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08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抽水泵,深基坑中心位置设有一圈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内铺设有矩形的排水管,深基坑沿排水沟周围设有若干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设置有连通排水沟的连接沟道一,连接沟道一内铺设有连通排水管的连接管一,且对于每个连接管一,其和集水槽的连接处高于其和排水管的连接处,深基坑在排水沟周围还设有至少一个集水井,所述集水井设置有连通排水管的连接管二,对于每个连接管二,其和集水井的连接处低于其和排水管的连接处,所述抽水泵数量和集水井相同,设置于深基坑外并和作用于集水井。设置于深基坑外并和作用于集水井。设置于深基坑外并和作用于集水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深基坑防护,特别涉及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五米,或者虽然未超过五米但是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的工程,为了保证深基坑周边环境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一般需要对深基坑进行排水。现有的排水结排水效果一般,不能排尽,还会留有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具有提高排水效果的优点。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抽水泵,深基坑中心位置设有一圈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内铺设有矩形的排水管,深基坑沿排水沟周围设有若干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设置有连通排水沟的连接沟道一,连接沟道一内铺设有连通排水管的连接管一,且对于每个连接管一,其和集水槽的连接处高于其和排水管的连接处,深基坑在排水沟周围还设有至少一个集水井,所述集水井设置有连通排水管的连接管二,对于每个连接管二,其和集水井的连接处低于其和排水管的连接处,所述抽水泵数量和集水井相同,设置于深基坑外并和作用于集水井。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深基坑内的水先流入到集水槽或集水井,在从集水槽沿着连接管一进入到排水管,即所有集水槽内的水最终汇集到排水管,再从排水管沿连接管二进入到集水井,最后依靠水泵抽出集水井内的水,使集水井内的水位保持低于排水管。
[0007]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包括四个圆弧弯管一、两个圆弧弯管二、两个圆弧弯管三,四个所述圆弧弯管一分别设置于四个角位置,两个圆弧弯管二设置于两个竖直边的中心位置,并和圆弧弯管一之间设有倾斜管一,倾斜管一从圆弧弯管二到圆弧弯管一逐渐降低,两个圆弧弯管三设置于两个水平边的中心位置,并和圆弧弯管一之间设有倾斜管二,倾斜管二从圆弧弯管一到圆弧弯管三逐渐降低。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最后管内的水会流到两个圆弧弯管三的中点位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集水井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处于两个圆弧弯管三的外侧位置,连接管二和圆弧弯管三底面的中间位置连通。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排水管的设置,集水井的数量为两个。
[0011]作为优选,若干所述集水槽包括四个尺寸较大的集水槽一、若干尺寸较小的集水槽二,四个集水槽一分别处于排水沟外侧的四个角位置,且四个集水槽一的连接管一和靠近的倾斜管二连通。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集水井的位置设计,设置集水槽一的位置。
[0013]作为优选,若干集水槽二分布于排水沟的竖直边的内、外两侧位置。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集水井的位置设计,设置集水槽二的位置。
[0015]作为优选,所述集水槽一、集水槽二的四个内壁均呈倾斜的状态,对于每个水槽一、集水槽二,其内壁的底部边缘相比顶部边缘更靠近其中心点。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深基坑内的水沿着集水槽的倾斜内壁,流入到集水槽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A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排水管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侧面方向上的剖视图;
