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024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定位板组件(10)与底座(1)连接,定位板组件(10)的顶端面与副车架的定位基准面抵接,定位板组件(10)的顶端面与底座(1)的顶端面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地设置;第一定位组件(20)与定位板组件(10)相邻地设置,第一定位组件(20)开设有定位孔,第一定位组件(20)通过定位孔与副车架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定位组件(30)与底座(1)连接,第二定位组件(30)用于支撑和限制悬段骨架组件。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工装提高了副车架的定位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副车架和悬段骨架组件定位精度低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定位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车辆的前悬段一般采用带有副车架的独立悬架。带副车架的前独立悬架与以往不带副车架的前独立悬架的装配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带副车架的独立悬架的装配方式为各连杆与车架上的支座通过螺栓相连,该装配在底盘车间进行。而带副车架的独立悬架,左右侧的连杆通过螺栓与副车架装配好后作为悬架整体进入底盘车间,悬架整体在底盘车间通过将副车架焊接在车架的安装槽上从而装配至车架总成上。现有的将悬架整体安装至车架总成上的装配方式是将副车架装入安装槽内,通过副车架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的左右边缘与车架总成前悬段的两侧纵断面对齐实现副车架的定位安装。
[0003]但现有的带副车架的前独立悬架装配方法存在以下局限:
[0004](1)前独立悬架定位精度差。车架总成上的安装槽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的前后及上方有骨架对副车架进行限位,但因避免副车架装入时卡死,限位的骨架与副车架之间通常设置有间隙余量,这也导致副车架依靠安装槽的限位无法实现精准定位。同时在厂家制造副车架时,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定位板组件(10),所述定位板组件(10)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定位板组件(10)的顶端面与副车架的定位基准面抵接,所述定位板组件(10)的顶端面与所述底座(1)的顶端面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地设置;第一定位组件(20),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0)与所述定位板组件(10)相邻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0)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0)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副车架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定位组件(30),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0)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0)用于支撑和限制悬段骨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包括第一定位孔(111)和第二定位孔(121),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0)包括:第一立柱(11),所述第一立柱(11)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第一立柱(11)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底座(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立柱(11)的第二端开设有所述第一定位孔(111);第二立柱(12),所述第二立柱(12)与所述第一立柱(11)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二立柱(12)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立柱(12)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底座(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立柱(12)的第二端开设有所述第二定位孔(121),所述定位板组件(10)位于所述第一立柱(11)和所述第二立柱(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组件(10)包括:第三立柱(13),所述第三立柱(13)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第三立柱(13)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底座(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立柱(13)的第二端与第一定位板(131)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131)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131)的上端面与所述副车架的定位基准面抵接;第四立柱(14),所述第四立柱(14)与所述第三立柱(13)相对地设置,所述第四立柱(14)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第四立柱(14)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底座(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四立柱(14)的第二端与第二定位板(141)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141)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31)平行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131)和所述第二定位板(141)位于所述第一立柱(11)和所述第二立柱(12)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板(141)的上端面与所述副车架的定位基准面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立柱(13)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立柱(13)沿所述第一定位板(131)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两个所述第三立柱(13)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31)连接;所述第四立柱(14)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四立柱(14)沿所述第二定位板(141)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两个所述第四立柱(14)分别与所述第二定位板(14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横梁(15),所述横梁(15)与所述第一立柱(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蔚喆赵辉张艺王波何明川廖朋邓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