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95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壳体、热交换管道和多组除霜机构,多组热交换管道在蒸发器壳体内竖向等距布设和相邻竖向管道列横向等距布设,且横向相邻所述热交换管道错开布设,竖向每列管道上安装有一组除霜机构,除霜机构所包含的除霜环等距安装在每根所述热交换管道上,位于热交换管道上相邻的除霜环通过弧形连接块固定连接,竖向相邻的除霜环通过热交换金属丝连接,位于热交换管道一侧的除霜环外侧连接的弧形连接块贯穿安装在蒸发器壳体外侧的固定架上,通过以上装置达到除霜操作简单、步骤耗时较短,不影响冷库运行的效果;同时可根据需求调整热交换金属丝位的位置达到最大冷却效果。整热交换金属丝位的位置达到最大冷却效果。整热交换金属丝位的位置达到最大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蒸发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冷库门
,具体涉及一一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蒸发器。

技术介绍

[0002]冷库是指用人工手段,创造与室外温度或湿度不同的环境,也是对食品、液体、化工、医药、疫苗、科学试验等物品的恒温恒湿贮藏设备。冷库制冷系统正常运行时蒸发器的表面温度远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食品和空气中的水分会析出而凝结在管壁上。若管壁温度低于0
°
时水露则凝结成霜。结霜也是制冷系统正常运行的结果,所以蒸发器表面允许少量的结霜,由于霜的热导率太小,它是金属的百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因而霜层就形成了较大的热阻。特别是霜层较厚时,犹如保温一样,使蒸发器中的冷量不容易散发出来,影响了蒸发器的制冷效果,最终使冷库达不到所要求的温度。
[0003]目前市面上蒸发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大部分蒸发器无除霜功能,需要人员定期拆除设备清理除霜,耗费人力物力,部分蒸发器存在除霜功能,但是步骤较复杂,影响冷酷运行,除霜效率不高;热交换金属丝位置固定,不能根据使用需求合理的调整位置来达到最佳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一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蒸发器,达到简单操作、步骤耗时较短,不影响冷库运行的蒸发器除霜的功能;同时可根据需求调整热交换金属丝位的位置达到最大冷却效果。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壳体、热交换管道和多组除霜机构,多组所述热交换管道在所述蒸发器壳体内竖向等距布设和相邻竖向管道列横向等距布设,且横向相邻所述热交换管道错开布设,竖向每列管道上安装有一组除霜机构,所述除霜机构所包含的除霜环等距安装在每根所述热交换管道上,位于所述热交换管道上相邻的所述除霜环通过弧形连接块固定连接,竖向相邻的所述除霜环通过热交换金属丝连接,位于所述热交换管道一侧的所述除霜环外侧连接的所述弧形连接块贯穿安装在所述蒸发器壳体外侧的固定架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壳体两侧分别设有制冷剂分散仓和制冷剂汇集仓。
[0008]更进一步的,多列所述热交换管道贯穿安装在所述蒸发器壳体两侧内壁上并连通所述制冷剂分散仓和所述制冷剂汇集仓。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剂分散仓和所述制冷剂汇集仓在位于所述所述蒸发器壳体顶部两侧分别连通有制冷剂注入口和制冷剂挥发出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壳体内侧底部设有除霜下沉槽。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除霜下沉槽底部连接有下排口,所述下排口上安装有下排口阀门。
[0012]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壳体横向两端安装有入风口和出风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一侧安装有推拉把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中通过多组热交换管道在蒸发器壳体内竖向等距布设和相邻竖向管道列横向等距布设,且横向相邻热交换管道错开布设,竖向每列管道上安装有一组除霜机构,除霜机构所包含的除霜环等距安装在每根热交换管道上,位于热交换管道上相邻的除霜环通过弧形连接块固定连接,竖向相邻的除霜环通过热交换金属丝连接,位于热交换管道一侧的除霜环外侧连接的弧形连接块贯穿安装在蒸发器壳体外侧的固定架上,固定架外侧安装有推拉把手,通过推拉把手带动位于热交换管道上的除霜环往复运动,实现去除热交换管道上凝结的霜,达到简单操作、步骤耗时较短,不影响冷库运行,从而提升蒸发器制冷效率。
[0016](2)本技术中通过调整相邻除霜机构的推拉把手,调整相邻除霜机构竖向相邻除霜环上连接的热交换金属丝的相对位置,实现控制热交换金属丝的纵向间隙,从而实现控制金属丝达到热交换的最大效率,从而实现进一步提升蒸发器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视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进风口与出风口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进风口、出风口和蒸发器壳体的上层盖板立体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霜机构立体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除霜机构和制冷剂汇集仓立体图。
[0022]图中:1、蒸发器壳体;2、入风口;3、出风口;4、制冷剂注入口;5、制冷剂挥发出口;6、下排口;7、下排口阀门;8、制冷剂分散仓;9、制冷剂汇集仓;10、热交换管道;11、除霜环;12、热交换金属丝;13、弧形连接块; 14、固定架;15、推拉把手;16、除霜下沉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4]如图1

