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用于交流耐压测试的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45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47
一种能够用于交流耐压测试的手电筒,包括相连接的灯头组件和本体组件,本体组件的筒体内设有电池、光源组件、控制板和容纳控制板的控制板外壳,所述光源组件与控制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池通过连接线与控制板对插连接,以使电池、光源组件和控制板形成独立的电路回路,所述控制板上的充电口从控制板外壳侧面露出,本体组件的筒体为金属材质,其上设有开口大于充电口的充电窗口,以使充电口与充电窗口边沿之间留有安全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充电接口隐藏式保护和手电筒内部不通过外壳作为导体且拥有一个独立完整的电路回路的特点。体且拥有一个独立完整的电路回路的特点。体且拥有一个独立完整的电路回路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用于交流耐压测试的手电筒


[0001]本技术属于照明设备
,尤其为一种能够用于500V交流耐压测试的手电筒。

技术介绍

[0002]手电筒:(英文:Flashlight或Torch),简称电筒,是一种手持式电子照明工具。一个典型的手电筒有一个经由电池供电的灯泡和聚焦反射镜,并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壳。虽然是相当简单的设计,它一直迟至19世纪末期才被专利技术,因为它必须结合电池与电灯泡的专利技术。
[0003]但是现有的多功能手电筒,手电筒充电开口处没有防触电保护而且充电插口直接裸露在外面,裸露的充电口可能会因为进水造成产品短路功能失效等问题,而且手电筒电池输出的正负极通过手电筒金属外壳作为导体来导通,同时,充电口与金属外壳,绝缘距离不足,无法通过耐压交流500V测试,安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交流耐压测试的手电筒,具有充电接口隐藏式保护和手电筒内部不通过外壳作为导体且拥有一个独立完整的电路回路的特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用于交流耐压测试的手电筒,包括相连接的灯头组件和本体组件,本体组件的筒体内设有电池、光源组件、控制板和容纳控制板的控制板外壳,所述光源组件与控制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池通过连接线与控制板对插连接,以使电池、光源组件和控制板形成独立的电路回路,所述控制板上的充电口从控制板外壳侧面露出,本体组件的筒体为金属材质,其上设有开口大于充电口的充电窗口,以使充电口与充电窗口边沿之间留有安全间隙。
[0006]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板、灯珠散热座和灯珠盖板,所述光源板上安装有灯珠,光源板安装在所述灯珠散热座上,光源板的导线穿过灯珠散热座与控制板连接,所述灯珠盖板盖在光源板上,灯珠盖板上设有露出灯珠的开孔。
[0007]所述本体组件的筒体前端设有内螺纹,以连接用于压紧所述灯珠盖板的螺纹固定套。
[0008]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头、反射杯、透光片和透光片固定圈,透光片固定圈螺纹连接在灯头的前端,以将透光片压在反射杯的前端,灯头后端与本体组件的筒体螺纹连接。
[0009]所述透光片固定圈为破窗器。
[0010]所述破窗器的内圈设有内圈密封槽,并安装有与透光片接触的密封内圈,所述破窗器的外圈设有外圈密封槽,安装有与灯头接触的密封外圈。
[0011]所述本体组件的筒体前端设有密封槽,并安装有密封圈,对灯头和筒体的连接进行密封。
[0012]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预装配在筒体上的按键组件。
[0013]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电量显示单元,电量显示单元穿过控制板外壳与按键组件中的透光部对应设置,以便通过透光部观察判断手电筒的电量。
[0014]所述本体组件的尾部螺纹连接有密封底盖。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光源板组件与控制板通过红黑导线焊锡连接,电池通过含有2Pin接插端子的连接线与控制板对插连接,所述控制板装配控制板外壳内,此连接方式构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电路回路,导电功能实现方式不同于传统手电筒用外壳作为导体,且手电筒的筒体上的充电窗口尺寸大于控制板上的充电口,这样充电窗口不仅可以将充电口露出,还可以露出一部分围绕在充电口周围的塑料材质的控制板外壳,这样充电口和金属材质的筒体之间就形成一段安全距离,且由控制板外壳的塑料绝缘材质分隔,避免了充电口与筒体形成电路连接的可能性,因此本技术可以通过耐压交流500V测试(漏电电流小于1mA,持续时间60S)。
[0016]本技术中灯头组件上集成了破窗器,可以延伸手电筒的使用功能。
[0017]本技术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可以避免外界潮湿空气进入手电筒内影响手电筒的安全使用。
[0018]本技术可以通过按键组件透光部上的不同颜色判断手电筒的电量余量,从而及时充电,以保证手电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图。
[0021]图中标记:1、破窗器,1

