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动架、连接架及其可升降倾斜的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89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动架、连接架及其可升降倾斜的床。所述摆动架设置有摆动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动架、连接架及其可升降倾斜的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床架及其床,尤其涉及一种摆动架、连接架及其可升降倾斜的床。

技术介绍

[0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0年03月27日公开了公布号为CN110916722A,技术名称为“一种超声科检查辅助患者肢体定位调节装置”专利申请文件。
[0003]该超声科检查辅助患者肢体定位调节装置无法将床体进行拆装,不方便将患者转移到床体上。
[0004]该超声科检查辅助患者肢体定位调节装置由于采用了臀部升降杆11、压力泵12、升降液压柱14的技术手段,所以,床体容易变位,大大影响了对患者的检测和治疗效果。
[0005]该超声科检查辅助患者肢体定位调节装置不容易根据实际情况定制和改装。
[0006]该超声科检查辅助患者肢体定位调节装置由于采用了立置的升降液压柱14的技术手段,所以,既不利于降低床体的最低高度,也不利于增大床体的升降动程。
[0007]该超声科检查辅助患者肢体定位调节装置不方便调节患者相对于床体前后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摆动架,该摆动架可方便地与连接架拆装,医护人员可方便地将患者转移到摆动架上。
[0009]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架,该连接架可方便地与摆动架拆装,医护人员可方便地将患者转移到摆动架上。
[0010]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升降倾斜的床,该可升降倾斜的床可可方便地将摆动架和连接架进行拆装,医护人员可方便地将患者转移到摆动架上。
[0011]就床架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摆动架,
[0012]所述摆动架设置有摆动架

挂口;
[0013]所述摆动架

挂口的开口朝后。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各种改进如下所述。
[0015]所述摆动架包括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
[0016]所述第一摆动架和所述第二摆动架相互垂直;
[0017]所述第一摆动架的前部呈等腰梯形;
[0018]所述第二摆动架的上部呈等腰梯形;
[0019]所述摆动架包括摆动架

纵边杆、摆动架

横边杆、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摆动架

第一斜边杆、摆动架

第二横撑杆、摆动架

立边杆、摆动架

第二斜边杆;
[0020]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有两个;
[0021]所述摆动架

横边杆有三个;
[0022]所述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有三个;
[0023]所述摆动架

第一斜边杆有两个;
[0024]所述摆动架

第二横撑杆有一个;
[0025]所述摆动架

立边杆有两个;
[0026]所述摆动架

第二斜边杆有两个;
[0027]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三个所述摆动架

横边杆、三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斜边杆、一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横撑杆、两个所述摆动架

立边杆、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斜边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0028]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相互平行;
[0029]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的前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斜边杆的后端;
[0030]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斜边杆的前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摆动架

横边杆的两端;
[0031]三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分布在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之间;
[0032]三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垂直固定连接;
[0033]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的后端、另一个所述摆动架

横边杆的两端、两个所述摆动架

立边杆的下端三向垂直固定连接;
[0034]两个所述摆动架

立边杆的上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斜边杆的下端;
[0035]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斜边杆的上端分别连接第三个所述摆动架

横边杆的两端;
[0036]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斜边杆的中部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横撑杆的两端。
[0037]所述摆动架

挂口有四个;
[0038]两个所述摆动架

挂口沿着前一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的长度方向分布;
[0039]另外两个所述摆动架

挂口沿着后一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的长度方向分布;
[0040]四个所述摆动架

挂口呈矩形分布;
[0041]四个所述摆动架

挂口的开口朝后。
[0042]所述第一摆动架的底面前部设置有摆动架

底板;
[0043]所述摆动架

底板的板面分布有摆动架

固定孔;
[0044]所述第二摆动架的前面设置有摆动架

挡板。
[0045]所述摆动架配置有把手;
[0046]所述把手有两个;
[0047]两个所述把手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的中部。
[0048]本技术的摆动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9]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摆动架设置有摆动架

挂口;所述摆动架

挂口的开口朝后的技术手段,所以,该摆动架可方便地与连接架拆装,医护人员可方便地将患者转移到摆动架上。
[0050]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摆动架包括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所述第一摆动架和所述第二摆动架相互垂直的技术手段,所以,当第一摆动架倾斜时,第二摆动架可承托住患者。
[0051]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第一摆动架的前部呈等腰梯形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可升降倾斜的床在走廊中转弯行进。
[0052]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第二摆动架的上部呈等腰梯形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减小占用空间。
[005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3)设置有摆动架

挂口(3

11);所述摆动架

挂口(3

11)的开口朝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3)包括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所述第一摆动架和所述第二摆动架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摆动架的前部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二摆动架的上部呈等腰梯形;所述摆动架(3)包括摆动架

纵边杆(3

1)、摆动架

横边杆(3

2)、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3

3)、摆动架

第一斜边杆(3

4)、摆动架

第二横撑杆(3

5)、摆动架

立边杆(3

6)、摆动架

第二斜边杆(3

7);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3

1)有两个;所述摆动架

横边杆(3

2)有三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3

3)有三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斜边杆(3

4)有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横撑杆(3

5)有一个;所述摆动架

立边杆(3

6)有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斜边杆(3

7)有两个;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3

1)、三个所述摆动架

横边杆(3

2)、三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3

3)、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斜边杆(3

4)、一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横撑杆(3

5)、两个所述摆动架

立边杆(3

6)、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斜边杆(3

7)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3

1)相互平行;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3

1)的前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斜边杆(3

4)的后端;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斜边杆(3

4)的前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摆动架

横边杆(3

2)的两端;三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3

3)分布在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3

1)之间;三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3

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3

1)垂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3

1)的后端、另一个所述摆动架

横边杆(3

2)的两端、两个所述摆动架

立边杆(3

6)的下端三向垂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摆动架

立边杆(3

6)的上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斜边杆(3

7)的下端;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斜边杆(3

7)的上端分别连接第三个所述摆动架

横边杆(3

2)的两端;两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斜边杆(3

7)的中部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摆动架

第二横撑杆(3

5)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

挂口(3

11)有四个;
两个所述摆动架

挂口(3

11)沿着前一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3

3)的长度方向分布;另外两个所述摆动架

挂口(3

11)沿着后一个所述摆动架

第一横撑杆(3

3)的长度方向分布;四个所述摆动架

挂口(3

11)呈矩形分布;四个所述摆动架

挂口(3

11)的开口朝后。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架的底面前部设置有摆动架

底板(3

8);所述摆动架

底板(3

8)的板面分布有摆动架

固定孔(3

10);所述第二摆动架的前面设置有摆动架

挡板(3

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3)配置有把手(16);所述把手(16)有两个;两个所述把手(16)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摆动架

纵边杆(3

1)的中部。6.一种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6)配置有连接架

挂头(6

7);所述连接架

挂头(6

7)的头端均朝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6)的形状呈矩形;所述连接架(6)包括连接架

纵边杆(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坦德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