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骨关节疼痛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0578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肌骨关节疼痛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包括基带和绑带,所述基带的两侧对称设有绑带;所述基带有两块,且两块所述基带之间通过弹性带连接;所述基带的顶部设有牵引组件,所述基带的底部对称设有多个电刺激片和多个电磁-艾灸电极片,每个所述电磁-艾灸电极片内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基带的底部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器、电源、气泵和压力阀,所述气泵通过软管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所述软管上设有压力阀;所述电源与所述电刺激片和电磁-艾灸电极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肌骨关节进行牵引、按摩、电刺激和艾灸热疗,功能多样化,且便于携带,可靠性好。可靠性好。可靠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肌骨关节疼痛康复治疗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肌骨关节疼痛康复治疗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颈肩腰腿痛为当今相当普遍的肌骨退行性疼痛病,既往临床诊疗中慢性肌劳损/肌筋膜炎、肌少症/肥胖症、骨性关节炎、脊柱源性疼痛病、椎间盘突出症和骨质疏松症等相关疾病均有相对独立的理论和临床诊疗方案。进入21世纪,随着骨质疏松症与骨性关节炎基础理论从负相关到密切正相关认知转变、临床流行病病大数据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荟萃分析,2016年国际疼痛研究联盟(IASP)明确慢性疼痛为一类疾病,并力促其纳入国际疼痛编码(ICD-11)方案,将这些肌骨退行疼痛病规范称为解剖结构改变性肌骨疼痛病。
[0003]目前临床肌骨关节退行性疼痛病疼痛康复是基于相对独立的骨性关节炎、韧带损伤、肌腱炎或腱鞘炎等理论,且90%以单一技术为主,而物理-运动康复所占比率较低。特别是进入21世纪,慢性病运动康复(使用设备与自身运动方式改善肌骨质量与功能达到促进疾病康复的模式)技术逐渐成为基础性康复技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肺病甚至癌症康复中的应用均有显著进展,但本身即为运动系统疾病的肌骨退行性疼痛病疼痛康复中运动康复不但应用比率低,而且理念与技术相对滞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肌骨关节疼痛康复治疗辅助装置,能够对肌骨关节进行牵引、按摩、电刺激、电磁理疗和艾灸热疗,功能多样化,且便于携带,可靠性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肌骨关节疼痛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包括基带和绑带,所述基带的两侧对称设有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有两块,且两块所述基带之间通过弹性带连接;两块所述基带的底部对称设有多个电刺激片和多个电磁-艾炙电极片,每个所述电磁-艾炙电极片内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基带的底部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0007]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器、电源、气泵和压力阀,所述气泵通过软管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所述软管上设有压力阀;所述电源与所述电刺激片和电磁-艾灸电极片电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按摩组件包括多组牵引气囊和按摩气囊,所述牵引气囊与所述按摩气囊交错设置;
[0009]所述牵引气囊包括中间气囊和两个固定气囊,所述中间气囊的两端分别连通设有一个固定气囊,两个所述固定气囊分别对应固定在两块基带上,所述中间气囊位于所述弹性带的上方;
[0010]每组按摩气囊有两个,每组的两个按摩气囊相互连通,且每组的两个按摩气囊分别对应位于两块基带上;
[0011]所述气泵通过软管与所述牵引气囊和按摩气囊连接。
[0012]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牵引气囊的中间气囊均包括相互连通的四个仿铅饼状气囊。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气囊为扁长方柱结构,所述按摩气囊为纺锤状结构。
[0014]进一步的,所述基带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顶部保护罩,所述牵引组件位于所述顶部保护罩内;所述基带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底部保护罩,所述电刺激片、电磁-艾灸电极片、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位于所述底部保护罩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电磁-艾灸电极片采用纳米级电磁理疗片与中药艾草粉压缩片的双层结构。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
[0017]1、本技术的肌骨关节疼痛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包括牵引组件、电刺激片和电磁-艾灸电极片,可对肌骨关节进行牵引、按摩、电刺激、电磁理疗和艾灸热疗,功能多样化,通过控制器进行牵引、按摩力度控制以及电刺激脉冲频率控制和艾灸热疗温度控制,控制精准,可靠性好,可显著增加韧带、肌腱乃至骨骼肌的运动质量,增强弹力,改善循环、减缓或消除炎症,从而防控肌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进一步演变,结构小巧,方便携带。
[0018]2、本技术中的牵引组件可通过牵引气囊达到关节牵引作用,按摩气囊可对关节进行按压,且按摩按压分别以关节近心端与远心端双重设计;牵引气囊和按摩气囊可交替加压,实现牵引

