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昆明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玉米种子内生菌去除及快速萌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9077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种子内生菌去除及快速萌发的方法,其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75%的乙醇中滴入吐温20,将整粒玉米种子浸泡在上述乙醇中并摇动几次,在5min后用无菌水冲3~4次;步骤2,在升汞溶液滴入用量为吐温20,之后将步骤2中冲洗后的种子加入上述升汞溶液中并摇动几次,10min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直至水中不再有泡沫为止;步骤3,将步骤2中清洗干净的种子接种在罐头瓶内的萌发培养基上,每个罐头瓶中放入40~50粒种子,将胚乳朝上。本方法省时有效、简便易行,不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且实生苗生长健壮整齐,加速了玉米无毒苗的繁殖速度,具体可以达到内生菌去除率95.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种子内生菌去除及快速萌发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种子培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种子内生菌去除及快速萌发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已经发现在健康植物组织的内部也有微生物存在,但由于这些微生物对植物表观上无明显的症状,其存在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忽视。自20世纪30年代发现造成畜牧业重大损失的牲畜中毒是由于食用感染内生菌的牧草后,内生菌的研究才得以广泛地开展起来。内生菌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段时期生活在植物组织内,对植物组织没有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菌;还包括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营表面生的腐生菌,对宿主暂时没有伤害的潜伏性病原菌和菌根菌。内生菌是一个生态学概念,而非分类学单位。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研究者用“endophyte”、“endophytic”等词来描述它们为特定的与植物联合的微生物类群,使植物内生菌的涵义延伸至植物微生态学、植物病理学和生物防治等领域。内生菌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中。而且对于一种植物而言,从中可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和(或)细菌通常为几种至几十种,有的甚至多达几百种,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在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增强他感作用、抗病虫害及环境胁迫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其活性产物在研制抗菌、抗肿瘤药物方面也有长足进步。
[0003]目前,对玉米内生菌的研究也较多,主要体现在内生菌的分离、活性产物的研究及其生防作用等方面,研究中还发现种子中也存在多种内生菌,并可以在整个生育期中保存下来,即可以通过种子在世代之间传递。而在内生菌的起源、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定殖及与植物间的生物学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还较少。获得无内生菌干扰的悉生植物是此类研究的基础。
[0004]然而,玉米存在种子消毒不易彻底,消毒后萌芽缓慢、发芽率低等问题,成为培养无菌苗及植物内生菌定向研究的障碍。开发出一种既能较好的去除种子内生菌,又能提高萌芽率并快速成苗的方法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专利技术目的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玉米种子内生菌去除及快速萌发的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消毒效果和更高的发芽率。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种子内生菌去除及快速萌发的方法:
[0009]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1,在75%的乙醇中滴入吐温20,将整粒玉米种子浸泡在上述乙醇中并摇动几次,在5min后用无菌水冲3~4次;
[0011]步骤2,在升汞溶液滴入用量为吐温20,之后将步骤2中冲洗后的种子加入上述升汞溶液中并摇动几次,10min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直至水中不再有泡沫为止;
[0012]步骤3,将步骤2中清洗干净的种子接种在罐头瓶内的萌发培养基上,每个罐头瓶中放入40~50粒种子,将胚乳朝上,将培养基铺满,之后,拧紧瓶盖放入人工气候箱中培养48h。
[0013]步骤4,用酒精灯灼烧过的镊子,将步骤2中已经出芽长根的种子放入装有育苗培养基的罐头瓶中,每瓶均匀地放入2~4粒种子,拧紧瓶盖放入人工气候箱中培养,3天后即可获得无内生菌污染、且生长粗壮的无菌实生苗。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吐温20的用量均在0.1%~1.0%。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升汞溶液均为0.1%的升汞溶液。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萌发培养基的制作步骤如下:
[0017]步骤1,在1升水中加入8g琼脂煮沸,分装到组培用罐头瓶中,30~40ml/瓶,加盖后通过101.33kPa高压灭菌35~40min。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育苗培养基的制作步骤如下:
[0019]步骤1,在1升水中加入8g琼脂煮沸,再加入2g碾碎的复合肥,搅匀1分钟后分装到罐头瓶中,60~70ml/瓶,加盖后通过101.33kPa高压灭菌35~40min。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5,准备高12.5

