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87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检测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一波段的热辐射的偏振红外图像,得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二波段的热辐射的偏振红外图像,得到第二偏振红外图像第二波段与第一波段不同;根据第一偏振红外图像和第二偏振红外图像生成偏振指数图像;对偏振指数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并与红外强度图像叠加,得到目标对象的泄漏气体的合成热红外图像。该方法通过两个不同波段的偏振红外图像生成的偏振指数图像,对偏振指数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并与红外强度图像叠加,得到合成热红外图像,相对于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降低了气体泄漏检测的漏检概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体泄漏的检测的准确度低的问题。体泄漏的检测的准确度低的问题。体泄漏的检测的准确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检测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工业安全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方法、检测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和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安全生产、建设良好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工业上使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不仅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参与大气环境中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的形成,其对区域性大气污染、PM2.5污染具有重要的影响。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具有距离远、范围广和成本低的优势,在石油石化、天然气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快速区分气体和背景的检测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对于大气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0003]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
技术介绍
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方法、检测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和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体泄漏的检测的准确度低的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一波段的热辐射的偏振红外图像,得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所述目标对象为任意发生气体泄漏的场景;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在第二波段的热辐射的偏振红外图像,得到第二偏振红外图像,所述第二波段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根据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和第二偏振红外图像,生成偏振指数图像;对所述偏振指数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并与红外强度图像叠加,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泄漏气体的合成热红外图像,所述红外强度图像为采集不经过偏振和滤波的热辐射生成的红外图像。
[0006]可选地,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一波段的热辐射的偏振红外图像,得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包括:对所述第一波段的热辐射进行成像,得到至少三个偏振方向的热红外光强图像;根据至少三个偏振方向的热红外光强图像,生成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
[0007]可选地,根据至少三个偏振方向的热红外光强图像生成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包括:根据至少三个偏振方向的热红外光强图像确定至少三个所述偏振方向的热辐射强度;根据至少三个所述偏振方向的所述热辐射强度计算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的热辐射强度;根据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的热辐射强度生成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
[0008]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和第二偏振红外图像生成偏振指数图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的热辐射强度和所述第二偏振红外图像的热辐射强度计算偏振指数;根据所述偏振指数生成所述偏振指数图像。
[0009]可选地,对所述偏振指数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并与红外强度图像叠加,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泄漏气体的合成热红外图像,包括: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所述红外强度图像;将分割后的所述偏振指数图像与所述红外强度图像进行融合,得到所述合成热红外图像。
[0010]可选地,对所述偏振指数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泄漏气体的偏振热红外图像,包括:对所述偏振指数图像进行二值化和形态学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泄漏气体的偏振热红外图像。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一波段的热辐射的偏振红外图像,得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在第二波段的热辐射的偏振红外图像,得到第二偏振红外图像所述第二波段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和第二偏振红外图像生成偏振指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偏振指数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并与红外强度图像叠加,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泄漏气体的合成热红外图像,所述红外强度图像为采集不经过偏振和滤波的热辐射生成的红外图像。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任一种所述的方法。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任一种所述的方法。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气体泄漏的检测系统,包括红外偏振相机和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装置,所述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装置用于执行任一种所述的方法。
[001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方法中,首先,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一波段的热辐射的偏振红外图像,得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然后,获取上述目标对象在第二波段的热辐射的偏振红外图像,得到第二偏振红外图像上述第二波段与上述第一波段不同;之后,根据上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和第二偏振红外图像生成偏振指数图像;最后,对上述偏振指数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并与红外强度图像叠加,得到上述目标对象的泄漏气体的合成热红外图像,上述红外强度图像为采集不经过偏振和滤波的热辐射生成的红外图像。该方法获取两个不同波段的偏振红外图像,通过两个偏振红外图像生成的偏振指数图像,根据气体泄漏与背景表面辐射偏振特性的差异区分泄漏气体和背景,即对上述偏振指数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并与红外强度图像叠加,得到上述目标对象的泄漏气体的合成热红外图像,相对于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降低了工业气体泄漏检测的漏检概率,提高了泄漏源定位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体泄漏的检测的准确度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例中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热红外偏振检测方法流程;
[0019]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滤光片、偏振片及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例中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装置示意图;
[0021]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例中气体泄漏的检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气体泄漏热红外偏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一波段的热辐射的偏振红外图像,得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所述目标对象为任意发生气体泄漏的场景;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在第二波段的热辐射的偏振红外图像,得到第二偏振红外图像,所述第二波段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根据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和第二偏振红外图像,生成偏振指数图像;对所述偏振指数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并与红外强度图像叠加,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泄漏气体的合成热红外图像,所述红外强度图像为采集不经过偏振和滤波的热辐射生成的红外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一波段的热辐射的偏振红外图像,得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包括:对所述第一波段的热辐射进行成像,得到至少三个偏振方向的热红外光强图像;根据至少三个偏振方向的热红外光强图像,生成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至少三个偏振方向的热红外光强图像生成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包括:根据至少三个偏振方向的热红外光强图像确定至少三个所述偏振方向的热辐射强度;根据至少三个所述偏振方向的所述热辐射强度计算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的热辐射强度;根据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的热辐射强度生成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和第二偏振红外图像生成偏振指数图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偏振红外图像的热辐射强度和所述第二偏振红外图像的热辐射强度计算偏振指数;根据所述偏振指数生成所述偏振指数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偏振指数图像进行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锁言鹏冯涛郑逢勋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热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