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172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风机、连通在风机出风端的出风口系统,以及依次连通在风机进风端的进风处理装置、开关装置以及进风口系统;进风处理装置包括若干并联在开关装置出气端的进风处理单元;任意一进风处理单元均包括箱体、以及线性设置在箱体内的若干相互连通的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包括外壳,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密封结构A和密封槽A,外壳的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一多孔板,位于两多孔板形成的区域内填充有过滤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进风处理装置的设置,实现对从环境抽入到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因外界环境污染严重时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从而提高整体的通风换气效果。气效果。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通风
,特别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类型的城市建筑不断兴建,为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目前大型或超大型的商业建筑数量日益增多,此类的建筑平层面积大、建筑内部空间基本是封闭的,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内部的通风和空气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建筑物内通风主要采用设计通风井或通风道,结合通风口、风机等设备实现,并需要遵循《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2012的要求。
[0003]如CN931105196公开了一种楼厦层叠气道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由层叠排气道和送风道组成,进风管道上装有吸送风电机,有利于环境卫生,可改变以往因通风差而限制跨度的楼厦建筑结构。
[0004]CN201110121162.7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气体交换结构,包含至少一通风道,通风道包含通风口,且设置第一风门、第二风门等。
[0005]由于环境污染的严重,实际上外界环境空气中也存在大量影响室内环境的物质,如灰尘等;而现有的通风设备在使用时未进行对抽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存在当外界环境污染严重时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通过进风处理装置的设置,实现对从环境抽入到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解决了现有当外界环境污染严重时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包括风机、连通在风机出风端的出风口系统,以及依次连通在风机进风端的进风处理装置、开关装置以及进风口系统;所述进风处理装置包括若干并联在开关装置出气端的进风处理单元;任意一所述进风处理单元均包括一箱体、以及线性设置在箱体内的若干相互连通的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一方型管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密封结构A和密封槽A,所述外壳的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一多孔板,位于两多孔板形成的区域内填充有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颗粒;所述箱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侧板,所述底座的两端设置有分别设置有端板一和端板二,所述端板一和端板二上分别设置有管道接头一和管道接头二;所述端板一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槽A密封配合的密封结构B,所述端板二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A密封配合的密封槽B。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槽A和密封槽B结构相同,均呈矩形环状结构;所述密封结构A和密封结构B结构相同;所述密封结构A包括设置在外壳周侧壁上的环形空腔,所述外壳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空腔相连通的环状的矩形开孔;所述矩形开孔内侧壁上设置有
环体圈,所述环体圈位于环形空腔内的一端设置有止挡结构,所述环体圈的另一端设置有截面呈等腰梯形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止挡结构和环形空腔底侧面之间连接有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上设置一对开口,相邻两所述伸缩套管之间通过软管A连通;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与环形空腔连通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软管B与一伸缩套管连通,且所述进气口上配合安装有阀门一。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块;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设置把手;位于所述把手两侧的外壳顶部边缘侧焊接有一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端部设置有朝向底座一侧弯折的折边,所述延伸板和折边上分别设置有与侧板端面、外侧壁连接的固定螺栓A和固定螺栓B。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交替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热板的一端均设置有安装边,所述安装边上设置有固定螺栓C,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热板的两侧均与外壳的一相对内侧壁密封接触;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热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外壳的一内侧壁形成一通道;所述外壳内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热板的分隔形成一截面呈蛇形的气流道。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处理装置还包括一设备柜,所述设备柜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开口侧的柜门;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进风处理单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对进风处理单元进行固定限位的夹紧系统;所述柜门上设置有与管道接头一相连通的管道接头三,所述柜体的背部设置有与管道接头二相连通的管道接头四。