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讯号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924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讯号连接系统,用来在电子记忆卡及电子装置之间传送电子数据。该电子记忆卡包含第一面、对应第一面的第二面,以及四排数据传输垫,分别配置于该电子记忆卡第一面的四边上,每一排数据传输垫均包含若干个输出接脚以及一个识别接脚。该电子讯号连接系统具有一个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用来存取该电子记忆卡的数据,其包含若干个接收端、一个识别接收端及若干个讯号输出端,其中该若干个接收端用于电连接该电子记忆卡的该若干个输出接脚,该识别接收端用于电连接该电子记忆卡的该识别接脚,且每一讯号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对应的接收端以传送电子数据至电子装置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讯号连接系统,尤其是指一种能应用于多种USB储存媒体上的电子讯号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过去用在数位相机中的传统大型记忆卡如快闪记忆卡,几乎是使用SD规格。但自从手机、PDA、卫星导航系统(GPS)等产品普及以来,市场对于小型记忆卡的需求量快速膨胀。随着数字照相机、手机、手持摄录像机、MP3播放器、数字录音设备使用量的增加,小型数据存储装置使用也随之增多。近年来,USB接口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不同的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制式连接器的联接进行资料互传,例如个人计算机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将具有各种数据传输速度的设备连接在一起,通过USB总线,周边装置就可以在个人计算机的控制下进行数据互传。但这种方便的互传方式,一旦离开了个人计算机,各设备间无法利用USB接口进行操作,这是因为一旦没有像个人计算机一样的主(Host)装置存在,具有USB接口的周边装置也仅能做为一从(slave)装置。虽然现在USB接口,已经成为个人计算机与其外围装置相互连结的标准规格之一,不过为了改善目前USB接口的主从架构模式,也就是由个人计算机来控制外围装置的操作方式,英特尔、微软、飞利浦等信息大厂所组成的USB规格制订者论坛(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针对原有的USB规格,再加入端对端(peer-to-peer)、低耗电等功能,开发一种称之为USBOn-The-Go(OTG)的技术。OTG技术即运用在没有个人计算机作为主(Host)装置存在的情况下,将其中之一原先作为从(Slave)装置的外围装置设定为一主装置,使得原先作为从(Slave)装置的外围装置之间依然能实现数据传送。如此一来,所有USB产品具备独立运作的能力,而不是仅限于扮演个人计算机周边的角色,例如数字相机的USB接口直接连接到打印机上,通过OTG技术,将拍出的相片立即打印出来;也可以将数字相机中的数据,通过OTG技术传送到USB接口的移动硬盘上。而且使用OTG技术后,任一从设备不仅可以透过USB接口与个人计算机沟通,也能通过OTG技术与其它从设备互联。因此OTG技术带给使用者更多使用上的便利。因此,发展一种整合OTG与USB技术的电子储存系统以及电子传输装置是业界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整合OTG与USB技术的电子讯号连接系统。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讯号连接系统,其包含一个电子记忆卡以及一个电子讯号转接组件。该电子记忆卡包含第一面以及对应第一面的第二面,其包含四排数据传输垫,分别位于该电子记忆卡的第一面的四边上,其中每一排数据传输垫皆包含若干个输出接脚以及一个识别接脚。该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用于存取该电子记忆卡的数据,其包含至少一壳体、若干个接收端、一个识别接收端及若干个讯号输出端。该若干个接收端用于电连接该电子记忆卡的该若干个输出接脚。该识别接收端用于电连接该电子记忆卡的该识别接脚。每一讯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该若干个接收端中相应的一接收端。该存取控制单元用于通过该若干个讯号输出端存取该电子记忆卡的数据。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讯号连接系统,其具有一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用来传输电子记忆卡的电子数据至电子装置。该电子记忆卡包含第一面、对应第一面的第二面以及四排数据传输垫,该四排数据传输垫分别位于该电子记忆卡的第一面的四边上,每一排数据传输垫皆包含若干个输出接脚以及一个识别接脚。该电子讯号转接组件包含若干个接收端,容置于该壳体内,用来电连接该电子记忆卡的该若干个输出接脚;一个识别接收端,容置于该壳体内,用来电连接该电子记忆卡的该识别接脚。前述电子讯号转接组件可内建于该电子装置中,且该电子装置具有一个存取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若干个接收端。