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1177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1
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镁复合材料的储氢容量低,吸放氢效率低、循环稳定性差和成本高的问题。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为非晶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氢(H2)被认为是一种替代能源载体,有可能促进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的转变。预计未来氢经济性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安全、高效和经济的车辆氢储存。目前,镁(Mg)具有理论储氢能力高、储量丰富、成本低、重量轻、低毒等特点,在氢能源汽车的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就吸氢效率和循环稳定性而言,Mg仍然无法满足美国能源部(DOE)对车载储氢技术的要求,考虑到该材料存在两个主要缺点,即高吸附温度和缓慢的氢吸附动力学,因为它很容易被氧化,并在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层,这会阻碍氢扩散。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是镁结构的纳米化和催化剂的加入。纳米Mg的吸放氢能确实可以降低,特别是当Mg的直径减小到1nm以下时,H原子和Mg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在室温下发生,催化剂为氢扩散提供通道和活性位点,提高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0003]非晶态催化剂具有更灵活的组成、更无序的原子结构和更多的活性中心,这些材料通常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制备,也可以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为非晶镁

镧化合物分布在纳米层状镁基体的表面以及层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层状镁基体的尺寸为10~20nm;所述纳米层状镁基体的层厚为10~200nm,层间距为10~1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中非晶镧的质量含量为3~8%;非晶镧的尺寸为6~50nm。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将镁粉、镧盐和有机溶剂混合,在室温下超声混合,固液分离,再干燥,后得到混合物;二、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混合物从室温升温至煅烧温度,再在煅烧温度下进行煅烧,得到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镧盐为乙酰丙酮镧、醋酸镧或碳酸镧;步骤一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二氯甲烷、四氯甲烷或N,N

二甲基甲酰胺;步骤一中所述的镁粉与镧盐的质量比为1:(0.1~0.3);步骤一中所述的镁粉的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g:(10~50mL)。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镁粉为纳米镁,粒径为5~20nm;步骤一中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为1h~2h;步骤一中所述的固液分离为离心或过滤;步骤一中所述的干燥的温度为室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晶微量镧复合层状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慧朱思航朱书乐张柔张鹏飞朱骏翔沈鑫慧耿宝章曹本亮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