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9626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包括风扇组件和佩戴组件,佩戴组件连接风扇组件用于将其固定于头部,风扇组件包括外壳体及设于外壳体内的风扇,外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设置于外壳体上远离头部的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能够解决头戴式散热装置产品中开放式进风口导致的头发缠绕卷入到风扇的问题。头发缠绕卷入到风扇的问题。头发缠绕卷入到风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装置
,具体是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帽子的功能在于遮阳以避免使用者晒伤。以鸭舌帽为例,包含有主体与帽眉板,其中主体包覆使用者的头部且作为头顶防晒及固定的作用;位于前缘的帽眉板则具有脸部遮阳的功效。然而,在酷热的环境下,由于帽子的主体紧密地贴附于使用者头部,故容易产生闷热感,甚至使得头部冒汗而使头发湿透。如此一来,穿戴帽子虽然可以达到遮阳及防晒的目的,但却容易让使用者感到极度地不适。为了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帽子上面安装了风扇等散热设备进行解决。
[0003]授权公告号CN204838167U,技术名称为风扇模块及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该专利文献记载,该风扇模块包含一壳体、一风扇与一导气管。该壳体包含一连接部,并以可拆离的方式结合于一帽子的帽眉板,且该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与一出风口,其中该出风口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风扇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且该风扇转动时产生一气流;该气流是白该出风口排出于该壳体外;该导气管连接于该壳体上,当使用者穿戴该帽子时,该导气管用以将该气流引导至使用者头部与该帽体之间。由此,该具有风扇模块的帽子不仅能达到防晒效果,又能令使用者感觉凉爽而不闷热。
[0004]然而,上述产品和目前市面上的头戴式散热装置产品都存在着开放式进风口设计的结构问题。即在使用的过程中,开放式的风口设计容易使得使用者的头发被缠绕卷入到风扇的扇叶从而造成危险。同时,开放式的风口设计也会导致部分消费者因看到转动扇叶造成了心里不安而拒绝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本装置对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能够解决头戴式散热装置产品中开放式进风口的使用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包括风扇组件和佩戴组件,佩戴组件连接风扇组件用于将其固定于头部,风扇组件包括外壳体及设于外壳体内的风扇,外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设置于外壳体上远离头部的端面上。对于鸭舌帽造型的头戴式散热装置,则可以把进风口设置于帽眉板的前端。上述的设计,使得头发不容易贴近到进风口的位置,从而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说明,当进风口设置在前面的时候,使用者看不到风扇,也可以防止给心理造成不安感的情况。
[0008]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外壳体为扁平状设置,对应地,进风口设置于前端面上,风扇设于风扇座中,而风扇座架设在外壳体的内腔中使风扇座上下面都具有进风间隙。扁平状设计更加贴合原本消费者对帽子的使用习惯,而且拿取方便。而留有进风间隙
则方便更好的进风。
[0009]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进风口上设有遮挡件,关于进风口上设有遮挡件,该遮挡件可以位于进风口的开口位置,也可以位于进风的风道内部。具体可以是遮挡板、包围风扇的风扇座之类的结构。主要是起到阻挡外物接触到风扇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外界无法直接通过进风口观察到转动的扇叶,从而减少心理造成的不安感。除此之外,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采用不同的佩戴方式,例如反过来佩戴让风吹到脖子后颈上,而不需要担心身后的长头发被卷入到风扇扇叶处。说明的是,遮挡件并不是必要的部件,例如把外壳体前端的开口缩小,或者对进风口的形状进行设计,使得外界异物难以进入,不用遮挡件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0010]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遮挡件为前盖板,前盖板的内板面与位于外壳体内腔中的风扇座前端连接,从而使得前盖板稳定在进风口上,前盖板面积略小于进风口的开口面积,使得前盖板与外壳体之间留有进风间隙。此时的前盖板可以起到一个遮挡的作用。关于前盖板的固定方式,既透过其他组件(例如风扇座)和外壳体间接连接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卡位连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和外壳体直接连接实现。
[0011]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风扇座包括座体和座体上的座盖,座体上设有用于容纳风扇的槽位,槽位中设有用于风扇安装的支柱,风扇通过支柱架设在座体中;座体上近头部的一侧边设有出风口。
[0012]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风扇为离心式风扇,座盖上对应风扇的位置设置有上入风口,座体底部对应风扇的位置设置有下入风口。离心式风扇具有上下轴面两侧吸风进入扇叶中间,在扇叶的驱动下一方面随扇叶旋转,另一方面在惯性的作用下提高能量,沿半径方向离开扇叶出风的特点。该设计改变了常规轴流式风扇的风道流向方式,使得头戴式装备结构更加合理,也能更好隐蔽转动的扇叶,同时吹出更强的风力。
[0013]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座体上安装风扇的槽位设置为蜗壳结构的导风槽。离心式风扇位于导风槽的中部,离心式风扇的轴面一端和导风槽的支柱相连接,出风口设置于导风槽的靠近使用者的一侧,以便于出风。而且,导风槽结构采用蜗壳结构,有利于更好地聚风和吹风。
[0014]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离心式风扇包括第一离心式风扇和第二离心式风扇,导风槽包括第一导风槽和第二导风槽,第一导风槽和第二导风槽分别对称位于座体的左右两侧,第一离心式风扇位于第一导风槽的中部,第一导风槽靠近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二离心式风扇位于第二导风槽的中部,第二导风槽靠近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风口。这样的设计风力更加强劲,而且左右对称分布,也有利于使用时的舒适感。
[0015]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座盖设有上限位凸起,外壳体的内表面上部设有上卡槽,上限位凸起和上卡槽卡位配合,座体设有下限位凸起,壳体的内表面下部设有下卡槽,下限位凸起和下卡槽卡位配合。这样的设计可便于实现风扇座和外壳体的上下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从而形成便于外界的风流入离心式风扇轴面的风道。同理,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风扇座和外壳体之间的架设:座体设有左片状支架,壳体的内表面左部设有左卡槽,左片状支架和左卡槽卡位配合,座体设有右片状支架,外壳体的内表面右部设有右卡槽,右片状支架和右卡槽卡位配合。更优选地,通过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的结合,风扇座和外
壳体之间的架设会更加稳固,风扇在工作过程中能更加稳定,位置更不容易偏离,用户体验感更好。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出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该设计通过把进风口设置于外壳体上远离头部的端面上,以及通过设有遮挡件于进风口处的方式,从结构上既防止了头发缠绕卷入到风扇的扇叶的风险,也杜绝了部分人们对于看到转动扇叶容易造成心理不安的情况,使用起来更安心。结合上述结构特征,在外壳体内部采用离心式风扇装置,使得吹出的风力更强劲,满足使用者消暑降温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包括风扇组件和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连接所述风扇组件用于将其固定于头部,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外壳体(1)及设于所述外壳体(1)内的风扇,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3)和出风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上远离头部的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为扁平状设置,对应地,所述进风口(3)设置于前端面上;所述风扇设于风扇座(2)中,而所述风扇座(2)架设在所述外壳体(1)的内腔中使风扇座的上下面都具有进风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上设有遮挡件,防止外物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到风扇中影响风扇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为前盖板(11),所述前盖板(11)的内板面与位于所述外壳体(1)内腔中的风扇座(2)前端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前盖板(11)稳定在所述进风口(3)上,所述前盖板(11)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留有进风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头戴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座(2)包括座体(22)和所述座体上的座盖(21),所述座体(22)上设有用于容纳风扇的槽位,槽位中设有用于风扇安装的支柱(227),所述风扇通过支柱架设在所述座体(22)中;所述座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明卓炜程吴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拓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