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034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输配电及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所述壳体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固定连接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固定连接件,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内部构件的容纳空间;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还包括用于可拆卸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保险卡扣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不仅设有固定连接件,还设有保险卡扣组件,以便于在拆解固定连接件之后,依旧可以通过保险卡扣组件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二次加固,避免了上壳体和下壳体拆解之后下壳体直接掉落砸伤损坏设备或人员的情况出现,提升了壳体装置的连接可靠性。了壳体装置的连接可靠性。了壳体装置的连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核电站输配电及保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压断路器作为核电站中的重要电气设备,承担着将核电机组产生的电能输出至电网系统,实现电力的外送的重要责任。在机组检修停运阶段,也需要通过断开超高压断路器设备实现核电机组与电网系统之间的物理隔离。目前,由于对超高压断路器分断时间要求高,需要具备重合闸功能等避免单一缺陷导致的设备误停电,因此,以液压油作为介质驱动压力机构的超高压断路器广泛地应用于核电站中。
[0003]现有技术中,由于超高压断路器的液压油回路运行压力高,存在高低压两个不同的液压油室,油室之间分布有众多的管线、阀门和连通器等,在液压机构在运行较长一段时间后,将不可避免地存在液压油泄漏情况,而渗漏出的液压油将长期在超高压断路器壳体底部集聚无法排出;同时,在核电站的定期巡检过程中也不易发现液压机构的渗漏油,当超高压断路器大量渗漏油才能被识别出,且现有技术中的超高压断路器必须完全拆解之后才能去除渗漏油,由于当前超高压断路器的拆解不便,且上下壳体拆解后下壳体容易直接掉落砸伤损坏设备或人员;并且,在清洁渗漏油的过程中,超高压断路器壳体内的驱动机构、分合闸线圈、接线端子等内部构件直接裸露在外部,还存在很大的误碰导致超高压断路器跳闸风险,严重影响输电可靠性。
[0004]同时,由于超高压断路器壳体为封闭式结构,超高压断路器壳体内部构件发热等的热量聚集在壳体内部,将会导致部件端子运行中温度高,在并未及时清除渗漏油的情况下,超高压断路器壳体内部的电气部件和加热器等运行中散发出的热量的作用下,渗漏油挥发扩散后,粘着在超高压断路器驱动机构的电气分合闸线圈、压力油泵、电气接线端子上,导致超高压断路器在分合闸时的时间超时标,运行过程中端子接线误发电气报警信号等,严重影响超高压断路器可靠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拆解后下壳体容易直接掉落砸伤损坏设备或人员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
[0006]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固定连接件,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内部构件的容纳空间;所述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还包括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保险卡扣组件。
[0007]可选地,所述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底部并用于收集并排出所述容纳空间中的渗漏油的集油和排油组件。
[0008]可选地,所述集油和排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底部的集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油槽底部的排油通孔。
[0009]可选地,所述集油槽的底部设有集油斜面;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边缘朝向所述排油通孔的方向上,所述集油斜面由高到低逐渐倾斜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集油和排油组件还包括连通所述排油通孔的排油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油管路上并用于控制所述排油管路开关的排油阀。
[0011]可选地,所述集油和排油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油管路上的透明观测视窗,所述透明观测视窗位于所述排油通孔和所述排油阀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保险卡扣组件包括上固定片、拉力传递杆、拉紧弹簧、压紧舌片、拉紧底盘以及与所述下壳体相对设置的下固定片;所述上固定片连接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拉力传递杆的上端之间,所述拉紧弹簧套接在所述拉力传递杆上;所述拉紧弹簧的顶端连接所述压紧舌片,所述拉紧弹簧的底端连接所述拉紧底盘;所述压紧舌片转动连接在所述拉力传递杆的上端;所述拉力传递杆的下端通过所述拉紧底盘与所述下固定片转动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下固定片上设有用于卡持所述下壳体的固定锯齿。
[0014]可选地,所述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体或/和所述下壳体上的通风散热组件。
[0015]可选地,所述通风散热组件包括滤网、具有帽檐的顶罩、连通所述容纳空间的连通管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通管线远离所述上壳体一端的固定架,所述滤网被所述顶罩压紧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0016]本技术的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固定连接件,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内部构件的容纳空间;所述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还包括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保险卡扣组件。所述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除设置由固定连接件之外,还设有可拆卸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保险卡扣组件,以便于在拆解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固定连接件之后,依旧可以通过保险卡扣组件保持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稳定连接(在固定连接件拆卸之前,保险卡扣组件始终保持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需要在固定连接件拆解之后,打开保险卡口组件方可移开下壳体,也即,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了二次加固),避免了上壳体和下壳体拆解之后下壳体直接掉落砸伤损坏设备或人员的情况出现,提升了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的通风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的保险卡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2]1、上壳体;2、下壳体;3、固定连接件;4、保险卡扣组件;41、上固定片;42、拉力传递杆;43、拉紧弹簧;44、压紧舌片;45、拉紧底盘;46、下固定片;47、固定锯齿;5、集油和排油组件;51、集油槽;511、集油斜面;52、排油通孔;53、排油管路;54、排油阀;55、透明观测视窗;6、通风散热组件;61、滤网;62、顶罩;621、帽檐;63、连通管线;64、固定架;65、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固定连接件,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内部构件的容纳空间;所述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还包括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保险卡扣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底部并用于收集并排出所述容纳空间中的渗漏油的集油和排油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和排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底部的集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油槽底部的排油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的底部设有集油斜面;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边缘朝向所述排油通孔的方向上,所述集油斜面由高到低逐渐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和排油组件还包括连通所述排油通孔的排油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油管路上并用于控制所述排油管路开关的排油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站超高压断路器的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和排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斌梁钱胜贾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