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885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危险源辨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A、收集信息,B、安全风险评估,C、建立数据库,D、基于BIM建模,E、安装危险源警示系统,F、安全教育,G、运行使用,H、奖惩制度,通过收集信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思想上使工作人员有风险辨识的意识,设置奖惩制度,鼓励员工自查他查,对员工进行奖励,可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减少危险发生的同时还能提高工厂的生产,安排工作现场监管人员,及时纠正现场工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杜绝危险的发生,设置危险源警示系统,时刻从中控观察到现场的作业情况,并提醒工作人员注意休息,防止疲劳作业导致危险发生。防止疲劳作业导致危险发生。防止疲劳作业导致危险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危险源辨识
,具体是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BIM,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地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在运行加工的工厂内,危险源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危险源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对危险源评估就显得特别重要。
[0003]但是,现有的工厂内危险源辨识都是通过工作人员的经验去判断,而对于新入厂的工作人员来说就显得较为陌生,而当新入厂的工作人员单独作业时,对于隐藏的危险源新入场的工作人员往往不能进行合理的判断,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A、收集信息:在工厂内部实地进行考察,收集各处厂房和周边建筑的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土建结构、厂内的交通道路等,同步安排问卷调查,根据工作人员的分布情况、作业种类收集潜在的危险源,查阅历史事故记录,分析事故原因;
[0008]B、安全风险评估,并生成风险评价表:安全风险评估包括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评估危害的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措施及管理;
[0009]C、建立数据库,根据不同的信息进行分类建库,并根据后续生产过程中新发现的危险源补充建库,逐步完善数据库;
[0010]D、基于BIM建模:根据厂区内的厂房和土建结构的长度、高度和宽度及其在厂区内的位置建立模型,并根据厂区内每条交通道路每个小时的车流量、车速的平均值、车辆在厂区内停留的时间进行统计,计算出模拟数据,并固根据数据建立出动态模型;
[0011]E、安装危险源警示系统;
[0012]F、安全教育,包括定期安全培训、安全模拟、视频学习等;
[0013]G、运行使用;
[0014]H、奖惩制度。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B中,风险评价表采用LEC平均法,风险值(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后果(C),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出入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最后可能的结果评估出该风
险值的大小。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根据不同大小的风险值(D)制度出相对应的风险等级(I),并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F中,安全模拟包括安全考核和现场危险源查找模拟:
[0018]1)安全考核:针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考试,保证工作人员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减少不规范操作而发生的危险;
[0019]2)现场危险源查找: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期间及时发现隐藏危险源并进行上报登记,对数据库进行补充和完善,减少隐藏危险源带来的危险。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E中,危险源警示系统包括中控、门禁识别设备、红外感应器、显像设备、定时器和声光报警器,所述门禁识别识别、所述红外感应器和所述显像设备均连通于所述中控,所述定时器由所述中控连接到现场,所述定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声光报警器。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门禁识别设备、所述红外感应器、所述显像设备和所述声光报警器均安装于具有危险源的现场,所述声光报警器的报警信号反馈到所述中控。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F中,运行使用包括事前申请、工作现场监管、事毕报备:
[0023]1)事前申请:根据作业现场的危险源,在作业前办理相应等级的作业申请书和停电申请书,填写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信息,递交给监管部门签字,
[0024]2)工作现场监管:作业前,相关人员进行断电操作,监管人员到达现场根据作业申请书上的危险源进行排查,并根据现场的工作人员的数量派遣相对应数量的现场监管人员;
[0025]3)事毕报备:作业后,工作人员和监管人员依次检查现场,避免有人员停留和工器具的遗漏,检查无误后,递交作业申请书和办理送电申请书,完成对该区域的送电。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F中,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I)和工作人员人数(A)构造与之对应的派遣监管人员人数(b)的矩阵,建立出递阶层次关系。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递阶层次关系中,记风险等级(I)从低到高分别为I1,I2,I3
……
In,工作人员人数(A)每组人数为a人,从少到多分别记作a,2a,3a
……
na(当人数不满足是a的倍数时,递进一个阶层进行计算,如A=a+2(a>2)时,A记作3a),所以b≥I*A/λ(λ是派遣系数,根据每个工厂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b取整数)。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奖惩制度包括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奖励机制又分为自查机制和他查机制:
[0029]1)自查机制:通过在现场工作期间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获得相应的奖励;
[0030]2)他查机制:及时制止身边的工作人员,直接杜绝危险的发生,并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获得相应的奖励。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2]1、通过收集信息,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可以
从思想上使工作人员有风险辨识的意识,使得新老员工在工作时,能够按照规范操作进行作业,减少不规范操作而导致的危险,并设置奖惩制度,鼓励员工自查他查,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减少危险发生的同时还能提高工厂的生产。
[0033]2、通过在运行使用时安排工作现场监管人员,可以通过监管人员在现场进行监察,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杜绝危险的发生,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并设置危险源警示系统,可以时刻从中控观察到现场的作业情况,及作业时间,提醒工作人员注意休息,防止疲劳作业导致危险发生。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中危险源警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中监管人员派遣人数的矩阵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37]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A、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收集信息:在工厂内部实地进行考察,收集各处厂房和周边建筑的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土建结构、厂内的交通道路等,同步安排问卷调查,根据工作人员的分布情况、作业种类收集潜在的危险源,查阅历史事故记录,分析事故原因;B、安全风险评估,并生成风险评价表:安全风险评估包括识别安全事故的危害、评估危害的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措施及管理;C、建立数据库,根据不同的信息进行分类建库,并根据后续生产过程中新发现的危险源补充建库,逐步完善数据库;D、基于BIM建模:根据厂区内的厂房和土建结构的长度、高度和宽度及其在厂区内的位置建立模型,并根据厂区内每条交通道路每个小时的车流量、车速的平均值、车辆在厂区内停留的时间进行统计,计算出模拟数据,并固根据数据建立出动态模型;E、安装危险源警示系统;F、安全教育,包括定期安全培训、安全模拟、视频学习等;G、运行使用;H、奖惩制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风险评价表采用LEC平均法,风险值(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后果(C),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出入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最后可能的结果评估出该风险值的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大小的风险值(D)制度出相对应的风险等级(I),并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安全模拟包括安全考核和现场危险源查找模拟:1)安全考核:针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考试,保证工作人员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减少不规范操作而发生的危险;2)现场危险源查找: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期间及时发现隐藏危险源并进行上报登记,对数据库进行补充和完善,减少隐藏危险源带来的危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工厂危险源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危险源警示系统包括中控、门禁识别设备、红外感应器、显像设备、定时器和声光报警器,所述门禁识别识别、所述红外感应器和所述显像设备均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晶谢礼丰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