔7伸出,伸出部分的末端连接把手5,丝杠2底部安装在滑槽后孔9上。固定块3通过侧螺丝10安装在滑槽1上,滑动块4内有T型螺母11。
[0008]丝杠2的前端安装在滑槽前孔7,后端安装在滑槽后孔(7)。丝杠2、滑动块4、把手5、T型螺母11组成运动部件。在固定块3、滑动块4上分别用中螺丝螺母(13)安装各自的托台12。压块(14)分上下两部分,通过顶螺丝螺母(15)将托台12和压块(14)固定在一起。
[0009]转动把手5带动丝杠2旋转使T型螺母11位移,带动滑动块4沿滑槽1运动。压块(14)分上下两部分,使用时,光缆放置在上下两个压块(14)中间,通过紧固顶螺丝螺母(15)将光缆夹持固定在开剥工具上。
[0010]滑槽1采用600mm长的尺寸25mm
×
25mm
×
2mm方管钢材制成,方管两端使用U型铁板封头,U型铁板打12mm孔作为丝杠2的固定孔。丝杠2采用前部160mm无牙、中部400mmT10、后部20mm无牙的结构,距前端20mm处钻直径8mm孔用来容纳把手5。固定块3、滑动块4采用100mm长的尺寸20mm
×
20mm
×
2mm的方管钢材制成;托台12有两块,由尺寸100mm
×
100mm
×
2mm的铁板制成,用M6的中螺丝螺母(13)安装在固定块3和滑动块4上;压块(14)由尺寸40mm
×
100mm
×
20mm的桥型尼龙块制成,内部圆弧深度为10mm,压块(14)用M8的顶螺丝螺母(15)安装,压块(14)的圆弧面有凹槽,通过增加接触面的方式增大与光缆夹持面的摩擦力。
[0011]光缆开剥工具的滑槽1外壳安装有阻转铁杆6,用手按住阻转铁杆6可以平衡转动把手时产生的扭力,达到快速完成光缆剥离外护套的工作。若需要开剥超过400mm的光缆,可以采用分段开剥的方式。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缆开剥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第一步:入场准备;
[0014]到达施工场地,搭建施工操作台,将光缆取出,找出光缆端头,将2米长的光缆段落擦干净、理直,取出光缆开剥工具,将各个部件组装起来,旋转把手5将滑动块4移动至固定块3附近。
[0015]第二步:切割光缆外护套;
[0016]在光缆需要开剥的位置用美工刀、开缆刀等工具在垂直于光缆轴线的方向将光缆外护套切断,但不可伤及内部光缆束管和纤芯。
[0017]第三步:安装固定光缆;
[0018]将光缆摆放至上下两个压块(14)中间,将外护套开断的位置放置于固定块3和滑动块4之间,旋紧顶螺丝螺母(15)将光缆、托台12、压块(14)固定在一起,但不能拧过紧让外护套变形。
[0019]第四步:使用工具剥离;
[0020]一手压住滑槽1,一手旋转把手5,光缆的外护套在外力驱动下与内部光缆束管分开,如果剥离的长度不足可以再次重复第二步,直至剥出的光缆束管符合要求。
[0021]第五步:更换光缆继续剥离;
[0022]选择其他需要剥离的光缆,重复二

四步骤,直至所有光缆完成剥离。
[0023]第六步:成端接续设备固定光缆;
[0024]将外护套剥离完毕的光缆安装固定在光缆ODF架、光交、接续盒的固定件上。
[0025]第七步:整理工具进行后续施工。
[0026]将光缆开剥工具拆卸打包,清理施工现场,进行后续施工。
[0027]本专利技术是采用斜面、轮轴等机械原理,利用T型丝杠的相对运动设计而成,其设计思路和出发点在于提高光缆外护套的外部夹持力,将需要两人甚至多人进行的拉拔过程简化为单人的手摇过程。为了适合狭小空间操作,缩短了开剥距离,可以采取将光缆分段开剥的方式。为了适合开剥直径15mm的光缆,可以仅使用一套压块(14),将操作过程减少一半。
[0028]有益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过程简化到一夹一转。
[0030]2、本专利技术尺寸小于1米,在狭小的特殊区域可以完成正常的剥缆操作。
[0031]3、本专利技术通过更换压块(14),可以很好地实现对不同型号、不同外形光缆的开剥,为后续增加功能提供了余地。
[0032]4、本专利技术自身不配电源,人工操作把手转动;拆除把手,外接手电钻可以实现机械辅助转动。
[0033]5、本专利技术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与普通的光缆开剥完全相同,不产生额外的废弃
物;工作时声响低,在夜间施工不产生噪声;废物垃圾和声响对居民生活没有影响。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光缆开剥工具正视示意图。
[0035]标记说明:1

滑槽、2

丝杠、3

固定块、4

滑动块、5

把手、6

阻转铁杆、7

滑槽前孔、8

弹簧、9

滑槽后孔、10

侧螺丝、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开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滑槽(1)、丝杠(2)、固定块(3)、滑动块(4)、把手(5);滑槽(1)外部固定阻转铁杆(6),滑槽(1)内部丝杠(2)穿过弹簧(8)固定块(3)、滑动块(4);丝杠(2)从滑槽前孔(7)伸出,伸出部分的末端连接把手(5),丝杠(2)底部安装在滑槽后孔(9)上;固定块(3)通过侧螺丝(10)安装在滑槽(1)上,滑动块(4)内有T型螺母(11);丝杠(2)的前端安装在滑槽前孔(7),后端安装在滑槽后孔(7);丝杠(2)、滑动块(4)、把手(5)、T型螺母(11)组成运动部件;在固定块(3)、滑动块(4)上分别用中螺丝螺母(13)安装各自的托台(12);压块(14)分上下两部分,通过顶螺丝螺母(15)将托台(12)和压块(14)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开剥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把手(5)带动丝杠(2)旋转使T型螺母(11)位移,带动滑动块(4)沿滑槽(1)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开剥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块(14)分上下两部分,使用时,光缆放置在上下两个压块(14)中间,通过紧固顶螺丝螺母(15)将光缆夹持固定在开剥工具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开剥装置,其特征在于:滑槽(1)采用600mm长的尺寸25mm
×
25mm
×
2mm方管钢材制成,方管两端使用U型铁板封头,U型铁板打12mm孔作为丝杠(2)的固定孔,丝杠(2)采用前部160mm无牙、中部400mmT10、后部20mm无牙的结构,距前端20mm处钻直径8mm孔用来容纳把手(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开剥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块(3)、滑动块(4)采用100mm长的尺寸20mm
×
20mm
×
2mm的方管钢材制成;托台(12)有两块,由尺寸100mm
×
100mm
×
2mm的铁板制成,用M6的中螺丝螺母(13)安装在固定块(3)和滑动块(4)上;压块(14)由尺寸40mm
×
100mm
×
20mm的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强李勇吴旌周兵费孔鹤
申请(专利权)人: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