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质轴承套圈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质轴承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钢质轴承套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M50轴承钢由于具备高的耐磨性、强度以及高温稳定性,被广泛用于制备航空、航天、海工等领域所使用的轴承套圈。轴承服役过程中一个典型的失效形式是因为残余拉应力过大导致的精度保持性差以及发生微变形,从而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当塑性变形不断积累时,轴承工作面严重磨损从而失效。因此,为了保持轴承的精度,减缓微变形的发生,需要控制轴承的残余应力,即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既降低轴承套圈的体残余拉应力(即轴承套圈内部残余拉应力),同时提高其表层压应力。这样,在减少微变形的同时,也可以延缓裂纹萌生和扩展,增加耐磨性和疲劳寿命。
[0003]以往的残余应力控制中,热处理和冷加工往往被孤立看待,比如通过调整M50轴承钢加工过程的热处理工艺降低残余奥氏体含量,通过喷丸、激光冲击、机械碾压等冷加工方式提高表层压应力。
[0004]由于独立的表面强化工艺未广泛应用,上述残余应力控制方法使得热处理和冷加工过程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质轴承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对钢质轴承套圈毛坯进行淬火处理和深冷处理;2)对步骤1)得到的钢质轴承套圈毛坯进行多次回火,并在第一次回火后进行深冷处理,使得到钢质轴承套圈毛坯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含量在2%以内;3)对步骤2)得到的钢质轴承套圈毛坯进行磨削处理,所述磨削处理包括粗磨和精磨,粗磨和精磨之后分别进行回火稳定处理,其中粗磨后回火稳定温度高于精磨后回火稳定温度;4)对步骤3)得到的钢质轴承套圈毛坯进行沟道终磨及沟道精研处理,得到钢质轴承套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轴承套圈为M50钢轴承套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淬火的具体条件包括:淬火温度为1060
‑
1130℃;保温时间为20
‑
60min;快速冷却时在小于30min内将M50钢轴承套圈毛坯冷却到低于2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深冷处理的深冷温度小于
‑
50℃,冷却时间为1
‑
3h。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每次回火温度为4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艳飞,刘宏伟,李殿中,刘航航,杜宁宇,类承帅,赵志坡,李依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