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撑板末端的一对止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两侧的矩形槽道,沿所述矩形槽道滑动的滑块A,位于两所述滑块A之间的支撑板底侧面设置有一对安装块A,两所述安装块A之间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滑块A、且所述滑块A上设置有与丝杆配合的丝母;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底侧面设置有安装块B,所述安装块B上可转动的安装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设置有与丝筒摇把配合的插柱、另一端设置有锥齿轮一,所述丝杆的中部设置有与锥齿轮一配合传动的锥齿轮二;所述支撑板的前端上表面还设置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内铰接有把手;位于所述把手槽两侧的支撑板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配合设置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上设置有若干垂直T型滑槽长度方向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内贯穿设置导向杆,若干所述导向杆的端部连接有一紧固板,位于若干所述导向杆围成的区域内还螺纹贯穿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抵靠在所述紧固板的一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T型滑条,所述柜体的两内壁上设置有与T型滑条配合的滑道结构;位于任意一所述支撑板下方的柜体开口侧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一铰座,所述铰座上铰接有一摆动臂,所述摆动臂的端部设置有抵靠在对应的支撑板底侧面的支撑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贯穿固定在摆动臂上的管体,所述管体内设置安装环,所述安装环通过弹簧连接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嵌设滚珠;所述安装座的底侧面还设置有贯穿内套管、管体的控制杆。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一具备圆柱型腔体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接头,所述壳体的周侧设置有若干出气口接头;所述出气口接头上连接有一具备阀门二的管道,所述管道的末端与所述管道接头二或管道接头一相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系统和出风口系统均设置在建筑物每一楼层顶部,且进风口系统和出风口系统处分别设置用以分别感应进风口和排风口处的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进风处理装置的设置,实现对从环境抽入到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因外界环境污染严重时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从而提高整体的通风换气效果。
[0018]2、通过由滑块A、紧固板以及止挡块等组成的夹紧系统,在夹紧系统的作用下,实现对放置在支撑板上的进风处理单元进行固定,且固定操作简单,同时固定后也方便随时对进风处理单元进行拆除。
[0019]3、在换气时可控制,进风口处的气体压力略大于大气压,排风口处的气体压力略小于大气压;显著提高了换气效果,以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300)、连通在风机(300)出风端的出风口系统(400),以及依次连通在风机(300)进风端的进风处理装置(200)、开关装置(3)以及进风口系统(100);其中,所述进风处理装置(200)包括若干并联在开关装置(3)出气端的进风处理单元;任意一所述进风处理单元均包括一箱体(11)、以及线性设置在箱体(11)内的若干相互连通的处理模块(10);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0)包括一方型管状的外壳(101),所述外壳(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密封结构A(12)和密封槽A(13),所述外壳(101)的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一多孔板(102),位于两多孔板(102)形成的区域内填充有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颗粒;所述箱体(11)包括底座(111),所述底座(111)的两侧设置侧板(112),所述底座(111)的两端设置有分别设置有端板一(113)和端板二(116),所述端板一(113)和端板二(116)上分别设置有管道接头一(115)和管道接头二(117);所述端板一(113)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槽A(13)密封配合的密封结构B(114),所述端板二(116)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A(12)密封配合的密封槽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A(13)和密封槽B结构相同,均呈矩形环状结构;所述密封结构A(12)和密封结构B(114)结构相同;其中,所述密封结构A(12)包括设置在外壳(101)周侧壁上的环形空腔(107),所述外壳(10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空腔(107)相连通的环状的矩形开孔(108);所述矩形开孔(108)内侧壁上设置有环体圈(122),所述环体圈(122)位于环形空腔(107)内的一端设置有止挡结构(121),所述环体圈(122)的另一端设置有截面呈等腰梯形的环形凸台(123),所述环形凸台(123)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124);所述止挡结构(121)和环形空腔(107)底侧面之间连接有伸缩套管(130),所述伸缩套管(130)上设置一对开口(131),相邻两所述伸缩套管(130)之间通过软管A连通;所述外壳(101)的顶部设置有与环形空腔(107)连通进气口(105),所述进气口(105)通过软管B与一伸缩套管(130)连通,且所述进气口(105)上配合安装有阀门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1)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槽(118),所述外壳(101)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槽(118)配合的定位凸块(106);所述外壳(101)的顶部还设置把手(103);位于所述把手(103)两侧的外壳(101)顶部边缘侧焊接有一延伸板(104),所述延伸板(104)的端部设置有朝向底座(111)一侧弯折的折边(1042),所述延伸板(104)和折边(1042)上分别设置有与侧板(112)端面、外侧壁连接的固定螺栓A(1041)和固定螺栓B(104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交替设置有第一隔板(1011)和第二隔热板(102);所述第一隔板(1011)和第二隔热板(102)的一端均设置有安装边(1013),所述安装边(1013)上设置有固定螺栓C(104),所述第一隔板(1011)和第二隔热板(102)的两侧均与外壳(101)的一相对内侧壁密封接触;
所述第一隔板(1011)和第二隔热板(102)的另一端分别与外壳(101)的一内侧壁形成一通道;所述外壳(101)内通过第一隔板(1011)和第二隔热板(102)的分隔形成一截面呈蛇形的气流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玖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