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介质全息空气成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成像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无介质全息空气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现有全息投影仪功率较大,为此在成像机体的表面上开设有大量散热孔散热,然而散热孔较大时灰尘很容易进入设备外壳内,从而影响设备的适应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无介质全息空气成像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无介质全息空气成像装置,包括成像机体,所述成像机体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上盖,所述成像机体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投影镜头,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介质全息空气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机体(1),所述成像机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上盖(2),所述成像机体(1)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投影镜头(3),所述成像机体(1)前表面位于投影镜头(3)一侧开设有第一豁口(4),所述成像机体(1)背面开设有第第二豁口(5),所述第一豁口(4)内固定安装有送风机构(6),所述送风机构(6)包括定位螺孔(601)、进气豁口(602)、机构外壳(603)、安装支架(604)、风机(605)和防护格栅(606),所述成像机体(1)内位于送风机构(6)与第二豁口(5)之间安装有散热机构(8),所述散热机构(8)包括连接通孔(801)、第一接口(802)、导热扁管(803)、第二接口(804)、连接螺栓(805)和第一密封垫(806),所述成像机体(1)内位于导热扁管(803)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导热机构(9),所述导热机构(9)包括第二密封垫(901)、散热翅片(902)、安装豁口(903)、上定位板(904)、支撑支柱(905)和下定位板(906),所述成像机体(1)内位于导热扁管(803)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机构(7),所述支撑机构(7)包括上支撑座(701)、活动支杆(702)、支撑弹簧(703)、安装凹槽(704)、定位支杆(705)和下支撑座(7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介质全息空气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外壳(603)固定安装于第一豁口(4)内,所述机构外壳(603)内固定安装有安装支架(604),所述机构外壳(603)内位于安装支架(604)上固定安装有风机(605),所述机构外壳(603)背面开设有进气豁口(602),所述机构外壳(603)背面位于进气豁口(602)四周开设有定位螺孔(601),所述机构外壳(603)最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格栅(6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介质全息空气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外壳(603)通过第一豁口(4)固定在成像机体(1)上,所述风机(605)通过安装支架(604)固定在机构外壳(603)内,所述散热机构(8)通过进气豁口(602)与机构外壳(603)连通,所述防护格栅(606)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构外壳(60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介质全息空气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扁管(803)安装于成像机体(1)内,所述导热扁管(803)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接口(802),所述导热扁管(803)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接口(804),所述第一接口(802)与第二接口(804)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连接通孔(801),所述连接通孔(801)内设有连接螺栓(805),所述第一接口(802)和第二接口(80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柳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