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可调节灯带后置结构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装饰
,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可调节灯带后置结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不论是家装吊顶还是工装吊顶,吊顶上往往都需要安装集成灯带类的条形灯带,安装条形灯带时,需要在吊顶上开设符合条形灯带尺寸的灯槽,然后再将条形灯带安装固定在灯槽内。但是随着用户对亮度需求的变化,需要更换不同型号、尺寸的条形灯带来适应用户的需求,而吊顶上开设的灯槽尺寸固定,不能适应不同型号、尺寸的条形灯带。
[0003]另一方面,传统的吊顶上通过多次开槽安装条形灯带的方式步骤多,操作不方便,不大适用于需更换条形灯带的环境。
[0004]因此,亟需一种方便安装,适用不同型号、尺寸的条形灯带的灯带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不同规格条形灯带的装配式可调节灯带后置结构及安装方法。
[000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可调节灯带后置结构,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可调节灯带后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构件A(1)、构件B(2),所述构件A(1)下方形成左空腔(12),构件A(1)的顶部向内延伸出支承板(13);构件B(2)下方形成右空腔(22),构件A(1)通过支承板(13)叠设在构件B(2)的上方,构件A(1)与构件B(2)交叠的下方形成灯带腔(8),构件A(1)、构件B(2)固设在握钉板(3)下方,握钉板(3)的两侧安装有膨胀螺栓(4),左空腔(12)内套设有左吊顶板面(5),右空腔(22)内套设有右吊顶板面(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节灯带后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A(1)包括竖板(11),竖板(11)上向外延伸出左支撑板(14)、左定位板(15),左支撑板(14)、左定位板(15)位于竖板(11)的下方,竖板(11)、左支撑板(14)、左定位板(15)三者间形成了左空腔(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节灯带后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定位板(15)位于左支撑板(14)的上方,左定位板(15)、左支撑板(14)与竖板(11)垂直布设,左定位板(15)的长度尺寸大于左支撑板(14)的长度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节灯带后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B(2)包括构件竖板(21),构件竖板(21)的顶部向内延伸出右限位板(23),远离右限位板(23)的一侧布设有右支撑板(24)、右定位板(25),构件竖板(21)、右支撑板(24)、右定位板(25)三者间形成了右空腔(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可调节灯带后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定位板(25)位于右支撑板(24)的上方,右定位板(25)、右支撑板(24)与构件竖板(21)垂直布设,右定位板(25)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钱依玲,蒋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