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相复合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多相复合增材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多相复合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作为一种密度小、比强度高、成本易于成型制备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等工业中。随着航空航天、汽车、国防等高科技领域的高速发展,对铝合金等轻量化高性能结构材料需求日益增大,同时对铝合金的强度和耐磨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0003]陶瓷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是向铝合金基体中添加一种或多种陶瓷颗粒、纤维等增强剂,从而在保持基体优良性能的同时提升复合材料的强度、硬度等性能。SiC颗粒具有高硬度、高模量及尺寸稳定性等优点,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中,做为增强相而被广泛应用。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兼具有铝合金的韧性、延展性和SiC颗粒高硬度、高刚度、耐磨及耐高温的优点,具有高比强度和比刚度、耐磨耐疲劳、低热膨胀系数、低密度、高屈服强度、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导热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军事领域及汽车、电子仪表等行业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复合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足量铝合金材料、碳化硅颗粒、B4C/Ti复合颗粒以及碳化硼磨球备用;步骤二、将铝合金材料、碳化硅颗粒、B4C/Ti复合颗粒以及碳化硼磨球按一定比例放入低温球磨罐中;步骤三、向球磨罐中加入球磨介质,通入惰性气体一定时间并进行排气;步骤四、设定球磨温度为
‑
130℃至
‑
40℃区间后,将球磨罐在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处理;步骤五、将球磨后的浆料过滤、烘干后,得到球磨后复合粉体;步骤六、将复合粉体过筛,留取15
‑
53um粒径范围粉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复合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铝合金材料为AlSi10Mg、AlSi7Mg和AlSi12其中的一种,其粒度大小为15
‑
53um,所述步骤一中碳化硅颗粒的尺寸为0.5
‑
3u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复合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碳化硅颗粒的添加量为15%
‑
20%,B4C/Ti复合颗粒的添加量为0.1%
‑
2%,其余为铝合金材料,所述步骤二中碳化硼磨球与铝合金材料、碳化硅颗粒和B4C/Ti复合颗粒的体积之和的体积比为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复合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球磨介质分别由尺寸为7mm、5mm、3mm的磨球组成,所述7mm、5mm、3mm的磨球体积比为2
‑
4:3
‑
6:2
‑
4,所述步骤三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所述步骤三中通入惰性气体60s并排气10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复合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君,万里彪,姚滢,祝长军,丁昂,吴敏,王东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