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碱激发铜渣基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该碱激发铜渣基透水混凝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的
,具体涉及一种碱激发铜渣基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得的碱激发铜渣基透水混凝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地面多用不透水混凝土,但夏季的高温雨水、降水量大导致的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等都严重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普通混凝土路面为了保证强度内部孔隙数量少,缺乏透水性和透气性,使得城市空气湿度降低,极易导致热岛效应的形成。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诞生出了一种具有透气、透水以及质量较轻的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属于绿色环保材料,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混凝土,能使雨水渗入地下,及时补充地下水资源,保持土壤的湿度,还可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改善城市热循环,缓解热岛效应。
[0003]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透水混凝土主要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在保证透水性好的同时,其强度无法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一些加入粉煤灰、硅灰等具有火山灰性的掺合料替代水泥的制备方法中,没使用碱激发,使其水化反应不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碱激发铜渣基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将铜渣、电石渣用滚筒干磨机干磨,得到铜渣粉、电石渣粉;将赤泥用破碎机破碎,再用滚筒干磨机干磨,得到赤泥粉;(2)取195
‑
205重量份所述铜渣粉、95
‑
105重量份水,加入0.1
‑
0.2重量份减水剂,用立式球磨机湿磨15
‑
25min,得到铜渣浆料,记作浆料A;取80
‑
83重量份所述赤泥粉,160
‑
165重量份水,湿磨20
‑
40min,得到赤泥浆料,记作浆料B;(3)将酒石酸铵、硫酸钠、木质磺酸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以及木质纤维按照1:2:3:1:1的比例混合,制备增强剂;(4)分别取步骤(1)中制得的电石渣粉20
‑
40重量份、步骤(2)中制得的所述A浆料50
‑
60重量份和所述B浆料30
‑
40重量份、碳酸钠2
‑
8重量份、水5
‑
15重量份、步骤(3)中制得的所述增强剂2
‑
3重量份、减水剂1
‑
2重量份、作为细骨料的河沙120
‑
160重量份和铜渣粉40
‑
80重量份、作为粗骨料的煤矸石250
‑
350重量份,搅拌均匀,得到碱激发铜渣透水混凝土,其中河沙和铜渣粉的总量为200重量份。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铜渣为铜工业废渣,含铁量为49%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斌,胡轶,贺行洋,苏英,杨杰,何岩,原振毅,陈顺,陈威,王佳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