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冷却硬管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9490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炉冷却硬管缓冲装置,包括水冷炉口、炉壳本体和托圈,水冷炉口与炉壳本体的炉口相连,水冷炉口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进水硬管,水冷炉口的回水端连接有第一回水硬管,第一进水硬管和第一回水硬管均包括至少一节呈Ω形的缓冲管,托圈上设有转炉炉帽冷却水分配器,炉壳本体上设有若干层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第二进水硬管和第二回水硬管均包括至少一节呈Ω形的缓冲管,水冷炉口、炉壳本体冷却降温时,当水冷炉口相对炉壳本体晃动、炉壳本体与托圈窜动等因素造成拉力、热膨胀产生内应力时,通过设置至少一节呈Ω形的缓冲管、形变补偿作用缓冲拉力或应力,结构简单、实用、有效降低漏水故障、防止影响正常生产。防止影响正常生产。防止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冷却硬管缓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转炉冷却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转炉冷却硬管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炉为可以倾动的圆筒状吹氧炼钢容器,一般采用炉帽、炉身和炉底组成炉体,通过托圈、耳轴架置于支座轴承上,操作时用机械倾动装置使炉体围绕横轴转动。由于在高温的作用下,炉口受炉渣和炉气的冲刷侵蚀容易损坏变形,为了保持炉口的形状、提高炉帽寿命和便于清除口处积渣,目前普遍采用了通入循环水强制冷却的水冷炉口,水冷炉口有水箱式和埋管式两种结构,在水冷炉口安装过程中,一般将水冷炉口使用行车吊装到位,安装M64*220紧固螺栓,使用敲击扳手进行紧固,最后采用Ф57*5无缝管进行配管通水、水冷炉口与本体进回水硬管直接相连,水冷炉口在更换期间会在托圈,指定位置将进回水硬管用切割机进行割除,待新水冷炉口安装完毕后直接焊接碰通。
[0003]转炉冷却结构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水冷炉口紧固螺栓安装不到位,本体炉口法兰与水冷炉口存在间隙,在生产摇炉过程中,水冷炉口相对炉壳晃动,水冷炉口连接进回水硬管受到拉力从而容易导致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冷却硬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炉口(1)、炉壳本体(2)和托圈(3),所述水冷炉口(1)与炉壳本体(2)的炉口相连,水冷炉口(1)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进水硬管(4),水冷炉口(1)的回水端连接有第一回水硬管(5),所述第一进水硬管(4)和第一回水硬管(5)均位于炉壳本体(2)外部且均包括至少一节呈Ω形的缓冲管(6),所述托圈(3)连接于炉壳本体(2)外部且设有转炉炉帽冷却水分配器(7),所述转炉炉帽冷却水分配器(7)与第一进水硬管(4)和第一回水硬管(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冷却硬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硬管(4)、第一回水硬管(5)外设有与炉壳本体(2)相连的第一管支架(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冷却硬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硬管(4)或第一回水硬管(5)连接有第一进出管(9),所述第一进出管(9)上设有第一阀门(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冷却硬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硬管(4)上的缓冲管(6)和第二进水硬管(12)上的缓冲管(6)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转炉冷却硬管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本体(2)上设有靠近水冷炉口(1)设置的若干层冷却水管(11),若干层冷却水管(11)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二进水硬管(12),若干层冷却水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刚王宇由栋家孙成鹏
申请(专利权)人: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