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养液浓度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29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营养液浓度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闸板腔和混合腔,所述阀体顶部设有穿过所述闸板腔连通所述混合腔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底部设有连通所述混合腔的第三接口,所述闸板腔内滑动连接有闸板,所述闸板上设有两个营养液过孔,两个所述营养液过孔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的间距再加上所述营养液过孔的直径,所述闸板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阀体外壁设有旋钮和显示屏,所述旋钮的旋转轴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混合腔内设有搅拌叶和浓度检测器,所述浓度检测器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营养液浓度调节阀,可对浓、稀的营养液进行混合调配,方便调节比例,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员的工作量。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营养液浓度调节阀


[0001]本技术涉及调节阀
,具体涉及一种营养液浓度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肠内营养液主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吃足够数量的常规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在医院护理治疗中,有些患者术后需管饲进行肠内喂养营养液,如食管癌切除术后。但是,营养液调配较麻烦,且患者需要多次间歇性使用营养液,对营养液的浓度还具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频繁对营养液进行调配,增加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在调配的过程中还容易污染营养液原液,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营养液的后期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营养液浓度调节阀,可对浓、稀的营养液进行混合调配,方便调节比例,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营养液浓度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闸板腔和混合腔,所述阀体顶部设有穿过所述闸板腔连通所述混合腔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底部设有连通所述混合腔的第三接口,所述闸板腔内滑动连接有闸板,所述闸板上设有两个营养液过孔,两个所述营养液过孔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的间距再加上所述营养液过孔的直径,所述闸板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阀体外壁设有旋钮和显示屏,所述旋钮的旋转轴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混合腔内设有搅拌叶和浓度检测器,所述浓度检测器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闸板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平行的凹槽,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凸环,所述凸环嵌于所述凹槽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闸板的交汇处、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闸板的交汇处均设有密封胶圈。
[0008]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腔的底壁呈U型,所述搅拌叶设于所述混合腔底壁中部,所述第三接口的入口设于所述搅拌叶。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接口内设有截止阀。
[0010]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腔内设有加热装置。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2]本技术的营养液浓度调节阀,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可分别连接浓营养液、稀营养液,需要调配时仅通过调节旋钮即可进行精确的配制,显示屏可实时显示营养液的浓度,使用方便快捷,有效地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营养液浓度调节阀的结构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营养液浓度调节阀的剖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闸板与旋转轴连接示意图。
[0016]其中:1、阀体;11、闸板腔;12、混合腔;13、第一接口;14、第二接口;15、第三接口;2、闸板;21、营养液过孔;22、齿条;23、凹槽;3、旋钮;31、旋转轴;32、齿轮;33、凸环;4、显示屏;5、搅拌叶;6、浓度检测器;7、截止阀;8、密封胶圈;9、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

3所示,一种营养液浓度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闸板腔11和混合腔12。阀体1顶部设有穿过闸板腔11连通混合腔12的第一接口13和第二接口14、设有连通混合腔12的第三接口15。第一接口13用于连接浓营养液袋,第二接口14用于连接稀营养液袋,第三接口15用于连接输液管。
[0020]闸板腔11内滑动连接有闸板2,闸板2可在闸板腔11内作前后及左右滑动。闸板2上设有两个营养液过孔21,两个营养液过孔21的间距等于第一接口13与第二接口14的间距再加上营养液过孔21的直径。如此,两个营养液过孔21不会同时与两个接口相对,当闸板2左右移动时,可逐渐关闭其中一个接口同时打开另一个接口,从而实现对不同浓度的营养液的流量控制。
[0021]闸板2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齿条22,阀体1外壁设有旋钮3和显示屏4,旋钮3的旋转轴31上设有与齿条22啮合的齿轮32,通过转动旋钮3可使齿轮32带动闸板2做左右移动。
[0022]混合腔12内设有搅拌叶5和浓度检测器6,浓度检测器5与显示屏6电连接。混合腔12的底壁呈U型,搅拌叶5设于混合腔12底壁中部,第三接口15的入口高于搅拌叶5,浓度检测器6设于第三接口15的入口处;可使落入混合腔12的营养液在搅拌叶5充分搅拌后再排出,使混合后的浓度更加准确。第三接口15内设有截止阀7。
[0023]闸板2上设有与齿条22平行的凹槽23,旋转轴31上固定连接有凸环33,凸环33嵌于凹槽23内。如此,通过轴向抽拉旋转轴31,可使闸板2前后移动,进而使营养液过孔21与第一接口13、第二接口14错开或对准,进而达到关闭或打开的效果。
[0024]第一接口13与闸板2的交汇处、第二接口14与闸板2的交汇处均设有密封胶圈8,确保密封性。
[0025]混合腔12内设有加热装置9,以对营养液进行加热。
[0026]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营养液浓度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闸板腔和混合腔,所述阀体顶部设有穿过所述闸板腔连通所述混合腔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底部设有连通所述混合腔的第三接口,所述闸板腔内滑动连接有闸板,所述闸板上设有两个营养液过孔,两个所述营养液过孔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的间距再加上所述营养液过孔的直径,所述闸板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阀体外壁设有旋钮和显示屏,所述旋钮的旋转轴上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混合腔内设有搅拌叶和浓度检测器,所述浓度检测器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液浓度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上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人民医院梅州市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