1、外圈密封槽,1

2、内圈密封槽,2、密封外圈,3、密封内圈,4、钢化玻璃片,5、反射杯,6、灯头,7、前密封圈,8、筒体,8

1、前密封槽,9、按键组合,10、螺纹固定套,11、灯珠盖板,12、光源板,13、灯珠散热座,14、第一外壳,15、第二外壳,16、控制板,16

1、充电口,17、锂电池,17

1、连接线,18、后密封圈,19、密封底盖,19

1、后密封槽,20、铭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技术做任何限制的依据。
[0023]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能够用于交流耐压测试的手电筒,包括灯头组件和本体组件,灯头组件和本体组件螺纹密封连接。
[0024]所述本体组件包括筒体8、光源组件、控制板组件和锂电池17,光源组件、控制板组件和锂电池前后依次布置在金属材质的筒体8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珠盖板11、安装有灯珠的光源板12和灯珠散热座13,光源板12上的红黑两根导线从灯珠散热座13侧面的线槽中穿过,并和控制板组件中的控制板16电连接,锂电池17通过含有2Pin接插端子的连接线17

1与控制板16对插连接,这样光源板12、控制板16和锂电池17就可以在不借助筒体8为导体的情况下形成电路回路;在安装时,灯珠散热座13上与光源板12接触的一面涂有导热硅脂,且灯珠散热座13和光源板12预装配,锂电池17从筒体8的底端插入完成安装,所述的灯珠盖板11压在所述光源板12上,且灯珠盖板11上设有供灯珠露出的开孔,为了避免灯珠盖板11
和光源板12在筒体8内晃动,灯珠盖板11的前方还设有螺纹固定套10,螺纹固定套10设有外螺纹,筒体8前端设有内螺纹,螺纹固定套10通过螺纹方式旋入到筒体8中,压紧灯珠盖板11。
[0025]所述控制板组件还包括容纳控制板16的、塑料材质的控制板外壳,控制板外壳由第一外壳14和第二外壳15通过卡扣对接扣合而成,且控制板外壳整体呈圆柱体。控制板外壳的第一外壳14上开设有圆孔,控制板16上用于控制灯珠点亮和熄灭的开关从该圆孔中伸出,相对应的,在筒体8的侧面设有露出所述开关的圆孔,按键组件9预装配在筒体8上的圆孔位置,通过按键组件9可以按压所述开关,实现灯珠的点亮和熄灭。控制板外壳的第二外壳15上设有充电开口,以露出设置在控制板16上的充电口16

1,相对应的,如图2所示,在筒体8侧面还设有充电窗口,充电窗口的尺寸略大于所述充电口16

1,在充电口16

1从充电窗口露出的同时,充电口16

1周围的、属于第二外壳15的部分露出充电窗口,以使充电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用于交流耐压测试的手电筒,包括相连接的灯头组件和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本体组件的筒体内设有电池、光源组件、控制板和容纳控制板的控制板外壳,所述光源组件与控制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池通过连接线与控制板对插连接,以使电池、光源组件和控制板形成独立的电路回路,所述控制板上的充电口从控制板外壳侧面露出,本体组件的筒体为金属材质,其上设有开口大于充电口的充电窗口,以使充电口与充电窗口边沿之间留有安全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用于交流耐压测试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板、灯珠散热座和灯珠盖板,所述光源板上安装有灯珠,光源板安装在所述灯珠散热座上,光源板的导线穿过灯珠散热座与控制板连接,所述灯珠盖板盖在光源板上,灯珠盖板上设有露出灯珠的开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用于交流耐压测试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的筒体前端设有内螺纹,以连接用于压紧所述灯珠盖板的螺纹固定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用于交流耐压测试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头、反射杯、透光片和透光片固定圈,透光片固定圈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兴超苏澜循黄智慧沙新荣刘基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益明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