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酸钠注射液装置,包括医用三通管、注射器针头、负压真空吸引管与玻璃酸钠注射器,所述医用三通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二支管与第一支管,所述医用三通管的下方设有第三支管,注射器针头穿入关节腔之前,注射器针头与负压真空吸引管相通,与玻璃酸钠注射器不相通,将注射器针头插入关节腔,去除连接负压真空吸引管的保护帽,将负压真空吸引管与注射器针头相通,关节液自动被负压吸引至负压真空吸引管内,旋转医用三通管的阀门,此时关节腔的注射器针头与玻璃酸钠注射器相通,与抽取关节液的负压真空吸引管不相通,玻璃酸钠注射器中含有玻璃酸钠注射液,此时将玻璃酸钠推注入关节腔内即可。注入关节腔内即可。注入关节腔内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酸钠注射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器械
,具体是指一种玻璃酸钠注射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玻璃酸钠注射液,其包装盒内有注射器针头和玻璃酸钠注射液,但一般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的操作一般是先用10ml注射器穿入关节腔,将关节腔内的关节积液抽出,其目的一方面是抽出过多的关节腔内的积液,同时确认注射器针头在关节腔内,如此在关节液抽出后拔除关节液的抽液管,注射器针头保留不动,再更换玻璃酸钠注射管,将玻璃酸钠注射入关节腔内。
[0003]以上操作的缺点是操作者得更换一次注射器,这样容易造成操作过程中的污染,导致关节内的感染;另外一方面,目前国产市售的玻璃酸钠注射器只有一个含玻璃酸钠药物的注射管和一个针头,并未考虑到在将玻璃酸钠药物注射到关节腔之前一般得进行关节液的抽取,目的是抽取关节内过多的积液和确认注射器针头在关节腔中,防止在没有确认注射器针头位置的情况下,将药物注射入关节腔之外,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酸钠注射液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0005]一种玻璃酸钠注射液装置,包括医用三通管、注射器针头、负压真空吸引管与玻璃酸钠注射器,所述医用三通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二支管与第一支管,所述医用三通管的侧方设有第三支管,第二支管与第一支管上分别连接有注射器针头与玻璃酸钠注射器,所述第三支管上连接有负压真空吸引管,所述医用三通管上中间位置设有阀门。
[0006]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器针头的远端侧壁上开有多个通孔,多孔设计,更利于抽取关节内多余的关节液。
[0007]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真空吸引管为10ml或20ml的真空负压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管内设有针头,所述针头外部设有可拆卸的保护帽,拆下保护帽,负压真空吸引管可接入第三支管。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注射器针头穿入关节腔之前,注射器针头与侧方(第三支管)相通,与玻璃酸钠注射器不相通,连接负压真空吸引管抽取关节液,在关节液抽取完之后,将阀门逆时针旋转90度,此时关节腔的注射器针头与玻璃酸钠注射器相通,与抽取关节液的侧方(第三支管)不相通,玻璃酸钠注射器中含有玻璃酸钠注射液,此时将玻璃酸钠推注入关节腔内即可,而不会从侧方(第三支管)流出,最后完成操作,拔除注射器针头,消毒针眼,无菌贴膜保护即可。整个设计无需更换注射器,减少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一;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二;
[0014]1‑
医用三通管;2
‑
阀门;11
‑
第一支管;12
‑
第二支管;13
‑
第三支管;3
‑
注射器针头;31
‑
通孔;4
‑
负压真空吸引管;41
‑
保护帽;42
‑
针头;5
‑
玻璃酸钠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玻璃酸钠注射液装置,包括医用三通管1、注射器针头3、负压真空吸引管4与玻璃酸钠注射器5,所述医用三通管1的两端分别为第二支管12与第一支管11,所述医用三通管1的侧方设有第三支管13,第二支管12与第一支管11上分别连接有注射器针头3与玻璃酸钠注射器5,所述第三支管13上连接有负压真空吸引管4,所述医用三通管1上中间位置设有阀门2。
[0018]所述注射器针头3的侧壁上开有多个通孔31,多孔设计,更利于抽取关节内多余的关节液,所述负压真空吸引管4为10ml或20ml的真空负压管,所述第三支管13连接有针头42,所述针头42连接于负压真空吸引管4,所述针头42的外部设有保护帽41保护针头42,保护帽41拆下,第三支管13可连接于负压真空吸引管4。
[0019]本专利技术的注射器针头3采用侧壁开有多个通孔31的注射器针头3,不仅注射器针头3的一侧开有一个单斜面的孔,侧壁也开有多个通孔31,更利于抽取关节内多余的关节炎,有利于防止关节周围滑膜组织对注射器针头3的堵塞,临床工作中注射器针头3最尾端均为一单斜面,只有一个入口,本专利技术通过注射针前方的侧壁开有的多个针孔可以改善关节液的抽取。
[0020]连接负压真空吸引管4的第三支管13上带有一针头42,打开保护帽41,将针头插入负压真空吸引管4内,穿刺进入负压真空吸引管4后关节腔内的关节液在负压吸引的作用下直接进入负压真空吸引管4,不用手动抽吸即可完成关节液的抽取。
[0021]注射器针头3穿入关节腔之前,注射器针头3与三通管侧方的第三支管13通过阀门2想通,与玻璃酸钠注射器5不相通,将注射器针头3插入关节腔,去除连接真空负压真空吸引管的保护帽,将真空负压真空吸引管与注射器针头相通,关节液自动被负压吸引至负压真空吸引管内,抽取关节液完毕后,将阀门2逆时针旋转90度,此时关节腔的注射器针头3与玻璃酸钠注射器5相通,与抽取关节液的负压真空吸引管4不相通,玻璃酸钠注射器5中含有玻璃酸钠注射液,此时将玻璃酸钠推注入关节腔内即可,而不会进入含有关节液的负压真空吸引管4内,最后完成操作,拔除注射器针头3,消毒针眼,无菌贴膜保护即可,整个设计无需更换注射器,减少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0022]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相应的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酸钠注射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用三通管、注射器针头、负压真空吸引管与玻璃酸钠注射器,所述医用三通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二支管与第一支管,所述医用三通管的侧方设有第三支管,第二支管与第一支管上分别连接有注射器针头与玻璃酸钠注射器,所述第三支管上连接有负压真空吸引管,所述医用三通管上中间位置设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酸钠注射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张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