[0021]图5为实施例B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深基坑;2、抽水泵;3、排水沟;4、排水管;41、圆弧弯管一;42、圆弧弯管二;43、圆弧弯管三;44、倾斜管一;45、倾斜管二;5、集水井;6、滤网三;7、连接管二;8、盖板;81、滤网一;82、碎石;83、活性炭;84、滤网二;9、集水槽一;10、集水槽二;11、连接沟道一;12、连接管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如图1所示,一种深基坑1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1、抽水泵2。深基坑1底面的中心位置开挖设有一圈矩形的排水沟3,排水沟3内铺设有矩形的排水管4。如图2和图3所示(图3中省略了排水管4和其他管道的接口),排水管4包括四个圆弧弯管一41、两个圆弧弯管二42、两个圆弧弯管三43。四个圆弧弯管一41分别设置于四个角位置,两个圆弧弯管二42设置于两个竖直边的中心位置,并和圆弧弯管一41之间设有倾斜管一44,倾斜管一44从圆弧弯管二42到圆弧弯管一41逐渐降低。两个圆弧弯管三43设置于两个水平边的中心位置,并和圆弧弯管一41之间设有倾斜管二45,倾斜管二45从圆弧弯管一41到圆弧弯管三43逐渐降低。这样设置的排水管4,最后管内的水会流到两个圆弧弯管三43的中点位置。
[0025]深基坑1在排水沟3周围设有至少一个集水井5,抽水泵2数量和集水井5相同,设置于深基坑1外并和作用于集水井5。集水井5用于暂时收集排水管4内排出的水,并由抽水泵2抽出。结合排水管4的设置,集水井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处于两个圆弧弯管三43的外侧位置。集水井5设置有连通排水管4的连接管二7,连接管二7和圆弧弯管三43底面的中间位置连通。对于每个连接管二7,其和集水井5的连接处低于其和排水管4的连接处。
[0026]如图4和图5所示,这样,可以发现,集水井5的上部分并不能用于收集排水管4内排出的水,因此,集水井5的盖板8设有两层,一层位于集水井5的顶面开口,一层位于连接管二7和集水井5连接处的上方。两层盖板8之间设有由上到下设有滤网一81、碎石82、活性炭83、滤网二84,对直接从深基坑1流入到集水井5的水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堵塞抽水泵2。
[0027]深基坑1沿排水沟3周围设有若干集水槽,集水槽用于暂时汇集深基坑1内的水,方便将排入排水管4。所有集水槽的四个内壁均呈倾斜的状态,其内壁的底部边缘相比顶部边
缘更靠近其中心点。这样,方便深基坑1内的水沿着集水槽的倾斜内壁,流入到集水槽内。
[0028]集水槽设置有连通排水沟3的连接沟道一11,连接沟道一11内铺设有连通排水管4的连接管一(上述的排水沟3、连接沟道一11、连接沟道二,在铺设完相应的管路后,会填充石粒)。控制好排水沟3的深度、排水管4的铺设位置,使排水管4整体低于集水槽的底面。这样,对于每个连接管一,其和集水槽的连接处高于其和排水管4的连接处。这样,集水槽内的水从高到低,方便沿着连接管一进入到排水管4。结合集水槽的内壁呈倾斜的状态,连接沟道一11的截面呈三角状,连接管一贴合其倾斜面铺设。连接管一和集水槽的连接处就位于集水槽靠近排水管4的倾斜内壁上,该倾斜内壁上还铺设有一层滤网三6,过滤杂质。
[0029]结合排水沟3呈矩形的设计,集水槽包括四个尺寸较大的集水槽一9、若干尺寸较小的集水槽二10。四个集水槽一9分别处于排水沟3外侧的四个角位置,且四个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深基坑(1)、抽水泵(2),其特征在于,深基坑(1)中心位置设有一圈排水沟(3),所述排水沟(3)内铺设有矩形的排水管(4),深基坑(1)沿排水沟(3)周围设有若干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设置有连通排水沟(3)的连接沟道一(11),连接沟道一(11)内铺设有连通排水管(4)的连接管一,且对于每个连接管一,其和集水槽的连接处高于其和排水管(4)的连接处,深基坑(1)在排水沟(3)周围还设有至少一个集水井(5),所述集水井(5)设置有连通排水管(4)的连接管二(7),对于每个连接管二(7),其和集水井(5)的连接处低于其和排水管(4)的连接处,所述抽水泵(2)数量和集水井(5)相同,设置于深基坑(1)外并和作用于集水井(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包括四个圆弧弯管一(41)、两个圆弧弯管二(42)、两个圆弧弯管三(43),四个所述圆弧弯管一(41)分别设置于四个角位置,两个圆弧弯管二(42)设置于两个竖直边的中心位置,并和圆弧弯管一(41)之间设有倾斜管一(44),倾斜管一(44)从圆弧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高锋孙杰烽王雅琴黄叶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