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960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装置,该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装置包括悬浮箱、电池、控制单元、曝气管、行进组件和气泵。悬浮箱在左右方向的宽度自前至后先增大后减小,电池设置在悬浮箱上方,曝气管设置在悬浮箱的前方,曝气管沿上下方向贯穿悬浮箱,曝气管下方还设置有出气孔,气泵设置在悬浮箱上方并且与曝气管连接,行进组件包括行进电机和连接在行进电机后端转动轴上的螺旋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装置能够对不同深度的河流、湖泊的不同位置进行曝气,操作灵活,节省资金。节省资金。节省资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流污水治理
,具体的是一种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mediation)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0003]水环境质量问题、水生态问题、环境隐患问题不断突出,严重影响和损害人类生活和生命健康。目前为了改善河流、湖泊恶劣的生态环境,大多数是向河流、湖泊底部曝气,从而使得河流、湖泊底部的淤泥、藻类植物向上飘起,从而加强淤泥、藻类植物与有机物及溶解氧接触,进而保证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0004]但是现有的曝气装置往往是固定安装的,在对河流、湖泊不同位置进行曝气时,就会增加投入成本,同时消耗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装置,有效解决了难以对河流、湖泊不同位置进行曝气,曝气成本大消耗人力多的技术问题。
[0006]一种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浮箱、电池、控制单元、曝气管、行进组件、气泵,定义悬浮箱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悬浮箱在左右方向的宽度自前至后先增大后减小,悬浮箱能够悬浮在水面上,电池设置在悬浮箱上方,曝气管位于悬浮箱的前部,曝气管沿上下方向贯穿悬浮箱,曝气管下方还设置有出气孔,气泵设置在悬浮箱上方并且与曝气管连接,以将空气沿曝气管上端吸入曝气管内并且沿出气孔喷出,行进组件包括行进电机和连接在行进电机后端转动轴上的螺旋桨,控制单元和电池电性连接在一起。
[0007]优选的,悬浮箱后箱壁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长孔,行进电机沿转动长孔伸出悬浮箱内部,悬浮箱内还设置有主动电机,主动电机的输出轴自上至下向下延伸布置,主动电机上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悬浮箱上箱壁的内部,主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行进电机前端还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弧形齿轮。
[0008]优选的,电池上方还设置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将太阳能板支撑在悬浮箱上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曝气管为一根包括竖直管段和水平管段的L形管,所述水平管段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开口朝前,水平管段与气泵连接在一起,竖直管段下方还包括一根伸缩管段,所述伸缩管段能够在竖直管段内部沿上下方向移动。
[0010]优选的,出气孔设置有多个,各出气孔上均设置有过滤网。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0012]1、悬浮箱能够悬浮在水面上,同时通过行进组件能够在水面上移动,从而使得本技术能够在河流、湖泊不同位置处对水底进行曝气,同时悬浮箱前端为尖端,减小了悬浮箱在水中移动的阻力,节省投入成本。
[0013]2、行进组件能够在左右方向移动,从而改变本技术的行进方向,进一步增大本技术对河流、湖泊不同位置进行曝气,增大本技术曝气覆盖范围。
[0014]3、在晴天太阳能板能够对太阳光光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从而为本实用性提供动力,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0015]4、伸缩管段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提高本技术在对不同深度的河流、湖泊底部曝气的效率,提高曝气效果。
[0016]5、过滤网的设置防止河流、湖泊底部的淤泥沿出气孔进入伸缩管段内,避免伸缩管段内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3为图2中A

A面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1]图5为图4中B

B面剖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
太阳能板;2

电池;3

控制单元;4

悬浮箱;5

支撑柱;6

曝气管;7

转动长孔;8

螺旋桨;9

输出轴;10

主动齿轮;11

行进电机;12

气泵;13

水平管段;14

竖直管段;15

伸缩管段;16

出气孔;17

连接杆;18

主动电机;19

弧形齿轮;20

固定轴;21

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6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26]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一,本技术为一种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装置,主要是用于改善河流、湖泊恶劣的生态坏境的工程中对河流、湖泊底部进行曝气,目的是为了对河流、湖泊底部不同位置进行曝气,同时降低成本,节省资金,主要包括悬浮箱4、电池2、控制单元3、曝气管6、行进组件、气泵12。定义悬浮箱4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如图3所示,悬浮箱4在左右方向的宽度自前至后先增大后减小,悬浮箱4内设置有一块L形隔离板21,从而将悬浮箱4内部分割为前空腔和后空腔,电池2设置在悬浮箱4上方,控制单元3设置在电池2和悬浮箱4之间,并且控制单元3和电池2电性连接在一起。控制单元3能够控制气泵12和行进组件的运转和停止,控制单元3远程设备控制,从而使得人在岸上也能够在该设备在河流上工作时进行控制。
[0028]曝气管6设置在悬浮箱4前方,曝气管6沿上下方向贯穿悬浮箱4的前空腔,曝气管6下方还设置有出气孔16,气泵12设置在悬浮箱4上方并且与曝气管6连接在一起,从而将空气沿曝气管6上端吸入曝气管6内,并且沿出气孔16喷出,进而对河流、湖泊底部的淤泥进行曝气。曝气管6沿上下方向向下伸出前空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防水结构,以避免水流进入前空腔造成悬浮箱4的下沉。
[0029]行进组件设置在后空腔内,行进组件包括行进电机11和连接在行进电机11后端转动轴上的螺旋桨8,从而通过控制单元3控制电池2为行进电机11输送电能,以为悬浮箱4提供向前运行的动力。
[0030]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悬浮箱4的后箱壁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长孔7,行进电机11沿转动长孔7伸出悬浮箱4。后空腔内还设置有主动电机18,主动电机18上端通过连接杆17固定连接在悬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浮箱(4)、电池(2)、控制单元(3)、曝气管(6)、行进组件、气泵(12),悬浮箱(4)在左右方向的宽度自前至后先增大后减小,悬浮箱(4)能够悬浮在水面上,电池(2)设置在悬浮箱(4)上方,曝气管(6)位于悬浮箱(4)的前部,曝气管(6)沿上下方向贯穿悬浮箱(4),曝气管(6)下方还设置有出气孔(16),气泵(12)设置在悬浮箱(4)上方并且与曝气管(6)连接,以将空气沿曝气管(6)上端吸入曝气管(6)内并且沿出气孔(16)喷出,行进组件包括行进电机(11)和连接在行进电机(11)后端转动轴上的螺旋桨(8),控制单元(3)和电池(2)电性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浮箱(4)后箱壁上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长孔(7),行进电机(11)沿转动长孔(7)伸出悬浮箱(4)内部,悬浮箱(4)内还设置有主动电机(18),主动电机(18)的输出轴(9)自上至下向下延伸布置,主动电机(18)上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永成刘天一付宝疆杜贝贝乔明昭王其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