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40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急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诊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包括辅助枕板、呼吸辅助单元和面部固定单元;所述呼吸辅助单元包括第二枕垫和两组侧限位板;所述第二枕垫安装在辅助枕板上;所述侧限位板为扇环形结构,且两组所述侧限位板以第二枕垫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侧限位板内设有侧感应机构和微动开关,所述侧感应机构一端位于侧限位板外部,且另一端可与微动开关活动贴合;所述侧限位板中设有收卷筒安装架,所述收卷筒安装架上安装有伺服马达,所述伺服马达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收卷筒。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防止其头部遭受二次伤害,也避免氧气面罩掉落,以此提高了辅助呼吸装置的使用效果。使用效果。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急诊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急诊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诊科往往救治的都是突发的重症患者,有些可能会因为病情过于严重而无法进行自主呼吸。此时就需要辅助呼吸装置来帮助患者进行呼吸。
[0003]传统的辅助呼吸装置仅能在患者使用呼吸机时,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当患者因痉挛挣扎而导致头部摆动幅度过大时,就无法对患者头部进行有效固定,从而导致患者头部极易受到二次伤害,或导致呼吸面罩掉落,从而降低了辅助呼吸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急诊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包括辅助枕板、呼吸辅助单元和面部固定单元;所述呼吸辅助单元包括第二枕垫和两组侧限位板;所述第二枕垫安装在辅助枕板上;所述侧限位板为扇环形结构,且两组所述侧限位板以第二枕垫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侧限位板内设有侧感应机构和微动开关,所述侧感应机构一端位于侧限位板外部,且另一端可与微动开关活动贴合;所述侧限位板中设有收卷筒安装架,所述收卷筒安装架上安装有伺服马达,所述伺服马达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上缠绕有第一拉伸带,所述第一拉伸带另一端贯穿至所述侧限位板外部,且安装在面部固定单元的壳体上;所述伺服马达与所述微动开关电性连接;所述面部固定单元上安装有第二拉伸带,所述第二拉伸带另一端安装在辅助枕板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枕板顶部开设有U形枕槽,所述U形枕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枕垫,所述第一枕垫为扇环形结构,所述第二枕垫固定安装在第一枕垫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枕垫为不等边梯形状结构,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顶板,所述第一侧壁和顶板的夹角要大于所述第二侧壁与顶板的夹角;两组所述侧限位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顶部,且以所述顶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侧限位板中开设有感应内腔,所述侧感应机构位于感应内腔中,所述感应内腔底部开设有感应腔底腔,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感应腔底腔中,且所述感应内腔顶部设有感应腔通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侧感应机构包括弹簧压板和第一弹簧;所述感应内腔中设有杵杆,所述杵杆一端贯穿至感应内腔外部,且安装有感应贴板;所述杵杆另一端可活动贯穿至感应腔底腔内,且活动贴合在微动开关上;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所述杵杆上,且底部贴合在感应内腔靠近感应腔底腔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弹簧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杵杆上,所述弹簧压板一端抵触在感应内腔靠近感应腔通孔的一侧内壁上,且另一端抵触在第一弹簧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面部固定单元包括两组面部固定板;两组所述面部固定板相互贴合可构成扇环形结构,且两组所述面部固定板相互贴合的一侧壁均设置为弧角。
[0010]进一步的,两组所述面部固定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
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结构相同,且相互贴合;所述第一挡板靠近第二挡板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卡爪连接杆,所述卡爪连接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卡爪本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板靠近第一挡板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内设有卡爪限位机构,所述卡爪本体可活动卡接在所述卡爪限位机构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卡爪限位机构包括卡爪限位杆和两组复位杆;所述卡爪限位杆位于所述空槽中,所述卡爪本体可活动卡接在所述卡爪限位杆上;两组所述复位杆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卡爪限位杆两端。
