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自然型河流水环境系统及治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1453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自然型河流水环境系统及治理方法。包括沿河道上游至下游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河道外森林系统、河滩砾石系统、河床植石系统、植草沟与人工湿地系统、河道构造系统、石笼护岸系统和栖息地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沿河道方向,河道内外逐级布置工程措施,在河水下行过程中,逐级作用于水体,起到改善河流水质与生态系统的作用,对水环境、水生态遭到破坏的水体进行净化、修复,以实现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的目的。环境的目的。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自然型河流水环境系统及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河流生态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多自然型河流水环境系统及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多地河流出现了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水体污染、生态破坏已成为我国河流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河流在人类工农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实现,对社会和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解决河流水生态问题,已迫在眉睫。
[0003]在河流水生态问题治理的过程中,日益突出,物理、化学、生态等治理技术也日益创新,尤其是近年来,河流治理中开始考虑环境及生态的治理目标,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态技术等各种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的适用范围及原理来看,生态技术是河流污染治理的首选,而多自然河流构造技术则是生态技术的首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自然型河流水环境系统及治理方法。改善目前河流治理难度大、成本高以及持续性不强等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自然型河流水环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河道(1)上游至下游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河道外森林系统(2)、河滩砾石系统(3)、河床植石系统(4)、植草沟与人工湿地系统(5)、河道构造系统(6)、石笼护岸系统(7)和栖息地系统(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自然型河流水环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外森林系统(2)包括河道(1)上游位置两岸布置的树木所形成的林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自然型河流水环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滩砾石系统(3)包括在林地下游靠近河道外森林系统(2)位置的河滩上铺设的砾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自然型河流水环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床植石系统(4)包括铺列在河流两侧的河床上的石块所形成的浅滩或深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自然型河流水环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与人工湿地系统(5)包括在河道(1)边坡上的植草和河道(1)内布置的多级横切面呈梯形的带状下凹绿地且内嵌湿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自然型河流水环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构造系统(6)为河道(1)中下游一段弯曲的河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自然型河流水环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护岸系统(7)包括铺设于弯曲河道的凹面位置的内置石块的钢丝网笼。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少锋刘昱刘移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