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01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其是包括有中空基座,其一侧形成有插口,另侧形成有组装口,于插口侧的内侧设有供通讯端子定位的导槽;通讯端子座,是一可由组装口组装固定于中空基座内部的片体,其一端延伸弯折出有多根通讯端子,于相对于通讯端子自由端的上面形成为平面状结构,藉由上述的结构设计,通讯端子在受到插头压迫时,不会有不慎遭到肋片压迫变形的问题产生,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体积小,可适用在目前小型化趋势的电器用品之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尤其是指一种可以避免通讯端子因为插头插入时所导致的变形弯折等情形发生的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
技术介绍
一般的通讯电器用品,如数据机、网路卡、电话机或传真机等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多是利用数据传输线的插头插入至上述电器用品的通讯连接器插座中来进行,而一般的通讯连接器插座为了对应的电器用品数据传输的种类需求,则分别2pin、4pin、6pin、8pin等不同数量的通讯端子。目前既有的通讯连接器插座为了制作时的方便以及使用时所配合不同通讯端子数量的变化性,在结构上,有台湾新型公告第529817号“RJ45资讯插座的传输端予固定座结构改良”,藉由将通讯连接器插座本体以及具有具有传输端子的传输端子固定座以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可依需求变化不同传输端子的数量。请参看图5所示,上述专利前案的通讯连接器插座主要是由插座本体(50)、传输端子固定座(60)及传输端子(61)所组成,在传输端子固定座(60)设置有传输端子(61)的一侧上面形成有多道供传输端子(61)定位的槽(62),槽(62)与槽(62)之间形成有间隔用的肋片(63),另外传输端子固定座(60)在异于设置传输端子(61)一侧的另侧上设置有电路板(64),而插座本体(50)中形成有可容置传输端子固定座(60)的收容部(51),收容部(51)两侧的壁面上设有嵌槽(52),而传输端子固定座(60)两侧则设有可供嵌置于嵌槽(52)的嵌块(65),藉此使得传输端子固定座(60)可以组合式的方式组装在插座本体(50)中。但是上述结构的通讯连接器插座不仅体积较大,不易组装在目前小型化趋势的电器产品中,且在通讯插头插入至传输端子固定座(60)中与传输端子(61)接触导通时,插头会压迫到传输端子(61),在正常的情形下,传输端子(61)会被压迫至槽(62)中,但是若传输端子(61)有所偏移,在受到插头压迫时便会移向槽(62)与槽(62)之间的肋片(63),并受到肋片(63)的挤压而变形损坏,甚至与另一传输端子(61)接触而产生短路的情形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在使用上的不便以及存在体积庞大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通讯端子因为插头插入时所导致的变形损坏等而产生短路的情形发生的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采取以下的技术手段予以达成,其中本技术的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其包括中空基座,其一侧形成有插口,另侧形成有组装口,于插口侧的内侧设有供通讯端子定位的导槽;通讯端子座,是一组装固定于中空基座内部的片体,该通讯端子座一端延伸弯折出有多根通讯端子,于相对于该通讯端子自由端的上面形成为平面状结构。藉由上述的结构设计,通讯端子在受到插头压迫时,不会有不慎遭到肋片压迫变形的问题产生,且本技术的体积小,可适用在目前小型化趋势的电器用品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剖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传统通讯连接器插座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2至4所示,本技术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是包括有中空基座(10),其一侧形成有插口(11)、另侧形成有组装口(12),于插口(11)侧的内侧设有供通讯端子(21)定位的导槽(13),近组装口(12)的两侧壁面上形成有嵌合凹部(14)以及嵌合槽(15),在组装口(12)的上侧设有供通讯端子(21)引导的引导槽(120);通讯端子座(20),是一可由组装口(12)组装固定于中空基座(10)内部的片体,其一端延伸弯折出有多根通讯端子(21),于相对于通讯端子(21)自由端的上面形成为平面状结构(22),该通讯端子(21)于弯折部位形成有发夹弯结构(23),且片体的两侧形成有可嵌入中空基座(10)的嵌合槽(15)的嵌合片(24)以及形成于嵌合片(24)上,可供卡掣于嵌合凹部(14)中定位的嵌合凸部(25)。组装时,只要将通讯端子座(20)的嵌合片(24)经中空基座(10)的组装口(12)嵌入至嵌合槽(15)中并推至中空基座(10)内部,使得嵌合凸部(25)卡掣于嵌合凹部(14)中,同时使得通讯端子(21)的发夹弯结构(23)插至入中空基座(10)的导槽(13)中定位,而通讯端子(21)的自由端处置于引导槽(120)中即可。使用时,当通讯插头(图中未示)插入至中空基座(10)的插口(11)内部时,由于通讯端子座(20)于相对于通讯端子(21)自由端的上面形成的平面状结构(22),因此通讯端子(21)在受到插头压迫时,不会有不慎遭到肋片压迫变形的问题产生,再请参看图1所示,本技术在组装后的体积小,可适用在目前小型化趋势的电器用品之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中空基座(11)插口(12)组装口(120)引导槽(13)导槽(14)嵌合凹部(15)嵌合槽(20)通讯端子座(21)通讯端子(22)平面状结构(23)发夹弯结构(24)嵌合片(25)嵌合凸部(50)插座本体(51)收容部(52)嵌槽(60)传输端子固定座(61)传输端子(62)槽(63)肋片(64)电路板(65)嵌块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空基座,其一侧形成有插口,另侧形成有组装口,于插口侧的内侧设有供通讯端子定位的导槽;通讯端子座,是一组装固定于中空基座内部的片体,该通讯端子座一端延伸弯折出有多根通讯端子,于相对于该通讯端子自由端的上面形成为平面状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基座近组装口的两侧壁面上形成有嵌合凹部以及嵌合槽,该通讯端子座片体的两侧形成有嵌入该中空基座的嵌合槽的嵌合片以及形成于该嵌合片上,供卡掣于该嵌合凹部中定位的嵌合凸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该通讯端子于位在导槽处的弯折部位形成有发夹弯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在该组装口的上侧设有供引导通讯端子的引导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其是包括有中空基座,其一侧形成有插口,另侧形成有组装口,于插口侧的内侧设有供通讯端子定位的导槽;通讯端子座,是一可由组装口组装固定于中空基座内部的片体,其一端延伸弯折出有多根通讯端子,于相对于通讯端子自由端的上面形成为平面状结构,藉由上述的结构设计,通讯端子在受到插头压迫时,不会有不慎遭到肋片压迫变形的问题产生,且本技术的体积小,可适用在目前小型化趋势的电器用品之上。文档编号H01R24/58GK2877085SQ20062000247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6日专利技术者黄凰洲, 郑家奇 申请人:实盈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通讯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中空基座,其一侧形成有插口,另侧形成有组装口,于插口侧的内侧设有供通讯端子定位的导槽;    通讯端子座,是一组装固定于中空基座内部的片体,该通讯端子座一端延伸弯折出有多根通讯端子,于相对于该通讯端子自由端的上面形成为平面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凰洲郑家奇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