[0013]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复位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空槽两侧内壁上;所述复位杆上套接有扭力弹簧。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面部固定板和侧限位板对患者头颈部进行固定,并利用第一拉伸带可随意调整面部固定单元的角度和位置,此时第一拉伸带为松弛状态,可使得患者头部轻微移动,以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当患者头部因挣扎痉挛而摆动幅度过大时,就会触及感应贴板,并使得伺服马达工作并收缩第一拉伸带使其绷紧,从而使面部固定板将患者头部固定。防止其头部遭受二次伤害,也避免氧气面罩掉落,以此提高了辅助呼吸装置的使用效果。
[0016]2、当患者挣扎痉挛,特别是面部向上仰起时,就会使得其咽喉部对面部固定板造成挤压,然后利用复位杆可转动的特性,带动卡爪本体转动,并使得第一挡板脱离第二挡板,也让两组面部固定板相互脱离,并不再对患者咽喉部造成挤压,保证了其呼吸道的顺畅。提高了面部固定单元的保护效果。
[0017]3、第二枕垫为不等边梯形,且第一侧壁与顶板之间的夹角要大于第二侧壁与顶板的夹角,因此,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可完全贴合在患者的颈部,避免患者颈部出现悬空,从而降低了患者在急救时的不适感。
[0018]4、患者所呼出的二氧化碳会通过出氧管回到送氧管中,但由于单向阀的阻隔,使得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环形阵列分布的若干组回气管排入回气控制板中,再由排气口排出。使得二氧化碳可快速排出,避免因二氧化碳因长期遗留而与氧气掺杂,保证了氧气的纯度,提高了呼吸机本体的使用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辅助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枕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呼吸辅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呼吸辅助单元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面部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面部固定单元的剖视示意图;
[0028]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爪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板拉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辅助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回气控制单元的剖视示意图。
[0032]图中:100、呼吸机本体;110、输氧管;200、回气控制单元;201、输氧面罩;210、回气控制板;220、单向阀;230、送氧管;240、出氧管;241、回气管;250、排气口;260、导流板;300、辅助枕板;310、U形枕槽;320、第一枕垫;400、呼吸辅助单元;410、第二枕垫;411、第一侧壁;412、顶板;413、第二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枕板(300)、呼吸辅助单元(400)和面部固定单元(500);所述呼吸辅助单元(400)包括第二枕垫(410)和两组侧限位板(420);所述第二枕垫(410)安装在辅助枕板(300)上;所述侧限位板(420)为扇环形结构,且两组所述侧限位板(420)以第二枕垫(410)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侧限位板(420)内设有侧感应机构(450)和微动开关(460),所述侧感应机构(450)一端位于侧限位板(420)外部,且另一端可与微动开关(460)活动贴合;所述侧限位板(420)中设有收卷筒安装架(470),所述收卷筒安装架(470)上安装有伺服马达(471),所述伺服马达(471)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收卷筒(472),所述收卷筒(472)上缠绕有第一拉伸带(473),所述第一拉伸带(473)另一端贯穿至所述侧限位板(420)外部,且安装在面部固定单元(500)的壳体上;所述伺服马达(471)与所述微动开关(460)电性连接;所述面部固定单元(500)上安装有第二拉伸带(473),所述第二拉伸带(473)另一端安装在辅助枕板(30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枕板(300)顶部开设有U形枕槽(310),所述U形枕槽(310)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枕垫(320),所述第一枕垫(320)为扇环形结构,所述第二枕垫(410)固定安装在第一枕垫(32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枕垫(410)为不等边梯形状结构,包括第一侧壁(411)、第二侧壁(413)和顶板(412),所述第一侧壁(411)和顶板(412)的夹角要大于所述第二侧壁(413)与顶板(412)的夹角;两组所述侧限位板(420)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412)顶部,且以所述顶板(41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限位板(420)中开设有感应内腔(440),所述侧感应机构(450)位于感应内腔(440)中,所述感应内腔(440)底部开设有感应腔底腔(442),所述微动开关(460)位于感应腔底腔(442)中,且所述感应内腔(440)顶部设有感应腔通孔(44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李乐兰东王实朴舒能媛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