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15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式胃管,包括固定卡、胃管和固定绳,所述固定卡包括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半环卡,所述第一半环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软塑胶块,所述软塑胶块远离第一半环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半环卡,所述第一半环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子。使用该固定装置采用的材料成本较低,且舒适度较高,宜形成产品化推广应用,可有效防止鼻翼部皮肤压疮,提高患者舒适度,美观且便于清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护理成本和异位脱管风险及额外成本,不增加患者耗材负担,以技术解决临床问题,为患者带来较好的体验,节约资源,具有良好的患者获益。的患者获益。的患者获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胃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体式胃管。

技术介绍

[0002]鼻胃管在治疗和康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被病人称为“生命之管,救命之管”。留置鼻胃管(鼻空肠管)技术是临床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如胃肠减压、胃肠营养、纠正术前准备、抽出胃内积气等,在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喉癌,口腔癌等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临床医护人员对鼻胃管(鼻空肠营养管)的固定方式进行了很多探索,产生了不少改良版的胃管固定器,例如用双侧鼻导管吸氧管固定胃管、由吸氧管和止血带组成的自制调节胃管带、使用头皮针和输液进气针的软管与棉带制作的改良胃管固定器等方式固定胃管;此外还有使用新型材料制作的胶布按照更贴合人体鼻部的粘贴方式来固定胃管。尽管国内已经有了很多改良版的胃管固定方式,但依然存在容易损伤病人面部鼻部皮肤、美观度较低、患者留置胃管依从性不高的问题。国外关于计划外拔管的报告表明发生率约为40%,鼻胃管拔管的频率为28.9%。为了降低意外拔管率,国外出现了一种鼻导管固定产品,该产品通过利用人体鼻部犁骨后方形成的一个自然的孔,使用头部带有磁铁的缰绳管插入鼻腔,在鼻后方自然孔处通过尖端带有磁铁的回收探针在另一侧鼻腔后方进行牵引,从而形成鼻笼头环,再用符合管道尺寸的夹子固定鼻管。该产品被证实显著降低了意外拔管率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但该产品成本较高,还会发生诸如尖端磁铁脱落在鼻腔深部及导丝遗落在鼻腔内等新的风险,且该技术目前尚未在国内应用。
[0003]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采用胶布于鼻翼两侧固定,当出汗和皮肤油脂分泌时,胶布固定不牢靠,需反复更换胶布,增加了意外脱管的风险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选取的胶布材料不当容易出现胃管移位或无意拔管,胶布接触处的皮肤出现瘙痒、潮红、小水疱等并发症。当胃管被意外或无计划地移除时,它们的更换会消耗额外的资源,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且传统的固定方式美观度较低,经常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因此,使用一种简便又舒适的方式固定鼻胃管(鼻空肠营养管)成为一个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体式胃管,具有降低胃管脱出率,从而减少胃管的更换,以此节约胃管的浪费成本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胃管,包括固定卡、胃管和固定绳,所述固定卡包括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半环卡,所述第一半环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软塑胶块,所述软塑胶块远离第一半环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半环卡,所述第一半环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子,所述第二半环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卡子,所述第一半环卡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半环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07]首先将胃管插接在引导管的内部,然后将胃管从患者的一侧鼻腔插入,直至插入胃部,然后通过利用人体鼻部犁骨后方形成的一个自然的孔,使用吸痰管在口咽部引导固定绳从一侧鼻腔进入,经鼻中隔后缘的自然孔,从另一个鼻腔出来,然后将固定绳放入第一卡子和第二卡子的固定端内部,然后按压第二半环卡,使第二半环卡一侧的卡块卡接在第一半环卡一侧的卡槽内部,使第二半环卡和第一半环卡形成一个完整的卡环,从而将固定绳的两端固定在卡环内部,形成一个鼻笼头环,从而实现对胃管进行固定。
[000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半环卡和第二半环卡均呈半圆环型,且第一半环卡的规格尺寸和第二半环卡的规格尺寸相同。
[0009]第一半环卡和第二半环卡之间可以相互合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卡环,方便对固定绳的两端进行固定。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圈,所述引导管的内径尺寸与胃管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引导管套接在胃管的外侧。
[0011]海绵圈的作用是方便将引导管贴合在胃管的外侧,一方面可对胃管的表面进行简单擦拭,另一方面可以对胃管进行防护。
[00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子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卡子呈对称安装在第一半环卡的内侧,两个所述第一卡子呈对称位于第二卡子的两侧。
[0013]第二卡子可将固定绳卡贴在第一半环卡内侧的表面,两个第一卡子可将固定绳卡贴在第二半环卡的内侧表面,通过两个第一卡子和第二卡子之间的配合可将固定绳的两端固定在第一半环卡和第二半环卡的内部。
[00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子和第二卡子的固定端均呈内凹槽型。
[0015]第一卡子和第二卡子的固定端均呈内凹槽型,便于对固定绳进行卡紧,提升对固定绳的卡紧效果,防止胃管脱落。
[001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卡子的宽度为第一卡子的两倍。
[0017]第二卡子可同时将固定绳的两端卡贴在第一半环卡内侧的表面,而两个第一卡子则分别将固定绳的两端卡贴在第二半环卡的内侧表面。
[001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块的规格尺寸与卡槽的规格尺寸相适配,且卡块的位置和卡槽的位置相对应。
[0019]按压第二半环卡,使第二半环卡一侧的卡块卡接在第一半环卡一侧的卡槽内部,使第二半环卡和第一半环卡形成一个完整的卡环,从而将固定绳的两端固定在卡环内部。
[002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半环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插针,所述固定绳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孔洞,且多个孔洞的布置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0021]第二半环卡内侧安装的插针可以插接在固定绳表面的孔洞内部,提升对固定绳的卡紧效果,防止胃管脱落。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通过对胃管的有效固定,可减少护士重复置胃管、重复更换鼻部固定胶布以及处理鼻部皮肤损伤的时间。按一个患者留置胃管30天为例,护士更换鼻部胶布每日1次,需要更换30次,用时约150分钟。新技术不需要更换鼻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减少护理成本和异位脱管风险及额外成本,不增加患者耗材负担,以技术解决临床问题,为患者带来较好的体验,节约资源,具有良好的患者获益。
[0024]2、使用该固定装置固定鼻胃管能够显著降低胃管脱出率,从而减少胃管的更换,以此节约胃管的浪费成本,可有效的降低鼻胃管(鼻空肠营养管)脱落和移位。
[0025]3、使用该固定装置采用的材料成本较低,且舒适度较高,宜形成产品化推广应用,可有效防止鼻翼部皮肤压疮,提高患者舒适度,美观且便于清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026]4、经鼻中隔后缘鼻胃管固定技术的一体式胃管应用领域广泛,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例如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喉癌,口腔癌等术后肠内营养患者,不能经口进食或吞咽困难的老年人或患者,产品的使用量大,且固定鼻胃管的新技术采用的材料成本较低,舒适度较高,宜形成产品化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卡外观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卡(1)、胃管(2)和固定绳(3),所述固定卡(1)包括引导管(101),所述引导管(10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02),所述连接块(10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半环卡(104),所述第一半环卡(10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软塑胶块(105),所述软塑胶块(105)远离第一半环卡(1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半环卡(106),所述第一半环卡(10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子(108),所述第二半环卡(10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卡子(107),所述第一半环卡(104)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09),所述第二半环卡(10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卡(104)和第二半环卡(106)均呈半圆环型,且第一半环卡(104)的规格尺寸和第二半环卡(106)的规格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圈(10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颜佳唐媛谯丹张燕伏正英李春华赖显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