5所示,一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壳体1、热交换管道10和多组除霜机构,多组热交换管道10在蒸发器壳体1内竖向等距布设和相邻竖向管道列横向等距布设,且横向相邻所述热交换管道10错开布设,竖向每列管道上安装有一组除霜机构,除霜机构所包含的除霜环11等距安装在每根所述热交换管道10上,位于热交换管道10上相邻的除霜环11通过弧形连接块13固定连接,竖向相邻的除霜环11通过热交换金属丝12连接,位于热交换管道10一侧的除霜环11外侧连接的弧形连接块13贯穿安装在蒸发器壳体1 外侧的固定架14上。
[0025]通过多组热交换管道10在蒸发器壳体1内竖向等距布设和相邻竖向管道列横向等距布设,且横向相邻热交换管道10错开布设,竖向每列管道上安装有一组除霜机构,除霜机构所包含的除霜环11等距安装在每根热交换管道10上,位于热交换管道10上相邻的除霜环
11通过弧形连接块13固定连接,竖向相邻的除霜环11通过热交换金属丝12连接,位于热交换管道10一侧的除霜环11 外侧连接的弧形连接块13贯穿安装在蒸发器壳体1外侧的固定架14上,固定架14外侧安装有推拉把手15,通过推拉把手15带动位于热交换管道10上的除霜11环往复运动,实现去除热交换管道10上凝结的霜,达到简单操作、步骤耗时较短,不影响冷库运行,从而提升蒸发器制冷效率;通过调整相邻除霜机构的推拉把手15,调整相邻除霜机构竖向相邻除霜环11上连接的热交换金属丝 12的相对位置,实现控制热交换金属丝12的纵向间隙,从而实现控制金属丝 12达到热交换的最大效率,从而实现进一步提升蒸发器制冷效率。
[0026]如图3所示,蒸发器壳体1两侧分别设有制冷剂分散仓8和制冷剂汇集仓9。
[0027]如图2、3所示,多列热交换管道10贯穿安装在蒸发器壳体1两侧内壁上并连通制冷剂分散仓8和制冷剂汇集仓9,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分散仓8经热交换管道10进行热交换后进入制冷剂汇集仓9。
[0028]如图1所示,制冷剂分散仓8和制冷剂汇集仓9在位于所述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壳体(1)、热交换管道(10)和多组除霜机构,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热交换管道(10)在所述蒸发器壳体(1)内竖向等距布设和相邻竖向管道列横向等距布设,且横向相邻所述热交换管道(10)错开布设,竖向每列管道上安装有一组除霜机构,所述除霜机构所包含的除霜环(11)等距安装在每根所述热交换管道(10)上,位于所述热交换管道(10)上相邻的所述除霜环(11)通过弧形连接块(13)固定连接,竖向相邻的所述除霜环(11)通过热交换金属丝(12)连接,位于所述热交换管道(10)一侧的所述除霜环(11)外侧连接的所述弧形连接块(13)贯穿安装在所述蒸发器壳体(1)外侧的固定架(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壳体(1)两侧分别设有制冷剂分散仓(8)和制冷剂汇集仓(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多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晓露曹克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合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