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调距双头防松弹簧螺母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41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极调距双头防松弹簧螺母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杆,所述螺栓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侧壁两端均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板,所述压缩板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螺栓和螺杆,之间夹紧有固定板,所述螺栓内设有操作腔,所述操作腔的左、右侧壁均转动连接有带动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蜗杆,带动带动螺纹套向内侧移动,带动卡紧杆活动卡紧进入到卡孔中,对螺杆进行固定,转动固定螺纹杆对蜗杆进行固定,挤压板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可以方便螺栓和螺杆拆卸时,可以轻松拧开。拧开。拧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极调距双头防松弹簧螺母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螺母组件领域,尤其涉及无极调距双头防松弹簧螺母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以及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在航空航天、交通、电子、光伏和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对机械设备及工具的相关紧固连接不断提出新要求;但是现有紧固件由于刚性和单螺旋面配合,存在预紧力大和螺纹受力不均而导致螺栓及其螺纹和被连接件的损坏,特别是在有振动机械和受风力及温差较大的环境下的螺纹连接中,必须加装防震防滑配件装置,在有精密和安全等螺纹连接的特别需要时,对螺栓和六角螺母的材质及制造工艺要求都特别高;而在紧固件防松技术方面,从基本的配置弹簧垫圈和平垫圈防松技术,逐步发展到双螺母之间再拧紧、中圆螺母圆周上开缺口、外圆贯穿螺纹孔+沉头螺钉、+内置交错的凸轮楔块、变牙型等螺纹结构改良和形状记忆合金智能防松等技术,除了增加紧固件制造难度外,还带来安装及维修的装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无极调距双头防松弹簧螺母组件。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无极调距双头防松弹簧螺母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杆,所述螺栓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侧壁两端均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板,所述压缩板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螺栓和螺杆,之间夹紧有固定板。
[0006]优选的,所述螺栓内设有操作腔,所述操作腔的左、右侧壁均转动连接有带动螺纹杆,所述带动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带动螺纹套,所述带动螺纹套上固定连接有卡紧杆,所述螺杆的两侧均设有卡孔,所述夹紧杆活动卡装于卡孔内,所述操作腔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转动贯穿安装有带动杆,所述带动杆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和蜗轮,所述带动螺纹杆上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操作腔的左壁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轮和蜗杆啮合,所述操作腔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通孔,所述带动螺纹套滑动贯穿限位通孔内。
[0007]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右端转动贯穿操作腔的右壁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螺栓的右壁嵌装有固定螺纹套,所述固定块上转动贯穿安装有固定螺纹杆,所述固定螺纹杆和固定螺纹套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卡紧杆的外径和卡孔的内径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轴承座的内径和带动杆的外径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螺纹杆的外径和固定螺纹套的内径适配。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本技术通过转动蜗杆,蜗杆带动蜗轮转动,带动带动杆转动,带动杆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啮合,带动带动螺纹杆转动,带动带动螺纹套向内侧移动,带动卡紧杆活动卡紧进入到卡孔中,对螺杆进行固定,当固定结束后,然后将固定块转动至固定螺纹套的位置,转动固定螺纹杆,固定螺纹杆转动进入到固定螺纹套内,对蜗杆进行固定。
[0013]2,本技术通过将需要固定的固定板放置于螺栓和螺杆之间,然后挤压板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可以方便螺栓和螺杆拆卸时,可以轻松拧开。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无极调距双头防松弹簧螺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无极调距双头防松弹簧螺母组件的操作腔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无极调距双头防松弹簧螺母组件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螺栓、2螺杆、3空腔、4压缩弹簧、5挤压板、6固定板、7操作腔、8带动螺纹杆、9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带动螺纹套、12蜗轮、13蜗杆、14固定螺纹套、15固定螺纹杆、16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参照图1

3,无极调距双头防松弹簧螺母组件,包括螺栓1和螺杆2,螺栓1和螺杆2螺纹连接,螺栓1的侧壁两端均设有空腔3,空腔3内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压缩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板,压缩板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5,螺栓1和螺杆2,之间夹紧有固定板6;
[0020]螺栓1内设有操作腔7,操作腔7的左、右侧壁均转动连接有带动螺纹杆8,带动螺纹杆8上螺纹连接有带动螺纹套11,带动螺纹套11上固定连接有卡紧杆,螺杆2的两侧均设有卡孔,夹紧杆活动卡装于卡孔内,操作腔7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转动贯穿安装有带动杆,带动杆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0和蜗轮12,带动螺纹杆8上第一锥齿轮9,第一锥齿轮9和第二锥齿轮10啮合,操作腔7的左壁转动连接有蜗杆13,蜗轮12和蜗杆13啮合,操作腔7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限位通孔,带动螺纹套11滑动贯穿限位通孔内;
[0021]蜗杆13的右端转动贯穿操作腔7的右壁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螺栓1的右壁嵌装有固定螺纹套14,固定块16上转动贯穿安装有固定螺纹杆15,固定螺纹杆15和固定螺纹套14螺纹连接,卡紧杆的外径和卡孔的内径适配,轴承座的内径和带动杆的外径适配,固定螺纹杆15的外径和固定螺纹套14的内径适配。
[0022]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将需要固定的固定板6放置于螺栓1和螺杆2之间,然后挤压板5对压缩弹簧4进行压缩,可以方便螺栓1和螺杆2拆卸时,可以轻松拧开,然
后转动蜗杆13,蜗杆13带动蜗轮12转动,带动带动杆转动,带动杆带动第二锥齿轮10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10和第一锥齿轮9啮合,带动带动螺纹杆8转动,带动带动螺纹套11向内侧移动,带动卡紧杆活动卡紧进入到卡孔中,对螺杆1进行固定,当固定结束后,然后将固定块16转动至固定螺纹套14的位置,转动固定螺纹杆15,固定螺纹杆15转动进入到固定螺纹套14内,对蜗杆13进行固定。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极调距双头防松弹簧螺母组件,包括螺栓(1)和螺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和螺杆(2)螺纹连接,所述螺栓(1)的侧壁两端均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所述压缩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板,所述压缩板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5),所述螺栓(1)和螺杆(2),之间夹紧有固定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调距双头防松弹簧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内设有操作腔(7),所述操作腔(7)的左、右侧壁均转动连接有带动螺纹杆(8),所述带动螺纹杆(8)上螺纹连接有带动螺纹套(11),所述带动螺纹套(11)上固定连接有卡紧杆,所述螺杆(2)的两侧均设有卡孔,所述操作腔(7)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转动贯穿安装有带动杆,所述带动杆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0)和蜗轮(12),所述带动螺纹杆(8)上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玉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