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讯号连接系统,其具有一个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用来传输一第一电子装置与一第二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讯号,该第一电子装置包含若干个输出接脚以及一个识别接脚,该电子讯号转接组件包含若干个接收端,用来电连接该第一电子装置的若干个输出接脚;一个识别接收端,用来电连接该第一电子装置的该识别接脚;以及若干个讯号输出端,每一讯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该若干个接收端的一个接收端,用来电连接该第二电子装置。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讯号连接系统,其具有一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用来传输一第一电子装置与一第二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讯号,该第一电子装置包含若干个输出接脚以及一个识别接脚,该电子讯号转接组件包含若干个接收端、一个识别接收端、若干个讯号输出端、一个识别讯号输出端以及一个切换开关。该若干个接收端用于电连接该第一电子装置的若干个输出接脚。该识别接收端用于电连接该第一电子装置的识别接脚。每一讯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该若干个接收端的一个接收端,用来电连接该第二电子装置。该识别讯号输出端用于电连接该第二电子装置。该切换开关用于控制该识别接收端的电连接路径,以决定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第二电子装置的主从(host/slave)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子讯号连接系统其规格特性不仅兼容于传统USB接口,也同时符合OTG设计的需求,能增加数据储存与传输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子讯号连接系统的分解图。图2是图1的电子讯号连接系统的电子记忆卡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电子记忆卡的侧视图。图4A以及图4B分别是图1的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的第一以及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图4A的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的构造图。图6是图4A沿剖面线A-A的剖面图。图7是当电子记忆卡插入电子讯号转接组件后的示意图。图8是当电子记忆卡插入电子装置的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的方向倒置时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讯号连接系统的内部构造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电子讯号连接系统,其中显示电子讯号转接组件与第一电子装置以及第二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的第一壳体沿剖面线B-B的剖面图。图12是图10的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的第二壳体沿剖面线C-C的剖面图。图13是本技术的电子讯号连接系统,其中显示电子讯号转接组件与第一电子装置以及第二电子装置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的第一壳体沿剖面线D-D的剖面图。图15是图13的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的第二壳体沿剖面线E-E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的电子讯号连接系统10的分解图。该电子讯号连接系统10包含一个电子记忆卡20、一个电子装置40以及一个电子讯号转接组件60。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讯号转接组件60为一个转接器(Adapter)可插置于电子装置40的插槽41(例如为一个标准USB接口的传输端口)内,以将符合OTG规范的端子转接成符合USB规范的端子。电子装置40可利用一个存取控制单元(未图示)存取电子记忆卡20的数据。在图1中,电子装置40为笔记本电脑,其存取控制单元即该笔记本电脑的中央处理器。然而该电子装置4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等等,皆能以电子讯号转接组件60存取电子记忆卡20的数据。而存取控制单元可以是中央处理器或是其相应可控制数据存取的控制芯片。请参阅图2是图1的电子讯号连接系统的电子记忆卡的立体图,以及图3是图2的电子记忆卡的侧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讯号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电子讯号转接组件,用于在电子记忆卡及电子装置之间传送电子数据,其中该电子记忆卡具有几何多边构形,其中每一边设有一排数据传输垫,包含若干个输出接脚以及一个识别接脚,该电子讯号转接组件包含:至少一壳体;若干个接收端,设置于该壳体的第一端上,用来电连接前述电子记忆卡的若干个输出接脚;识别接收端,容置于该壳体的第一端内,用来电连接该电子记忆卡的识别接脚;以及若干个讯号输出端,设置于该壳体的第二端上,每一讯号输出端分别直接连接前述若干个接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仁毕可孚
申请(专利权)人:数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