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及捕消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83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柜、PLC控制系统、气源瓶、压力变送器、硫化氢浓度分析仪、捕消剂罐。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自动捕消硫化氢的方法为:硫化氢浓度分析仪监测到的硫化氢浓度超过PLC控制系统预先设定的阈值K时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并将监测到的浓度值传输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根据硫化氢浓度计算捕消时间,并控制第二控制阀的开度及自动捕消装置的开启,对泄露的硫化氢进行捕消,PLC控制系统根据硫化氢浓度分析仪监测到的硫化氢浓度的变化,计算并调整捕消时间、控制第二控制阀的开度及自动捕消装置的关闭。的关闭。的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及捕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用于石油化工生产、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气体的自动消除,属于安全
,能够显著降低现场硫化氢泄露后的风险。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化工生产、储运过程中物料中含硫化氢气体,由于物料的挥发泄露,空气中会聚集大量的硫化氢气体,同时由于硫化氢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稍重,在空气中难以消散,如果不对这些泄露的硫化氢气体进行消除,将会产生人员中毒伤亡的风险。
[0003]为了解决硫化氢泄露导致人员中毒伤亡的风险,一般发生硫化氢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空气呼吸器,穿防化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使用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再采用大量的空气进行稀释,使泄露区域硫化氢浓度降低至安全浓度。
[0004]目前,硫化氢消除技术主要靠人工手动驱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硫废水,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人员在现场处理硫化氢泄露的同时,身体暴露在硫化氢环境中,人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0005]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检测现场硫化氢泄露,并对硫化氢进行自动捕消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降低现场硫化氢泄露后对环境、人员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时监测硫化氢泄露,同时在硫化氢泄露后能自动处理降低硫化氢浓度的装置。
[0007]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柜、PLC控制系统、气源瓶、压力变送器、硫化氢浓度分析仪、捕消剂罐;
[0008]所述PLC控制系统安装于PLC柜中,电源输入端连接动力柜,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硫化氢浓度分析仪,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气源瓶、压力变送器、捕消剂罐;
[0009]气源瓶出口处通过管路连接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连接捕消剂罐一端的入口,捕消剂罐的出口端连接出口喷管。
[0010]优选的,所述气源瓶是两个,第一气源瓶和第二气源瓶出口处分别设置手动调节阀门,两个气源瓶的出口管合并成一条管线连接压力变送器。
[0011]优选的,所述压力变送器为三个,气源瓶出口处安装第一压力变送器,捕消剂罐入口处安装第三压力变送器,在第一压力变送器和第三压力变送器中间的管线上安装第二压力变送器。
[0012]优选的,在第一压力变送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之间的管线上安装自立式调节阀,在第二压力变送器和第三压力变送器之间的管线上安装第一控制阀。
[0013]优选的,所述硫化氢浓度分析仪至少安装3个,分别安装于作业区不同位置。
[0014]优选的,捕消剂罐与出口喷管之间的管线上安装第二控制阀。
[0015]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方法,利用上述的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6]气源瓶采用固定式高压气瓶,呈开启状态,根据第一压力变送器的指示,调节气源瓶出口处手动调节阀门开度的大小,输送出所需的气源压力;
[0017]任一位置的硫化氢浓度分析仪监测到的硫化氢浓度超过PLC控制系统预先设定的阈值K时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并将监测到的浓度值传输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根据硫化氢浓度计算捕消时间,首先开启第二控制阀,出口喷管喷射出硫化氢捕消剂至硫化氢泄露区域;
[0018]如果出口喷管喷射的压力不够,PLC控制系统会开启第一控制阀,并通过自立式调节阀稳定系统管网压力,根据第三压力变送器的指示,调节第一控制阀开度的大小,调节进入捕消剂罐所需的气体捕消压力,通过两次调节气体捕消压力,最终满足硫化氢自动捕消管路动力要求;
[0019]捕消剂罐输送出来的硫化氢捕消剂,由第二控制阀控制并由出口喷管喷射至硫化氢泄露区域,对泄露的硫化氢进行捕消;
[0020]PLC控制系统根据硫化氢浓度分析仪监测到的硫化氢浓度的变化,计算并调整捕消时间、控制第二控制阀的开度及自动捕消装置的关闭。
[0021]优选的,各气源瓶互为备用,一个进行工作,另一个重装气体或者备用。
[0022]优选的,PLC控制系统为自动捕消装置提供逻辑运算、接收信号传输及控制功能,逻辑运算由PLC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模块运算,数据处理模块预先内置程序,设定硫化氢浓度阈值K,当监测到的浓度值大于K且小于等于1.5K时,控制第二控制阀的开度为V1%,启动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的时间为T1;当监测到的浓度值大于1.5K且小于等于2K时,控制第二控制阀的开度为V2%,启动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的时间为T2;当监测到的浓度值大于2K且小于等于2.5K时,控制第二控制阀的开度为V3%,启动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的时间为T3;当监测到的浓度值大于2.5K时,控制第二控制阀的开度为V4%,启动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的时间为T4;
[0023]PLC控制系统根据捕消时间结束前的硫化氢浓度值调整捕消的时间,直至作业现场硫化氢浓度降至安全浓度。
[0024]优选的,T4>T3>T2>T1,V4%>V3%>V2%>V1%。
[0025]优选的,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平衡和控制整个管网压力,根据第二压力变送器的指示,调节自立式调节阀开度的大小。
[0026]优选的,所述动力柜对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进行供电。
[0027]优选的,PLC控制系统可导入电脑网络端和/或手机端,进行无线控制。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9]消除人员暴露在硫化氢环境中的不利影响,对石油化工生产及储运过程中泄露的硫化氢快速检测及自动捕消,而且能有效的降低工业生产及流体储运过程硫化氢泄露后发生事故的概率,提高现场硫化氢泄露后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示意图。
[0031]其中,101、102、103分别为硫化氢浓度分析仪;104