、杯口直径9.5

、底径4.5

的透明塑料杯,用75%的乙醇里外消毒后放入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照射20~30min;
[0022]步骤6,然后将步骤4中的罐头瓶盖取下,扣上透明塑料杯,之后将无菌实生苗、罐头瓶和透明塑料杯整体放入人工气候箱;
[0023]步骤7,每隔一天轻拍透明塑料杯,将其内壁上凝结的水珠拍下,以增加塑料杯的透光率。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人工气候箱的温度设置在25~28℃。
[0025]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人工气候箱设置在30℃条件下光照12h,在25℃条件下黑暗12h。
[002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方法省时有效、简便易行,不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且实生苗生长健壮整齐,加速了玉米无毒苗的繁殖速度,具体可以达到内生菌去除率95.00
±
2.56%,发芽率89
±
2.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及用途。
[0029]实施例一
[0030]一种玉米种子内生菌去除及快速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1,在75%的乙醇中滴入吐温20,将整粒玉米种子浸泡在上述乙醇中并摇动几次,在5min后用无菌水冲3~4次;
[0032]步骤2,在升汞溶液滴入用量为吐温20,之后将步骤2中冲洗后的种子加入上述升汞溶液中并摇动几次,10min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直至水中不再有泡沫为止;
[0033]步骤3,将步骤2中清洗干净的种子接种在罐头瓶内的萌发培养基上,每个罐头瓶中放入40~50粒种子,将胚乳朝上,将培养基铺满,之后,拧紧瓶盖放入人工气候箱中培养48h。此时,种子即可出芽(芽长约0.5~1.0

)长根(约0.5~1.5

)。新种子萌芽率可达100%。
[0034]步骤4,用酒精灯灼烧过的镊子,将步骤2中已经出芽长根的种子放入装有育苗培养基的罐头瓶中,每瓶均匀地放入2~4粒种子,拧紧瓶盖放入人工气候箱中培养,3天后即可获得无内生菌污染、且生长粗壮的无菌实生苗。此时苗高3~6

,1~2叶。
[003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3中人工气候箱的温度设置在25~28℃。所述步骤4中人工气候箱设置在30℃条件下光照12h,在25℃条件下黑暗12h。
[0036]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吐温20的用量均在0.1%~1.0%。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升汞溶液均为0.1%的升汞溶液。
[0037]另外,所述步骤3中的萌发培养基的制作步骤如下:
[0038]步骤1,在1升水中加入8g琼脂煮沸,分装到组培用罐头瓶中,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种子内生菌去除及快速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75%的乙醇中滴入吐温20,将整粒玉米种子浸泡在上述乙醇中并摇动几次,在5min后用无菌水冲3~4次;步骤2,在升汞溶液滴入用量为吐温20,之后将步骤2中冲洗后的种子加入上述升汞溶液中并摇动几次,10min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直至水中不再有泡沫为止;步骤3,将步骤2中清洗干净的种子接种在罐头瓶内的萌发培养基上,每个罐头瓶中放入40~50粒种子,将胚乳朝上,将培养基铺满,之后,拧紧瓶盖放入人工气候箱中培养48h。步骤4,用酒精灯灼烧过的镊子,将步骤2中已经出芽长根的种子放入装有育苗培养基的罐头瓶中,每瓶均匀地放入2~4粒种子,拧紧瓶盖放入人工气候箱中培养,3天后即可获得无内生菌污染、且生长粗壮的无菌实生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种子内生菌去除及快速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吐温20的用量均在0.1%~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玉米种子内生菌去除及快速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升汞溶液均为0.1%的升汞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种子内生菌去除及快速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萌发培养基的制作步骤如下:步骤1,在1升水中加入8g琼脂煮沸,分装到组培用罐头瓶中,3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陈艳芳李晶丁红辉王艳芳苏源刘英超苏辛林丽原小迪杨冰娟陶睿泽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