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石斛炭疽病的杀菌剂、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87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预防石斛炭疽病的杀菌剂、及其用途。本申请的一种用于预防石斛炭疽病的杀菌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石墨在含有氨基酸的电解液中,以石墨为电极,将石墨电解剥离成氨基氧化石墨烯,将电解后的溶液离心,分层后,取上层溶液,得到氨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向所述氨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均匀后,加水稀释,得到稀释的分散溶液;(3)向所述分散溶液中加入肟菌酯和戊唑醇,超声,得到杀菌剂。本申请一方面提高了肟菌酯和戊唑醇在水中的分散性,另一方面提高了肟菌酯和戊唑醇与氨基氧化石墨烯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在对石斛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杀灭时起到协同作用。病原菌进行杀灭时起到协同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防石斛炭疽病的杀菌剂、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防石斛炭疽病的杀菌剂、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肟菌酯,化学通用名称为(2Z)
‑2‑
甲氧基亚氨基
‑2‑
[2

[[1

[3

(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肟菌酯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叶斑病、立枯病等有良好的活性。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外,还具有耐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对黑星病各个时期均有活性。
[0003]戊唑醇,化学通用名称为1

(4

氯苯基)

4,4

二甲基

3(1H

1,2,4

三唑
‑1‑
基甲基)戊
‑3‑
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是硫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内吸性杀菌剂。可有效的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茶树茶饼病,香蕉叶斑病等。属于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可用于禾谷类作物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
[0004]但肟菌酯和戊唑醇的水分散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在对石斛这类生长环境潮湿的植物进行喷洒时,更好的分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石斛炭疽病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0006](1)将石墨在含有氨基酸的电解液中,以石墨为电极,将石墨电解剥离成氨基氧化石墨烯,将电解后的溶液离心,分层后,取上层溶液,得到氨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0007](2)向所述氨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均匀后,加水稀释,得到稀释的分散溶液;
[0008](3)向所述分散溶液中加入肟菌酯和戊唑醇,超声,得到杀菌剂。
[0009]本申请通过在含有氨基酸的电解液中对石墨进行电化学剥离,获得氨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然后选用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利用其芳香环与氨基氧化石墨烯的π

π键进行堆叠,而亲水亲油基团仍然游离在溶液中,使得氨基氧化石墨烯具有了一定的表面活性;在稀释后,加入肟菌酯和戊唑醇,一方面提高了肟菌酯和戊唑醇在水中的分散性,另一方面肟菌酯和戊唑醇结构中的芳香结构与石墨烯的碳环组合,肟菌酯和戊唑醇结构中的氨基、羟基等基团与氨基氧化石墨烯的氨基、羟基、羧基等基团通过氢键也发生作用,提高了其与氨基氧化石墨烯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在对石斛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杀灭时起到协同作用。我们推测这种协同作用是,氨基氧化石墨烯的片状结构形成类似于刀片切割的作用,将病原菌的孢子或菌丝进行切割,而肟菌酯和戊唑醇进入孢子内部,对其进行杀灭,提高了病原菌的杀菌效果。
[0010]优选地,步骤(2)所述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包括α

苯氧基羧酸钠、α

联苯氧基羧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1]优选地,步骤(2)所述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为α

联苯氧基十四酸钠。
[0012]优选地,所述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所述氨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氨基氧化石墨烯含量的1/5~1/6(例如0.17、0.18、0.19等)。
[0013]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过多,容易造成氨基氧化石墨烯的团聚,影响后续肟菌酯和戊唑醇的分散;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过少,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性弱,也会影响肟菌酯和戊唑醇的分散。
[0014]优选地,所述电解液中,氨基酸的浓度为0.02~0.03mol/L。
[0015]优选地,所述氨基酸包括苯丙氨酸和/或酪氨酸。
[0016]优选地,所述电解液的电解质为0.6~0.8mol/L的硝酸钠和/或硫酸钠。
[0017]优选地,所述电解剥离的电流为0.5~0.9A的直流电,电解剥离时间为7~9h;或者,所述电解剥离时外加40~60mT的磁场,且所述所述电解剥离的电流为0.5~0.9A的直流电,电解剥离时间为2~3h。
[0018]步骤(1)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氨基、羧基和羟基的石墨烯材料,且所述氨基、羧基和羟基能够通过氢键与表面活性剂和肟菌酯及戊唑醇结合,使肟菌酯及戊唑醇能够与石墨烯结合,且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
[0019]而步骤(1)的合适的电解剥离条件,能够获得片层大小合适,氨基、羧基和羟基数量合适的氨基氧化石墨烯,从而提高表面活性剂和肟菌酯及戊唑醇的结合和分散效果。
[0020]优选地,所述氨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氨基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5~6mg/mL。
[0021]优选地,步骤(2)所述稀释的分散溶液中,氨基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1~1.2mg/mL。
[0022]步骤(2)所述稀释的作用是降低芳香结构的浓度,避免产生团聚现象。
[0023]优选地,步骤(3)所述肟菌酯和戊唑醇的添加质量比为15:1~1:15,优选10:1~1:10,进一步优选1:1~1:5。
[0024]优选地,所述杀菌剂中,肟菌酯和戊唑醇的占比为35~95wt%,优选60~92wt%,进一步优选70~80wt%。
[0025]所述杀菌剂中,肟菌酯和戊唑醇的占比的计算方式为,在杀菌剂中,肟菌酯的质量与戊唑醇的质量之和除以杀菌剂中溶质的质量之和(包括肟菌酯、戊唑醇、氨基氧化石墨烯和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
[0026]优选地,步骤(3)所述超声功率为50~100W,超声时间为20~40min。
[0027]步骤(3)的超声可以提高氨基氧化石墨烯、表面活性剂、肟菌酯和戊唑醇的分散性,但超声功率不宜过大,否则影响氨基氧化石墨烯、表面活性剂、肟菌酯和戊唑醇的结合;而且有时还会产生过多的泡沫,影响杀菌剂的效果。
[0028]需要说明的是,若在超声过程中,产生了过多的泡沫,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添加消泡剂消除,可选地可以选择有机硅消泡剂。
[0029]本申请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如目的之一所述的用于预防石斛炭疽病的杀菌剂的使用方法,所述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为按照每亩喷洒10~40g使用。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1]本申请通过对在含有氨基酸的电解液中对石墨进行电化学剥离,获得氨基氧化石
墨烯分散液,然后选用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利用其芳香环与氨基氧化石墨烯的π

π键进行堆叠,而亲水亲油基团仍然游离在溶液中,使得氨基氧化石墨烯具有了一定的表面活性;在稀释后,加入肟菌酯和戊唑醇,一方面提高了肟菌酯和戊唑醇在水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石斛炭疽病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石墨在含有氨基酸的电解液中,以石墨为电极,将石墨电解剥离成氨基氧化石墨烯,将电解后的溶液离心,分层后,取上层溶液,得到氨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向所述氨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均匀后,加水稀释,得到稀释的分散溶液;(3)向所述分散溶液中加入肟菌酯和戊唑醇,超声,得到杀菌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包括α

苯氧基羧酸钠、α

联苯氧基羧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步骤(2)所述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为α

联苯氧基十四酸钠。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芳香环的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所述氨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氨基氧化石墨烯含量的1/5~1/6。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氨基酸的浓度为0.02~0.03mol/L;优选地,所述氨基酸包括苯丙氨酸和/或酪氨酸;优选地,所述电解液的电解质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芬魏敬怀汪涵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高尔生命健康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