第一压力变送器;105

第二压力变送器;106

第三压力变送器;107

自立式调节阀;108第一控制阀;109

第二控制阀;100

PLC控制系统;110

动力柜;201

气源瓶,其中201A为第一气源瓶,201B为第二气源瓶;202

捕消剂罐;203

出口喷管;204、205分别为手动调节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的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术语“上”、“下”、“一端”、“另一端”、“出口处”、“入口处”、“输入端”、“输出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柜、PLC控制系统、气源瓶、压力变送器、硫化氢浓度分析仪、捕消剂罐;所述PLC控制系统安装于PLC柜中,电源输入端连接动力柜,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硫化氢浓度分析仪,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气源瓶、压力变送器、捕消剂罐和/或控制阀、自力式调节阀;气源瓶出口处通过管路连接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连接捕消剂罐一端的入口,捕消剂罐的出口端连接出口喷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瓶是两个,第一气源瓶和第二气源瓶出口处分别设置手动调节阀门,两个气源瓶的出口管合并成一条管线连接压力变送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变送器为三个,气源瓶出口处安装第一压力变送器,捕消剂罐入口处安装第三压力变送器,在第一压力变送器和第三压力变送器中间的管线上安装第二压力变送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压力变送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之间的管线上安装自立式调节阀,在第二压力变送器和第三压力变送器之间的管线上安装第一控制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氢浓度分析仪至少安装3个,分别安装于作业区不同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捕消剂罐与出口喷管之间的管线上安装第二控制阀。7.一种硫化氢自动捕消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硫化氢自动捕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气源瓶采用固定式高压气瓶,呈开启状态,根据第一压力变送器的指示,调节气源瓶出口处手动调节阀门开度的大小,输送出所需的气源压力;任一位置的硫化氢浓度分析仪监测到的硫化氢浓度超过PLC控制系统预先设定的阈值K时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并将监测到的浓度值传输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根据硫化氢浓度计算捕消时间,首先开启第二控制阀,出口喷管喷射出硫化氢捕消剂至硫化氢泄露区域;如果出口喷管喷射的压力不够,PLC控制系统会开启第一控制阀,并通过自立式调节阀稳定系统管网压力,根据第三压力变送器的指示,调节第一控制阀开度的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刘斌丁华田文豪朱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诺诚化学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