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查站智能人车核验系统及方法
[0001]本案为分案申请,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智能检查站人车混合核验系统和方法,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20
‑
03
‑
09,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2010159007.3。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安检
,特别涉及一种检查站智能人车核验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3]检查站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牢筑平安城市的第一道防线。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往往需要车上乘员下车检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使得通行效率大幅降低,而且往往难以真正发挥其“滤网”、“屏障”的作用。
[0004]现有检查站系统常用技术和方法介绍:
[0005]现有检查站多数依赖人工进行检查,使用的辅助系统只有闸机、车辆抓拍机、人脸抓拍机、安检通道等设备和系统,并且各系统采集的数据是独立的。现有检查方式是车辆行驶检查站车道时,降下所有车窗,通过检查站工作人员人工观察车内人员情况,如果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核查,则车上人员需要下车通过安检通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检查站智能人车核验系统,包括检验通道,检验通道一端为进车端,另一端为出车端,出车端设置有信号灯(1)和门闸机(2),所述进车端和门闸机(2)之间为核验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闸机(2)一侧设置有车辆抓拍摄像头(3),所述核验区域两侧对称设置有人脸抓拍摄像头组(4);所述核验区域两侧还设置有用于照射待检测车辆侧窗的窗体照明设备(5);所述核验区域靠近门闸机(2)的一侧设置有检测车辆位置的落位检测传感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验区域两侧设置有作为语音引导核验流程的扬声器(7)。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站智能人车核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照明设备(5)为设置在所述核验区域两侧的LED灯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通道分为小车通道、混合通道和大车通道;所述小车通道的人脸摄像头组(4)包括两两相对的四个人脸摄像头,人脸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检验通道中部,所述小车通道的人脸摄像头的高度为1.1
‑
1.3米,同侧两个所述人脸摄像头的间距为0.4
‑
0.6米;所述大车通道的人脸摄像头组(4)包括两两对称设置在四个人脸摄像头,每一侧的两个人脸抓拍摄像头在竖直方向上下分布,每一侧的两个人脸抓拍摄像头位于车辆核验区域对应车头的斜前方,大车通道的人脸抓拍摄像头朝向车辆前窗方向进行图像采集,每一侧的两个人脸抓拍摄像头的安装高度分别为1.7
‑
1.9米和2.3
‑
2.5米;所述混合通道的人脸摄像头组(4)分别包括对应小车检验的四个人脸摄像头和对应大车检验的四个人脸摄像头,对应大车的人脸摄像头组和对应小车的人脸摄像头组之间的间距为0.4
‑
0.6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位检测传感器(6)为红外传感器;与落位传感器(6)对应,检验通道上设置有减速带(8);所述落位传感器(6)设置在与所述减速带(8)平齐处,;对于所述混合通道,在所述核验区域进口端上方2.1
‑
2.4米高处设置大车检测传感器(9)。6.根据权利要求1
‑
技术研发人员:魏晟坤,顾勇,尚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通服公众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