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调节频响特性的磁电换能装置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磁电换能
,尤其是一种动态调节频响特性的磁电换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3]随着智能物联网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化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有技术由液体、气体及固体跨介质通信采用的甚低频长波天线可达公里量级,尺寸巨大、成本高、机动性很差、无法收发共用,如何把长波天线尺寸缩减至米级,将为资源勘探、应急救援、生物医疗等领域的跨介质通信装备技术带来颠覆性发展。
[0004]磁电式长波天线可通过“磁声电”耦合效应实现低频电磁波发射和接收,其实现基础是压电/磁致伸缩的磁电异质复合材料。基于磁电异质结构的微型化磁电天线,通过物理振荡电偶极子和磁矩产生电磁辐射,器件尺寸仅为传统天线万分之一,且能耗低、辐射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技术最常见的磁电复合材料为长条状,存在的问题是,其机电谐振频率受限于材料的尺寸,常常高达万赫兹,甚至十万赫兹,较高的谐振频率限制了其应用。
[0005]现有的对磁电传感器的调频方式参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调节频响特性的磁电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复合磁电内芯(1)、基架(2)、永磁体(3)、线圈(4)、电源模块(5)、谐振功率放大器(6)、信号分析仪(7)、夹持装置(8)及电控箱(9);所述复合磁电内芯(1)由条状的磁致伸缩材料(12)与块状的压电材料(11)构成,且压电材料(11)粘合在条状的磁致伸缩材料(12)的中部;所述基架(2)为矩形块状,其中部设有道轨座(21)、两端依次对称设有支撑座(22)、线圈座(23)及永磁体座(24);所述夹持装置(8)由道轨(81)、磁力夹爪(82)及调节螺钉(83)构成,所述磁力夹爪(82)的底部设有内螺纹(84);所述道轨(81)上间歇分布设有数个调节螺钉座(811),调节螺钉(83)为数件,依次设于道轨(81)的调节螺钉座(811)上;所述磁力夹爪(82)为数件,磁力夹爪(82)在道轨(81)内滑动,且磁力夹爪(82)底部的内螺纹(84)与其中一个调节螺钉(83)啮合;所述复合磁电内芯(1)经磁致伸缩材料(12)的两端搁置在基架(2)的支撑座(22)上,所述线圈(4)设置在基架(2)的线圈座(23)上,且线圈(4)围合在复合磁电内芯(1)的外侧,所述永磁体(3)为两件,分别设置在基架(2)两端的永磁体座(24)上,且两件永磁体(3)中心与磁致伸缩材料(12)的轴心重合;所述夹持装置(8)的道轨(81)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安然,胡立志,段纯刚,张千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