按摩交替,如此周期性循环可以达到肌骨关节物理牵引治疗的效果。
[0019]3、本技术中的电刺激片能够刺激关节相邻神经肌肉等软组织,提高神经肌肉末梢功能与肌肉筋膜运动质量,进一步提高关节相邻肌肉-筋膜张力、弹力与耐力,进而改善局部循环与神经功能。
[0020]4、本技术中的电磁-艾灸电极片采用双涂层式电磁-艾灸电极片,内层以当下高效电磁理疗用材料制成2-3mm的纳米级电磁理疗板,外层选择以艾草为基础的6-8个中药导入治疗处方的中药粉压制成的艾灸片,对肌骨关节处进行电磁理疗与艾灸热疗。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基带顶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图2中AA方向剖面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基带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

基带,2

绑带,3

电刺激片,4

电磁-艾灸电极片,5

温度传感器,6

压力传感器,7

控制盒,701

控制器,702

电源,703

气泵,704

压力阀,8

软管,9

牵引气囊,901

中间气囊,902

固定气囊,10

按摩气囊,11

弹性带,12

顶部保护罩,13

底部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7]参照附图1

4所示的一种肌骨关节疼痛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包括基带1和绑带2,所述基带1有两块,两块所述基带1之间通过弹性带11连接,每块所述基带1的两侧边缘均对称缝制有绑带2,左右两侧相互对应的绑带2可采用魔术贴进行粘贴固定。所述基带1的底部为
靠近皮肤的一面,其采用高纺高弹布增加皮肤舒适度,所述基带1的顶部为远离皮肤的一面,其采用耐磨、高弹尼龙布;两个所述基带1中间连接的弹性带11选用高弹性的硅胶材料或叠瓦状高弹尼龙布,适应牵引气囊的中间气囊拉伸完成对肌骨关节拉伸运动。
[0028]进一步的,两块所述基带(1)的底与顶部之间设有牵引、按摩组件,所述牵引、按摩组件包括五组牵引气囊(9)和四组按摩气囊(10),所述牵引气囊(9)与所述按摩气囊(10)交错设置,所述按摩气囊(10)位于牵引气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肌骨关节疼痛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包括基带(1)和绑带(2),所述基带(1)的两侧对称设有绑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1)有两块,且两块所述基带(1)之间通过弹性带(11)连接;两块所述基带(1)的顶部设有牵引组件,两块所述基带(1)的底部对称设有多个电刺激片(3)和多个电磁-艾灸电极片(4),每个所述电磁-艾灸电极片(4)内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基带(1)的底部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控制盒(7),所述控制盒(7)内设有控制器(701)、电源(702)、气泵(703)和压力阀(704),所述气泵(703)通过软管(8)与所述牵引、按摩组件连接,所述软管(8)上设有压力阀(704);所述电源(702)与所述电刺激片(3)和电磁-艾灸电极片(4)的电热源按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骨关节疼痛康复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多组牵引气囊(9)和按摩气囊(10),所述牵引气囊(9)与所述按摩气囊(10)交错设置;所述牵引气囊(9)包括中间气囊(901)和两个固定气囊(902),所述中间气囊(901)的两端分别连通设有一个固定气囊(902),两个所述固定气囊(902)分别对应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沛钊张立鑫贺靖澜杜淑芳王宏伟史计月高红旗刘志军程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